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城巡禮◎ ◎

【地名由來】 【建城原因】 【城址選定】 【古城規模】
【古往今昔】 【城門圖解】 【城門介紹】 【城門傳說】

【地名由來】

恆春,古名瑯嶠、琅嶠、郎嬌或浪嶠,關於這些古名的說法有好幾種:

說法一:排灣族語,是一種蘭花。

說法二:排灣族語「鯊魚」

說法三:琉球語「琉球」(現在日本沖繩)的音轉。

說法四:排灣族語,是一種海濱植物--銀河歡。

  後來清朝於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派遣沈葆楨來台灣辦理海防,他勘查了地形之後,建議在琅嶠築城設官,並以車城南方十五里之猴洞,做為縣治的所在地因為這個地方四季如春,所以他就把這個地方命名為「恆春」。

 

【建城原因】

        清同治十年(1871)琉球島民乘船遇颶風而沈沒,生還者六十六人漂流至八瑤灣(今滿州九棚海岸),誤入高士佛社、牡丹社,其中五十四人被原住民殺害,剩下的十二人被救後轉送回琉球。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藉此事件以懲凶為由,派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軍登陸琅嶠灣,並在石門古戰場與牡丹原住民展開台灣史著名的牡丹社之役。牡丹社事件暴露日本人侵略台灣的野心,清廷對台灣的經營態度轉積極,於是命令福建船政大臣沈保楨為欽差,統籌台灣防務,沈旋於光緒元年(1875)奏請在琅嶠築城設縣,並更名為恆春。恆春古城為台灣現存古城中較完整之城池,其建造直接受牡丹社事件影響,也促使清廷對台灣的積極建設,城池的保存即是作為這段歷史之見證。(摘自北門解說牌) 

 

【城址選定】

   

恆春城城址是由劉璈所選定的,因恆春城建城主要因素為國防 需要,從風水學上來說,恆春位在中央山脈的末端,高聳的山勢到恆春之後只剩下五、六百公尺,直到三台山地形收勢為平台。恆春城城址就選定在號稱龍脈的猴洞山附近,東有龍巒山(青龍)、西有虎頭山(白虎)、南有西屏山(朱雀)、北有三台山(玄武),恆春縣城有了這四座靈的屏障,安全無虞。

 

【古城規模】

恆春城有東西南北四個門,周長880丈;1988年測量顯示共長2550公尺。除了城門外,還有城臺、城樓、砲臺等,根據恆春縣誌記載每座城臺高1丈7尺,寬6丈9尺;城洞有內外兩道,外洞比較小,內洞比較大。城門共有兩扇,高1丈2尺,寬6尺。城樓有4座,高各1丈2尺7寸,寬6丈7尺,深1丈4寸。城外有護城河,西門、南門、北門各有一濠橋。砲臺有4座,上面各建房屋一間。沿城周圍共築有1384個城垛。

 

古往今昔

西元紀年  中國紀元 記    事
1874 清同治13 沈葆楨奏請於琅嶠設縣築城
1875 清光緒元年 建置「恆春縣」,隸屬台灣府。
1876 清光緒二年 恆春縣奉令賴西城們附近立丁日昌所提的「禁自盡圖賴碑」。
1880~1893 光緒六年~十九年 恆春城常因颱風暴雨受損,而予以修復。
1909 宣統元年 恆春遭大颱風侵襲,城樓、民房都受到嚴重的破壞,日本人允許居民取城垛重建家園。後來又因下水道工程的需要,官方拆除部份的城磚當作建材。
1926 大正十五年 室伏可堂的「恆春案內誌」紀錄顯示,恆春城牆完整無缺。
1945 昭和二十年 盟軍轟炸台灣各地,恆春部分城牆遭到炸毀。
1957 民國四十八年 恆春地區發生6.8級大地震,恆春城牆也有損壞。
1963 民國五十二年 依都市計畫拆除東門部分城牆,闢建通往滿州的東門側道路。
1968 民國五十七年  恆春國中為了擴建校地,拆除南門到東門的部分城牆,闢建為運動場。
1977 民國六十六年 依都市計畫拆除南門部分城牆,開通南門圓環。
1980 民國六十九年 整修南門城樓。
1983 民國七十二年 整修東門及城樓。由於缺乏專家指導,恆春城被降為二級古蹟。
1990 民國七十九年 進行「恆春古城」規劃修復工程。

 

城門圖解

城牆   就是所謂的城垣,能夠抵擋外來者的入侵。恆春古城的建築材料兩側為版築三合土(糯米糊、蔗糖漿、蠣殼灰)夯築,外表抹上灰漿,裡面填土。

城門   恆春城總共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目前僅存南門有城樓。城門的底座是由花崗岩所堆疊,上半部門洞的地方則是由閩南磚砌成。

 

慢道   登上城門的通道,有些是斜坡式的,有些是樓梯式的。通常在慢道的出入口會設立一道門,並派兵駐守。

 

門額   用來書寫該城門的名稱,大小不一,石材都是玄武岩,以前南門稱為明都門,其它的則以該門面對的方向來命名。

窺口   每一個雉堞上都會開一個小孔,讓射手窺視敵人的行蹤,通常窺口是內大外小,當城內的人觀察敵軍狀況時才不會被敵人發現。

射口   在雉堞和雉堞之間,提供弓箭手或槍砲手發射的地點。

 

 

門洞    每座城都有兩個門洞,門洞外小內大,中間一段平頂組成,外圈小可以增加防禦性,平頂則是為了城門開闔所留的空間。

砲台   是城牆凸出來的地方,以前稱為「馬面」,可以放置大砲。砲台的底部都鋪設花崗岩,可以承受砲火的後座力。

門樓   就是城樓,目前恆春城樓的架構已不是當初的樣子,是經過後來考證後重新修築的。

 

馬道   城牆上面供人行走的路面,因以前都是利用馬來交通,所以這些通道就稱為馬道。

 

雉堞   又稱為城垛或女牆,具有實質的防禦功能,目前僅存一塊百年雉堞在西門,其餘的皆為整修重建的。

洩口   城牆上為了讓水往外流所做的開口。

 

 

城門介紹

北  門

位置

1.位於恆春城的北端      2.北門路從旁邊經過    

3.恆春國小位在北門旁邊     4.北門向北

歷史

1.北門在以前是出入恆春縣城的主要出入口,又稱官道。

2.以前北門附近是練兵營,所以住這邊的居民比較少。

現況

1.目前北門是較少整修的城門但其城牆卻是目前存留最長的。

2.在城門與城門間的各段城牆上會有這樣的平台,敵人才不會偷偷從城牆爬進來。

3.北門的視野最好,可以看到附近的三台山和虎頭山,在城牆兩旁有好幾座公園,還有新的公園也即將完工。

4.北門的城牆已經有一部分損毀或崩塌了,地上的磚塊有些因為受到風挾帶著沙子的長期侵蝕形成凹洞。

  門

位置

1.位在恆春城的東邊

2.旁邊有東門路經過,這是通往滿州的唯一通道。

3.東門向東

歷史

1.東門是四個門最早整修的,71年完工,城樓有重修。

2.最早開放給民眾參觀的城門。

3.東門的城樓在93.12.24被拆除了,這個城樓才建12年就損壞了。

現況

1.東門是唯一可以上去觀賞的城樓,不過已經拆除了,目前只有南門有城樓,但是不能上去觀賞。

2.東門的四周圍有新建的籃球場,鋪草皮,放椅子。

3.城牆的地基下陷,變成空心,如果不小心踩到會摔下去,因為地基下陷造成馬道凹凸不平。

4.有些植物從細縫長出來,把城牆撐壞了。

5.地上的閩南磚受雨水沖刷有凹凸不平的現象,也有些磚塊破掉了。

  門

 

位置

1.現今恆南路從旁邊經過。

2.恆春鎮的大醫院「南門醫院」設於南門旁。

3.南門向南

歷史

1.光緒時稱為「明都門」

2.南門整個是經過考證,重新改建的。

3.這個城門改建後,恆春古城由一級古蹟降為二級古蹟。

現況

1.阿嬷那個年代車輛都是由這個城門口通過,現在車輛則從旁邊經過,不由城門口通過。

2.南門目前只剩下城門的建築體,旁邊已經都沒有城牆連接了。

3.恆春鎮南來北往的主要通道。

4.恆春鎮民主要集中在南門附近。

5.「嚴禁自盡圖賴碑」現在放在南門。

西  門

位置

1.西門的位置並沒有面向西方,而是面向西北。現在是中山路貫穿西門。

2.附近有珊瑚礁集結而成的猴洞山。

歷史

1.這裡是恆春早期的商業中心,兩旁很多日式建築。

2.原有「禁止自盡圖賴碑」置放在這裡,後來搬遷到南門。

現況

1.雜草很多,城牆毀壞,兩旁都沒有城牆連接。

2.旁邊有三山國王廟(右圖第三張),及猴洞山、石牌公園,整體連接成一個休閒據點。

3.附近的違章建築都已經拆除了,鎮公所打算在這裡建休閒廣場。

4.唯一一座百年的城垛就在這裡 (右圖第二張)。

 

 

【城門傳說】

 傳說一

        相傳在恆春剛建城的時候,就有算命先生算出在德和里這個地方會有人叛變,清朝怕預言成真,於是聽信了風水先生的話,把西門原本朝西的城門改向北邊。相傳在這時候德和里出了一位力量很大的人,他的名字叫「陳春連」。陳春連從小力氣就很大,聽說他八、九歲就能扛起一百廿斤重的稻穀;十多歲時,父親告訴他田裡有棵樹妨礙耕種,不一會兒工夫,陳春連就把整棵大樹連根拔起,大家看得目瞪口呆;還有一次,竟獨自從保力村抬一千斤巨石,以牛車運回家。據說原本陳春連是武狀元的命,不過也因為風水被破解的關係,所以長大後的陳春連就沒有大作為出現。在陳春連死後,親友在骨歛時,發現他的肋骨連成一片,而且骨骸特大,必須用水缸大的甕才能裝得下。這樣的一代奇人,也難怪朝廷怕他登高一呼、糾眾造反了。

傳說二

據說城西的德和里在風水上是屬「黃蜂出巢」,而猴洞山則屬「浮水蓮花」的地形,城內為了為了壓制德和里的氣勢,就必須阻止黃蜂到城內來採花蜜,於是在建造城門的時候就故意把西門朝向北邊,讓蜜蜂進城時受到阻礙。不過德和里也不甘示弱,依照中軍元帥的指示豎起三柱大燈,為就是要和恆春城內的燈火相抗衡。一時之間也沒有辦法分出勝負,不過從此西門卻是向北的方向。

 

傳說三

在二二八事件在台北發生之後,國民黨政府為了掃除反叛的勢力,於是國軍便一直往南攻打, 當他們來到恆春時已經是三月初了。當時他們在恆春城內追逐一名反抗者,追到南門附近便拿起槍來肆意掃射, 沒想到卻殺死了一名婦人,她的丈夫出來理論,沒想到也被殺掉,令人不禁為時代的悲劇感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