淡水河直達新莊,三重市與新莊比鄰,但由於土地形成較晚,且地處低窪,當新莊蓬勃發展之際,本市舉目所見仍是一片雜草叢生的沙埔地。
直到乾隆初年,從現今新莊的頭前(化成路一帶)開始,沿河下游依序開發二重埔、三重埔,這也是三重市舊名的由來,表示是第二開闢及第三開闢之新地。
本地區因開闢較晚,漢人大量湧入,陸續有泉州人林姓、蔡姓、李姓、葉姓,開闢二重埔的大有、頂崁、陡門頭、五穀王、頂田心子及三重埔的後埔仔與竹圍築地,其中簡仔畬(現今中興橋下一帶)為當地平埔族原住民聚居之地而得名,經過十餘年開發,三重地區已經大致開發完成,成為純泉州人聚落。
清光緒15年(西元1889年),台灣巡撫劉銘傳闢築基隆至新竹鐵路,在大稻埕與三重埔之間的淡水河上,築造木橋,帶動三重的發展,台北大橋於焉誕生。歷經次數洪水沖毀,經數次修築,由木橋、鐵橋至今的水泥橋,見證了百餘年來三重的興衰,今日重新路尚被老一輩稱為「鐵枝路」,也開啟三重由農業聚落轉變為衛星城鎮的序幕。
目前台灣許多傳統文化和聚落因快速變遷而消失,被人忽視,但三重仍有其文化特色,讓我們共同進入三重埔歷史隧道,了解我們居住環境的優良傳統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