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雕發展

竹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在兩千多年前,中國人把竹片串連成竹簡,用來記錄當時的事物,逐漸擴展到日常用品上,並加以雕飾或上漆。而到明清時代的竹雕藝術,在民間的發展亦相當興盛,成為傳統木雕以外更重要的傳統雕刻,而到明朝中期,竹雕藝術蓬勃發展下,當時雕竹主要流派有金陵和嘉定兩派。在此之後,竹雕蔚然成風,習之者愈眾,且技巧精巧多樣,不論陰雕陽雕透雕線雕立雕巧雕,莫不技精藝湛,出神入化。

到了清代的竹雕繼承明代的特色仍以嘉定和金陵為主。加上清朝發展出的「貼黃」(以竹黃貼在器物表面並加以鏤刻)技術,於是竹雕技法燦然大備,並因各地的表現手法的不同,形成地區性的特色,較為著名的有嘉定和金陵兩個地區,其中嘉定一帶稱為「竹雕之鄉」。由上來看,江南嘉定和金陵成為竹雕藝術的兩大中心在臺灣出產各式品種的竹子,其中最好的竹材,是盛產於台中、南投等地的孟宗竹,孟宗竹具有竹雕發展的條件,這種竹子的體型相當高大,而且它的纖維細密及紋路細緻,不僅可用的體積較多,質材也相當適合雕刻。

在臺中及南投一帶是目前台灣竹雕的重鎮,除了肇因竹材資源的豐盛,還有臺中盆地自古以來,就具傳統木雕基礎,所以能夠發展地域特色的竹雕藝術。然而竹雕與木雕比較起來,雕刻的技術不僅困難,加上市場上偏重於傳統的木雕,所以臺灣的竹雕藝術,並沒有像木雕來得發達。近年來,竹雕藝術品市場活躍,收藏趨熱,價格也呈上升之勢。尤其是名家刻製的作品,更加受到追捧。 

國人愛竹,因為竹子勁節高挺,直外虛中,所以國人認為竹子是屬於君子型的植物。幼學瓊林說:「竹稱君子松號丈夫」。古代削簡刻書,均以竹為材,向來有特立清高的象徵,唐白居易有「水能性淡為我友竹解心虛是我師

宋蘇東坡也有「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之句。竹子用之於日常起居及國人刻竹,淵源流長。竹子既具實用性,也富藝術,其表現於藝術性者,範圍甚廣,其犖犖大者有竹編,竹畫和竹雕。其中以竹雕最具藝術表現的發展性和美感深度。竹雕是我國傳統藝術,是由雕刻文字的書「」發展出來的,現在的冊字就是兩條竹片中間穿一根帶子相連的象形字。

先民作為史實記載即在竹片上書寫或雕刻文字和符號,古人稱為「」,即現代所謂書,把許多竹簡連起來,就叫做冊。宋代時,有許多藝術工作者,開始在竹片上雕刻山水,人物及花鳥草蟲。而且已成派別,建立師承,這是竹雕藝術的發展源頭。到了明代以後,雕竹藝術因社會經濟的繁榮而呈現蓬勃發展的現象。當時雕竹主要流派有金陵嘉定兩派。

金陵派是由李文甫濮仲謙創始的。刀法很淺,並能利用材料之天然形態,以簡潔的刀法表現作品自然的美,屬於寫意派的雕刻

嘉定派的創始人是朱松鄰,因他能書能畫,又長於篆刻。故一旦從事雕竹工作,更能得心應手,別開生面。他的作品風格和濮仲謙相反,是走深刻的路子,甚至近乎現代的深浮雕技巧。

除金陵、嘉定兩派外,也有不少不屬任何派別的名家,如明末的張希黃,創出陽文留青技法,則是走寫意畫的路子。一直到民國以來,竹雕依然是社會喜愛的工藝品。

 

派別

1.嘉定派以朱鶴(字子明、松鄰)、朱纓(字清父、小松,朱鶴子)、朱雅徵(字三松,朱櫻子),與朱鶴、朱纓合稱竹三松祖孫三代為代表,他們能書善畫,擅用深刻、浮雕和圓雕的手法,運刀自如,作品親切自然。

2.金陵派是由李文甫濮仲謙創始的,則以淺刻為主,不講究精雕細琢,只就天然形態稍加琢磨,作品渾然天成。在清代又出現了翻簧留青兩種技法,使竹刻藝術更趨於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