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二
 

鳥類名稱

8.蒼鷺

外號

 

科別

鷺科

特性說明

外型特徵:高93公分是鷺科最大,頭白色,嘴黃褐色,兩側有黑色飾羽,頸甚長,前頸有數條黑線,背面飾羽淡灰色,腳黃褐色。習性:出現於沙洲、沼澤、河口,喜靜立水中,伺機捕捉游過魚類,常混居大白鷺中,蒼鷺的身材比大白鷺還要再大一點,是濕地沼澤中的巨無霸,站立在鷺鷥群之中,顯得特別的搶眼。牠們對於活動的場地一致,除非受到極大的干擾,否則整個渡冬期都可以在同一個區域看到牠們。 

主要棲息地

屬普遍的冬候鳥,出現於鹽田、沼澤、河口、沙洲地帶。常混於大白鷺群中

小記事

於飛行時發出音階較高似「刮、刮」之聲

 

 頭白色,嘴黃褐色

 比大白鷺還要再大一點

 常混於大白鷺群中

 

鳥類名稱

9.大白鷺

外號

 

 科別

鷺科

特性說明

特徵習性:冬季河口沼澤濕地裡,那些成群羽色雪白,大白鷺給人的印象總是深刻的。牠高挑的體型、鮮黃的嘴喙和休息時那細長呈S型的頸部,都讓你能一眼就辨識出來是牠們。大白鷺覓食時,常會伸長筆直頸部向前斜望,當魚兒游到牠取食的範圍時,快速準確的動作均是百發百中地把魚兒刺住而進入牠的喉囊。大白鷺,每年冬天來到臺灣避寒;春臨大地時,再回北方繁殖下一代。全身雪白的羽衣,加上九十公分長的身高,以及S型的長脖子,都是易於辨認的特徵。冬天時嘴的顏色是黃色,春天時會變回黑色

主要棲息地

出現於海邊、河口、沼澤、沙洲、湖泊等水域地帶。性群棲,常混於中、小白鷺群中見,常伸長脖子慢步於水中;覓食時,以腳擾動水後捕食驚嚇四竄之魚。停棲時,常緊縮頸部;飛行時,緊縮頸部,振翅緩慢、優雅。

小記事 以及S型的長脖子,都是易於辨認的特徵。冬天時嘴的顏色是黃色,春天時會變回黑色屬冬候鳥冬季最多。
 
S型的長脖子 常伸長脖子慢步於水中  
 

鳥類名稱

10.中白鷺

外號

 

 科別

鷺科

特性說明

69公分,冬羽時嘴為黃色,尖端黑色;夏羽時嘴轉為黑色,此時易與小白鷺混淆,可由體型大小、黑色腳趾(小白鷺為黃趾)、頸部彎曲情形加以辨別。

主要棲息地

出現於海邊、沼澤、沙洲、河口等水域地帶、在內陸較少出現。常混於小白鷺及大白鷺群中。覓食習性接近大、小白鷺。

 
冬羽時嘴為黃色,尖端黑色

鳥類名稱

11.小環頸鸻

外號

 金眶行鳥

 科別

鸻科

特性說明

普遍的冬候鳥,部分為留鳥。頭頂有白色橫斑,眼圈金黃色,上胸有一黑色領巾。在繁殖季,牠們有著鮮黃色的眼眶、漂亮的黑色圍巾和過眼黑帶,是以牠們又有著「金眶行鳥」的別號;而到了冬天,這些特徵都消失無蹤,而由單調的灰褐色所取代,而眼眶周圍的黑圈。小環頸行鳥常常結成小群一起活動,牠們以濕地上的小型動動物為主食。

主要棲息地

常成群出現在沙洲、河口或海岸

小記事

漂亮的黑色圍巾

鳥類名稱

12白頭翁

 外號

白頭殼仔、白頭公

 科別

 鶇科

特性說明

額、頭上、眼先、頰及耳羽黑色,後頭有大白斑,耳羽下方也有一白斑,背、肩羽及尾上覆羽欖黃色,腮、喉及腹白色,上胸、腋、脛羽灰褐色,翼羽暗褐色,有欖黃白之外緣,尾羽褐色,羽緣欖黃色,嘴、腳黑色。白頭殼仔,因為牠頭頂上有塊大白斑而名

主要棲息地

很常見的留鳥,從平地到中海拔都可見到,會小群活動於平地至丘陵的樹林、果園、村落、城市等各式環境

小記事

牠也是城市中常見的鳥兒,所以和麻雀、綠繡眼並稱為「城市三俠」

 

後頭有大白斑

鳥類名稱

13翠鳥

 外號

魚狗、翡翠、鉤魚翁

 

翡翠科

特性說明

俗稱:釣魚尪,又名魚狗,真正的名字是翠鳥,牠有一身在寶藍色羽毛翠鳥的特徵除了羽毛藍藍亮亮、尾巴短短的之外,還有一張粗粗長長專門用來捕食魚類的大嘴巴。體長16公分,羽色艷麗,嘴粗長而尾短,頭部暗綠色密布淡藍細斑,背至尾藍色,胸腹橙紅色,腮、喉白色,腳紅色,雌雄唯一不同:雌鳥下嘴紅色如口紅,雄鳥則為黑色。

主要棲息地

低海拔以下之清澈溪流、池塘、溝渠

小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