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字與可,四川梓潼永泰人,生於宋真宗天禧元年(1018),仁宗皇佑年間登進士第,熙寧元年擢員外郎,秘書校理,元豐元年任湖南太守,元豐二年(1079)逝世,卒年六十二歲。文同擅長畫花鳥、山水、人物,但對寫墨竹有特高的興趣。曾於簣簹谷上構築一亭子,朝夕在亭中對竹玩賞,因此畫竹更有生動姿態,雖然他的寫竹是運用水墨,屬於文人墨戲,但實際上他是以寫生為主,所以更能表現出竹子的瀟灑清秀幽靜的特性。文同的墨竹成就超越前賢,獨樹一幟,是眾所公認的,就連蘇軾也曾拜他為師呢!
一、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涉及藝術構思問題。蘇轍在《墨竹賦》中,記載著文同回答客人問他的話,當中說到文同親自在高山的竹林中築屋隱居,摒除外界的接觸,所以視聽不接、方寸無礙,而且不論早上和傍晚、吃飯或睡覺,都不離這片翠竹,其目的乃在深入觀察竹林的變化。與可曾笑曰: 「夫予之所好者,道也,放乎竹矣!始予隱乎崇山之陽,廬乎脩竹之林,視聽漠然,無概乎予心,朝與竹乎為游,莫與竹乎為朋,飲食乎竹間,偃息乎竹蔭,觀竹改之變也多矣!」
文同師法自然的脩竹,所以對竹子雨露晴雪的姿態,時時觀之牢記在心,因此一旦振筆揮毫,立刻可以把竹揮灑在紙上並賦予它盎然生機。文同師法自然,觀察入微,知道竹子開始生長時是竹節和竹葉同時生長的,而非一節一節、一葉一葉的累積起來,所以我們若仔細觀察文同的墨竹,不難發現他畫竹的技法自然,非堆積一節節、一葉葉,而是同時兼具有竹節竹葉,因此能渾然合一,也可以一氣呵成沒有間斷,提筆揮灑彈指間就完成。
我們從蘇軾〈與可畫簣簹谷偃竹記〉中也可明白與可的墨竹要訣最重要的是「胸有成竹」,作畫之前應對概圖佈局等有妥善的安排,然後「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而這豈不是與前面所言的畫竹方式有些矛盾?其實不然,若換個角度思考,文同之所以能成為大家,必定對竹子的每個部分的畫法都相當熟悉,也因此才能融會貫通,直接畫出具生命力的墨竹呢!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予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今畫竹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文同「胸有成竹」的繪畫理論是淵源自他的道家思想,因為他喜歡讀《莊子》,而且耽悅於道家的至理中,所以志趣深遠,為人也蕭條淡泊、祥和嚴肅,因此能達到「虛壹而靜」的境界,難怪蘇軾稱他是「高人逸才」因為文同能達到神盤意豁、百慮不干的境界,所以超越塵俗呈現出虛靜的心靈,並廣泛的容納客觀的事物,進而將事物的常理完全領悟而且神超象外。由此推想,文同「胸有成竹」的理念,可能脫胎自《莊子》〈養生主〉中庖丁解牛的理論。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導大窾,因其固然,枝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為難,述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止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庖丁解牛所好的是道,而把它進乎技,文同的「胸有成竹」所喜歡的也是道,但把它於乎竹。二人的理論可互通,文同最先看到的竹和庖丁最初所見的牛是一樣的,是一株全竹,又因文同掌握住竹之全貌,故能進而把握住竹的精神。這皆淵源自精神上的統一和一般人分解性認知是不同的。
「輪扁,斫輪者也,而讀書者與之。」「輪扁斫輪」出自《莊子‧天道》講齊桓公在堂上讀書,輪扁從堂上經過,說齊桓公讀的書不過是古人留下的糟粕。桓公聽了非常的生氣,輪扁便以自己造車輪為例,說明學習做一件事靠實踐和經驗,既使是自己的子孫後代,口授也是沒有用的。桓公認為他說的有理很讚賞! 文同所提倡的「胸有成竹」它的道理也和射箭這種技藝相同,並不是靠長久的學習就能達到,他在〈射中金錢序〉中說: 同曰:「世常謂夫射而能居所中之多者,豈天性知本然?在乎習之之久,而後能也。如志不自懈,日事於其中,無賢不肖者,一皆底乎其善矣!豈他術耶?」噫!非也!
胸有成竹就好像射箭一樣,乃是天性的本然,憑藉著「學以正其心, 心以明養神,神以妙應物」三者互相運用。如此就可以像輪扁、郢匠、庖丁等人,得其精微而付之於手指了。至於要等到後天長久的學習之後才能達到的,這就屬於末技了。 學以正治心,心以明養神,神以妙應物,是三者常相為用,然後始能就乎可致之事。……彼知之者則不然,取於精微,付之於手指之間。省度而釋,惟意所在,未有不如其所欲者矣!齊工之於削輪、郢匠之於斲堊,與公之於今日之事,其道一也。彼息之之久而能之者,末矣哉!
千古淋漓君子魂。畫作者:楊 竹(醉筆)
蘇軾認為要「成竹在胸」一定要下一番功夫,時時揣摩學習,才有所成。蘇軾云「與可下筆,能兼眾善」這句話來推想文同之所以成為墨竹的始祖,也是師法古人,吸收前代名家之長,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創作而成功的,並不是自恃聰明,憑空摸索可得的。東坡在「淨因院畫記」中提到常理的規律: 與可之於竹石枯木,真可謂得其理者矣!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如是而攣拳瘠蹙,如是而條達遂茂;根莖節葉,牙角膜縷,千變萬化,末始相襲而各當其處。合乎天造,厭於人意。蓋達士之所寓也歟?此記是東坡為文與可所畫枯木竹石而作,贊與可深得竹石枯木之「理」。以「如是而生」以下六句,形容與可畫竹之生動逼真。以「千變萬化」,明竹理之變化無窮。以「未始相襲」,說明與可畫竹之創新現象。且以各當其處,合於天造明示此「變化」,此「創新」乃一本於因「理」而生,合於自然。與可所畫的竹子是活竹,有生命的,非如一般「工人」只圖形象而已,與可寫於常人者,是在動筆之竹,所異前,必先深思熟慮,對竹的生長規律,經過長期考察,直到「胸中成竹」時,一揮而成,且能掌握竹的根莖節葉的形狀,寫來合乎竹的自然規律,便是「合乎天造」,另外加之與可的思想情感都寄於畫中,表現其人格達到「厭於人意」就是滿足了人的意思,即畫中有我的精神。
二、心手相應
心手相應強調實踐藝術創作中的重要性,以及怎樣在有限的篇幅中創造出無限的意境與氣勢等。文人畫不必單純的講求繪畫的形式與技巧,主要是藉意境來傳達或抒發作者的文學修養及思想情感。
文同除了能傳達脩竹的外型之外,更能表現墨竹的本真,所以蘇軾讚嘆文同能為竹寫真:「老可能為竹寫真,小坡今與石傳神。」文同因為師法自然,所以他的墨竹畫生機盎然,而這不是一般人所可以達到的境界。因為文同留心外物,觀察細膩,也就是蘇軾說的「留意於物,往往成趣」所以能明白事物的原理,就算是率性操筆的作品也都能隨物賦形得心應手的加以表達。在開始繪畫時,必須先經過觀察醞釀,體驗物理的階段,讓物理與自我內在感受交互融合,才能以手中的筆締造藝術的新生命。文同在他的詩歌中就曾說過:「誰家有竹石,更可悅欣賞,待學袁愍孫,乘興欲直往。」文同和袁粲的看法相同,所以兩人都醉心於觀察事物之理。也因此當他出任洋州守時,特別築亭在簣簹谷上,而且不論是早上或傍晚都游處於其間,與竹為友。「朝與竹乎為游,暮與竹乎為朋,飲食乎竹間,偃息乎竹蔭,觀竹之變也多矣!」可說是吃飯或睡覺都和竹子形影不離,所以對竹子的千變姿態全部都了然於心。
文同與竹為友,心喜悅而不自知,所以忘了紙筆的存在,一有靈感剎那間,脩竹以森然在列,無論是穠纖高卑或曲直橫斜,都好像是偷取造物者的巧思,而賦予他們蓬勃的生機,因此文同寫竹的精妙,有人形容說是氣運生動,和真的叢竹沒有差別,有人則說他生動美妙,好像真能對著人笑,像東坡也曾說過文同的墨竹只要一遇到風就會笑,
他說:「竹亦得風,天然而笑。梅寒而秀,竹瘦而壽,石文而醜。 」
三、尺竹萬勢
文同的墨竹除了隨宜而賦予它盎然生意外,最生動的地方就是極力凸顯它的氣勢,讓一尺竹而蘊藏著萬尺的氣勢,利用咫尺的絹素來傳達萬里的景物,在有限當中,寄託著無限的意旨,他在詩中曾說:
「直於一丈素,寫盡千里景。
誰信萬鈞重,捲之不盈把!
誰為一尺素,寫遍天上意?」
可以知道文同側重用短短的絹素來傳達萬里的氣勢,蘇軾曾傳述文同自我期許的話說:文與可有詩見寄云:「待將一段鵝溪絹,掃取寒梢萬尺長」,……因此所畫《簣簹谷偃竹》遺予曰:「此竹耳!而有萬尺之勢。」藉此可以看出文同具有很大的企圖心,想要藉著一點墨涵攝整個山河大地,以一尺竹來蘊藏萬里的氣勢,直這種說法前賢雖然已經提倡在前,但文同則加以篤實的實踐並發揚光大,於是能自成一家。對於文同想要運用尺竹來表現萬鈞的氣勢,前人有頗有稱許,像黃庭堅、林子來、周用等,都寫成詩歌來稱讚他:
「披圖風雨入,咫尺莽蒼外。
能傳萬里在尺素,豪奪應防卷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