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在緬甸出現的歷史

華人在緬甸出現的原因,除了是在此經商,多數的商賈行旅或由陸路途經現今緬甸境域遠至印度等地,或從海道而抵達緬甸南部沿岸經商,而有些是在緬甸內來來去去,有些則是定居於此地。另外一原因則是因政治的種種因素,譬如當時中國官吏出使及跟隨一旁的隨從、出征的軍隊士兵之類,有些人便定居在緬甸,而一些則回去家鄉。不過也有些是為了逃避戰火而避難於此,至九九O 年代在緬甸的華人,據估計總數約在七、八十萬人之間。依據一九三一年緬甸官方統計,緬甸的華人以福建、廣東兩省籍最多,約占三分之一,次為雲南籍約占五分之一,其餘為湖北、湖南、江蘇、浙江,山東、安徽、四川、廣西等省籍人士 。從文獻資料得知,居住在仰光的華人較多。

 

< 圖一:仰光位置圖 >
 

緬僑遷居台灣的背景

原本我們以為南勢角華新街,忠孝街的緬甸華僑是西元一九四九~一九五O 年撤退來台的緬甸「中國遠征軍」及其眷屬,但經我們深入訪談並蒐集相關資料後,發現這個認知是錯誤的。根據年代的不同,緬僑遷居台灣的因素也不同,以下就政治因素、教育考量及經濟因素等方面來探討緬僑遷居台灣的背景:

首先我們來回顧緬甸的部份歷史,緬甸原為英國殖民地,●一九四八 年獨立後,政府隨即公布「外僑登記條例」及「移民條例」,嚴格規定凡在緬甸境內居住的外僑,均需申請領取外僑登記證,違者一律驅逐出境。
●一九五O 年代初,部分當時在滇緬邊區作戰的中國遠征軍士兵,即跟隨軍隊移防而來到台灣,這些士兵及其家眷多數被政府安置在中壢龍崗一帶的眷舍新村裡。另在抗日戰爭時期,於緬甸境內從事敵後情報的工作人員,亦因軍隊撤移而告情勢危急,因此,由在台灣的相關單位將其全體撤遷來台,這批人員及眷屬多數被安置在士林的雨聲新村一帶。這些緬甸華人之所以願意投身在比緬甸落後、貧窮又面臨著戰爭陰影的台灣,是因為在作戰期間,他們曾出錢出力幫助政府軍隊,所以在國軍選擇撤退來台後,願意跟著政府來台,繼續為復興大業而努力。
●一九五六 年起緬甸政府開始向外僑徵收外僑稅,同時對於公用企業、土地及不動產、天然資源的開採等事業,均改由政府直接經營管理,逐步收歸國營。

●一九六二 年尼溫 (Ne Win) (圖二附註一)實行社會主義,經濟上實施國有化,國家透過配給制度壟斷商品的生產和分配,使得原本在經濟上較占優勢,在工商業中相當具有影響力的華人經濟大受影響。
●一九六四年緬甸政府又下令停止五十元及百元大鈔的流通,而持有大鈔者多數又皆為外僑,此舉亦使得外僑損失嚴重。
●一九六五年緬甸政府收回華文書報的出版執照,並禁止華文書報的發行。在同年至次年的四月間,勒令將全緬甸的私立學校由政府接管,致使華文學校幾乎全面停辦關閉。
●一九六七年在仰光地區曾因不同政治立場的華人發生衝突,而引發了社會上短暫的排華運動 。

 

 
< 圖二:尼溫>
●一九五一年起政府實施僑生教育政策後,回國升學的僑生非常踴躍。
●一九六五 年更逢緬甸政府下令將境內的華文學校全數關閉,華人在緬甸接受華文教育之途中斷, 為了子女教育問題紛紛選擇台灣為新故鄉,更加增強大批的華裔學生來台灣的動機。他們之所以會選擇來到台灣,完全是因為在緬甸沒有學習華文的場所與機會,在家中長輩堅持「中國人一定要接受中國教育,學習中國文化」,認為「中國人只有懂得中文才有前途」的情況下,才以僑生的身份獨自一人來到台灣升學,或甚至舉家遷台。

70年代以後,台灣的經濟迅速發展,相較之下更凸顯出緬甸的停滯落後。社會上不僅缺乏就業機會而且薪資又低,就連許多大學畢業生也找不到工作,而整天在茶鋪裡喝茶閒聊。就在緬甸社會的經濟情況不佳,又沒有工作可做,多數的華人在經濟誘因下,來到台灣尋求發展機會。這類型的緬華移民絕大多數是靠著在台灣的朋友親人彼此引介,而聚居於台北縣的中和、永和、新店、板橋、土城一帶。他們之中的部分成員持有緬甸與台灣兩本護照,能夠便利地往來於兩地之間。
綜合言之,緬華移民來台的類型,一般早期多數是全家一起遷來,他們係因工作性質特殊而擔心滯留在緬甸的眷屬人身安危,或因決心離開緬甸回到「祖國」台灣發展,故而舉家遷台。至於保送來到台灣繼續唸書升學的緬甸僑生,則絕大多數是個人來台而在此地落戶定居,有的隨後再以「依親」的方式,陸續申請其他尚留在緬甸的親人來台團聚。

   

緬僑來台的聚集地

 

緬僑遷台之後,對於踏到異鄉的土地難免會有些陌生,因此如果遇到了跟自己來自一樣國家的人,都會像找到珍寶般的喜悅,因此當一地聚集了眾多同鄉人後,其餘的緬僑自然會靠攏過來,彼此可以互相照應,增添一分溫馨感。
來台的緬僑少數 聚集在士林、桃園、中壢等地,他們多數是屬於原居住在上緬甸城市和大陸雲南邊區的華人。大多數的緬僑選擇聚集在中和、永和.新店、板橋.土城一帶,尤其是中和華新街附近,已成為一大聚集地區。據報導中和地區的緬華移民十個裡面有九個是由緬甸南部的仰光市而來。這幾十年來到台灣的緬華移民人數,約在四萬至五萬之間,而僅僅中和一地就有三萬人上下。

緬華移民們偏好聚居在中和地區,是因為早先已有在台的緬華親友住在中和地區,於是自己來台以後也就順理成章被親友安排搬遷至此地,以便在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彼此間能有個照應。此外,中和雖然地處台北縣,但是仍屬於大台北都會區,不僅因為位居都市的邊陲而使房價、物價稍低,同時又可以享有城市都會的便利。因此,無論是租屋、買屋或是日常消費的價格皆較市區為便宜。

再者,中和附近由於是郊區因此工廠較多,使得工作機會相對也提高許多。並且由於同為來自緬甸的華人早先已居住在此地區,許多因應社群內部需要而開設的緬甸口味飲食店、緬文錄影帶店、緬文書籍出租店、緬甸商品雜貨店.緬甸佛像雕刻店等,皆可滿足在台緬華移民生活上的大部分需求,對於後續而來的緬華移民而言,亦是另一項吸引在中和地區聚集的動力。此一大型聚集區的形成是在一九八O 年代以後的事,由於和鄰近地區有鮮明的差別,「緬甸街」於焉產生。

<緬甸的偶像歌手>
 
 

採訪中和庄文史研究協會理事長黃政瑞先生

 
< 中和庄文史研究協會理事長 黃政瑞 先生>↑
<採訪中和庄文史研究協會理事長 黃政瑞 先生
右一葉宗鑫、右二陳觀佑 >↑

 

Q1目前華新街的緬僑是否是民國三十八 、三十九 年隨國軍撤退來台的後代?〈如果是,那隨國軍來台為何不是住當年的眷村,而是聚居華新街?〉
 

A1:住在華新街的緬僑應該不是國軍或其後代,而是因為華新街附近本來就有眷村,以至於我們將緬僑居住地與眷村弄混了,華新街左右都有眷村,在興南路二段一百三十幾巷進去,也就是中和國中旁邊忠孝街和華新街交接,就有眷村,大家就誤認為那是緬僑居住地,實際上眷村早已存在,政府在民國四、五十年就已將軍眷安置在此,〈其理由是:中和是台北首都的衛星都市,為了方便性,同時因為中和那時尚未開發,土地較多,農民也比較不反對,所以土地取得容易。〉而所謂的緬甸街是民國四十五 年以後才慢慢形成的,至於是否是民國三十八國軍撤退來台,個人認為是不可能那麼早,因為資料上也是記載民國 四十五 年以後緬僑才陸續遷居台灣,我們常會以想當然爾來認定他們是民國三十八 年隨國軍撤退來台,事實上民國三十八 年國軍退守台灣,毛澤東領導的大陸人民共和國還不夠健全,很多人不想住在大陸,以至於醞釀一批逃亡潮,紛紛逃到鄰大陸邊界地帶如越南、廣東、印度,當時是政治的移民潮在板塊移動,等一段時間後緬僑才在四十五 年以後遷居台灣的。

 

Q2黃先生是本地聞人,您覺得華新街緬僑的生活對當地生活有什麼顯著影響嗎?

 

A2:吃的,在中國的影響之下,都喜歡吃,事實上不只是緬甸飲食,中國 三十五 省的美食都集中在台灣,更由於緬甸飲食口味跟中國不一樣,更會吸引本地人去品嚐,從正面來說,這也為中和華新街帶來一線生機,但一方面它是屬於舊社區,生活品質不怎麼好,所以要發展觀光事業較困難,所以未來要把它的氣習譬如建築、招牌、穿著 ------ 弄好,讓人感覺到這兒來就是在緬甸,展現的異國風味就不只是吃而已,否則只是吃,也可以在家裡吃啊!來到這兒是要享受它的氣氛,這對中和是有影響的。至於華新街改建遭到很大阻礙主要是意識不抬頭。

 
Q3您覺得華新街緬僑和當地住民互動情形如何?
 

A3:普通啦!因為語言及生活習慣不同,譬如這時候〈下午三、四點左右〉他們就在喝下午茶,或者吃東西聊天,這種習慣不是本地人能接受融入的,一方面台灣人也會瞧不起外來人口,視他們如同番人,如果要說有互動的話,大多數是在選舉的時候,而且不是他們來找我們,是我們找他們

 
Q4早期緬僑的生活行為有沒有帶給住民困擾?
 

A4:大概就是生活習俗吧!台灣人雖然不怎麼衛生,但整潔方面,緬僑也好不到那兒去,當然我們也會覺得不怎麼好而造成困擾,他們居住環境也不怎麼好,雖然生意不錯,但他們也不會去整理,而且在台灣人眼裡會覺得他們怎麼可以不用工作就有得吃,這對地方人民是個衝擊,這個衝擊是每個人想法都不一樣,他們錢的來源我們也不清楚, 只覺得他們很安貧樂道,有得吃就吃,沒得吃再來做。若要說有沒有明顯衝突,大概沒有,頂多是語言和長期保守僵化的觀念不同,譬如在說國語與台語之間的認知觀念問題

 
Q5有沒有聽說早期或目前緬僑的教育問題?
 

A5:若有規劃的話,小學是就讀興南國小,對緬僑而言因為已經有長期規劃,而且又過這麼久了,他們人口也比較少,他們的觀念也是中華民國,所以教育不是大問題,問題是出在現在的外籍新娘,他們能不能認同中華民國還是個問號,其語言文化就是個大問題,所以當務之急是如何來教育這些外籍的台灣之子,目前外籍新娘聚集在華新街也不少囉!而共同的問題是他們有沒有認同這塊土地。至於華新街就讀的國中就是中和國中,附近還有私立竹林中學

 
Q6早期當地居民會排斥他們嗎?
 

A6:一定會的嘛!因為是外來的,語言生活習慣不同,時間久了才能接納融入,但也不似古時候張簡械鬥那麼嚴重

 
Q7南勢角目前的發展遇到瓶頸,是否也是受到早期緬僑聚居的影響?
 

A7:中和人口四十一 萬多,南勢角有十一 萬多,而緬僑人口在南勢角接近二 萬,其密度很高,對一個擁擠的城市來說,多出二 萬人是很擠的,也是一個變動因素,所以對南勢角的發展有影響

 

 
附註一:圖片來源: 陳文。 昆沙-金三角傳奇。允晨文化出版社。
※參考文獻:
1.僑務委員會(1999)。華僑經濟年鑑
2.僑務委員會(2000)。華僑經濟年鑑: 東協篇。
3.僑務委員會(2002)。僑務統計年報
4.翟振孝(1996)。經驗與認同:中和緬華移民的族群構成 。國立台灣大學大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