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內容書籤-屋脊裝飾

屋脊簡介-屋頂有如冠帽...

瓦當與滴水-瓦當為屋瓦末...

燕尾 -就是像燕子尾巴...

交趾陶 -交趾陶由於不易在...

剪黏 -在吳鳳廟的屋...

福祿壽 -福仙手抱子在右...

屋脊簡介- 廟宇裝飾的重要部位

正殿外觀全貌

寺廟的屋頂是裝飾的重點,有如冠帽代表人的地位一樣古時天子諸侯興上大夫皆有不同的服飾與冠帽是廟為了匹配它所供奉的神明,屋頂的大小型式與裝飾之繁簡亦有所別。

左邊是燕尾右邊是剪粘做成的龍尾

屋頂的裝飾以屋脊及山牆為主要部位.至於屋瓦.古時高等級者用簡瓦.小廟用板瓦.近代者多用釉色的琉璃瓦.尊貴者用金黃色.一般用青色.綠色或褐色.台灣寺廟的屋脊.一般又有較平值得馬鞍.脊與起俏.較高的燕尾及之分.甚至寺廟的前殿(三用殿)多用三段屋脊,中央較高,又增加垂脊(規帶),規帶又有牌頭假山,這些都足以增加壓重的效果,以防大風的浮力。

燕尾   

    燕尾,就是像燕子尾巴的一種寺廟建築,線條十分優雅,台灣北部地方,將屋頂兩端也就是正脊兩端,往上起翹的樣式稱為燕尾,因為其非俏的位端分叉為二行如燕尾。

    吳鳳廟的燕尾脊即是以鳥的尾巴作為象徵,尤其燕子屬於南方的鳥類,以分岔的燕尾來裝飾屋脊 使屋脊呈弧線形,曲線非常優美。其次是龍及鱉,這是水中的想像動物,龍吐水能滅火,傳說能壓注融之神,而鱉為龍頭魚身,有鯉躍龍門之寓意,屋脊上置龍、鱉裝飾。台灣寺廟的正脊,有一般脊及西施脊之分,後者較為華麗。及垛通常分為上馬路、下馬路及含龍垛,左右可分段為中垛與邊垛。上、下馬路只是凹凸線腳,含龍垛則安人水族蝦兵蟹將或四時水果,脊垛本身則安放四季花草、龍、鳳、虎豹獅象走獸或者八仙人物裝飾,作法有剪貼、交趾陶或泥塑加彩等三種。

吳鳳廟正殿的燕尾

最上面的藍色彎道是上馬路在獅座的上面土黃色彎道就是下馬路  在屋脊的最左邊及最右邊的尾端凸出來的地方就是燕尾
後殿的裝飾比較素雅,不過屋頂也是屋脊兩端也是採用燕尾的形式 從正殿後方看,兩端翹起的燕尾更明顯

回上方

剪黏

在吳鳳廟的屋脊上,佈滿了許多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白花鳥蟲魚,人物怪獸、遊龍飛鳳,這就是「剪黏」。

   剪黏在廣東潮州稱為剪花或嵌瓷,顧名思義即將陶瓷片嵌在泥塑的形體之上的一種裝飾藝術,它的起源不明,但據文獻記載,至少在清初乾隆年間由廣東潮州傳入臺灣。潮州古建築盛行在屋脊上裝飾剪黏這種特殊的藝術,至一九二○年代,已有潮州匠師受聘到臺灣。

而剪粘是利用磁片,通常都是運用碗片上的彩色繪畫以及弧度,剪其適用造形的部分,粘接到塑造的型態部分上去。這是在雕塑藝術上,運用物體現成東西的早期造形。台灣藝匠的塑造手法、觀念,看起來比歐美藝術早上一、二世紀。剪粘的做法是用石灰、石棉加上糖水,經過長時間得搗碎。早期做法甚至用蜂蜜來做接着劑,搗了近十小時以上,成為稀爛而有黏性,作為塑造各種型態的物體;然後,將碗片剪成各種可以利用的形狀,黏接在塑造的形態上。例如塑一個人,則先塑一個人的基形,然後以碗片或磁片來黏接帽子、衣服等,使人的形態更富色色彩感及形態的立體感。

剪黏是中國南方閩粵建築特有的裝飾技巧.以鐵絲為骨灰泥為肉出人物鳥獸即花草造型.外皮 再以鉗子剪下碗片或彩瓷,適合遠觀,但近代朝向精緻化發展。

剪黏色彩明亮是閩、粵及臺灣建築的特色,甚至亦盛行於南洋華人地區的祠廟。但是剪黏經日曬後溫度升高,遇雨則驟降,此時陶瓷片可能斷裂。近年臺灣且多以彩色玻璃片取代傳統陶瓷片,更易碎。因而剪黏在屋脊上無法保持完整,大約每隔三十年要重修,舊物保存不易。 而吳鳳廟因為有重修過3次(較大型)所以剪黏有一半是傳統陶磁片一半是現代的玻璃片。剪黏、泥塑以及上釉入窯燒成的「湳燙」(又稱為交趾陶)三者可以並存。例如規帶牌頭上,山景以泥塑為之,人物為交趾陶,但樹木樓閣以剪黏完成,雖然吳鳳廟三種的種類都有不過其中最多的部分還是剪黏為主。

正殿屋頂上全是剪黏做成的飾物

吳鳳廟正殿屋頂上用剪黏方式作的福祿壽三仙

屋脊右方燕尾上剪粘做成的龍、鳳、雲、獅、白花、福祿壽三仙、花瓣

正殿屋脊左方-用剪黏方式一小片一小片作成的花飾

連龍麟也是一片片黏上去的-美麗的剪黏十分費工

側牆門上也可見剪黏做成的裝飾

吳鳳廟正殿屋頂上用剪黏方式做成的龍

牆邊也可以看到剪黏的裝飾圖案

屋頂上使用三國時代人物的剪黏

回上方

瓦當與滴水

吳鳳廟的屋簷使用傳統的瓦當與滴水:「瓦當」為屋瓦末端的橙色飾物;「滴水」為瓦當與瓦當之間的三角形事務,是屋頂雨水滴落的地方,故稱「滴水」。半圓形屋瓦(筒瓦)的邊緣收頭稱做「瓦當」,上面通常有紋飾。瓦當之間的三角形物稱「滴水」,是屋頂雨水滴落處。交趾陶: 交趾陶由於不易在日曬與淋的環境下長久保存,所以多裝飾在室內牆垛上或水車垛內,如果要安置於屋脊上,那麼就必須用到二次燒的技巧,先燒第一次為白釉,提高溫度,以增加其硬度,並再第二次上釉彩後再進窯,但日久仍會退色,此外大面積的造型必須化整為零,分成三或五塊進窯。另外吳鳳廟的滴水是以綠色呈現。 

橙色的是瓦當,綠色的是滴水

回上方

交趾陶

    吳鳳廟屋頂的裝飾運用了少量的交趾陶,至於為何中埔吳鳳廟所處的嘉義是全國著名的交趾陶產地,卻使用如此少量的交趾陶? 主要與重建的時間與整體裝飾一致性考量。因舊有的屋外飾物皆為剪黏做成,所以在最近一次的整修中(民國八十八年)才在正殿外側邊加入少量交趾陶。

   交趾陶的釉體在室外光線的照耀下,能夠散發出耀眼的光芒。而關於交趾陶的製作,在此也加以說明:由於交趾陶不易在日曬雨淋的環境下長久保存,所以多裝飾在室內牆垛上或水車垛內,如果要安置於屋脊上,那麼就必須用到二次燒的技巧,先燒第一次為白釉,提高溫度,以增加其硬度,並再第二次上釉彩後再進窯,但日久仍會退色,此外大面積的造型必須化整為零,分成三或五塊進窯。源自唐三彩的低溫陶燒清代中葉傳來台灣多作為在屋脊及牆上水車垛裝飾的陶塑,交趾陶的名稱在日治時期出現.與當時稱為台灣為(交趾支那)有關 ,吳鳳廟的交趾陶不多,是因為交趾陶怕太陽曬很難保存,所以大部分都在陰涼的地方。吳鳳廟的即是在正殿側邊屋簷下。

這個張嘴的獅頭即為吳鳳廟唯一的交趾陶作品

回上方

福祿壽三仙

吳鳳廟正殿屋頂中央以福、祿、壽三仙為鎮廟之神,因為供奉的是「吳鳳」,正氣已充足,所以正殿屋頂不再用塔等其他器物來鎮廟,而使用一般道教寺廟比較接受又討喜的福、祿、壽三仙來做代表。下面是對此三仙的位置及外貌說明:

正殿屋脊正中央用剪粘做成的福祿壽三仙

福仙手抱子在右、
祿仙頭戴官帽居中、
壽仙手持仙桃在左。

回上方

*本節(屋脊)由:羅文鈺、羅友嵩、陳信智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