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廟起源

義民爺源於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 林爽文之亂,各地天地會會黨響應,攻陷中南部各要隘城堡,並向北攻擊竹塹地區,

當時桃園新竹一帶的粵籍居民,紛紛組織民兵,以保護地方安寧,次年清廷派福康安來臺剿亂,並利用民兵助戰,

夾攻林爽文,至乾隆五十三年(1788)始平。戰亂期間士紳林先坤、劉朝珍等人,目睹各地死傷慘重,

於是撿集遺骸準備運葬中壢,但車至新埔枋寮時,牛車拒不前進,於是將骨骸葬於新埔,並於平亂後(1788年)集資建祠於墓前,

並合祀三山國王等神,以慰亡靈。隨後奏請清高宗御題「褒忠」,因而名之為「褒忠祠」。乾隆五十六年(1791),

桃園宋屋廣興庄總理宋廷龍,感佩義民軍的壯烈犧牲,而於平鎮創建「義民亭」,供桃園一帶信士參拜,以彰顯義民的忠烈。

清咸豐七年(1857),由總理宋寶雲募捐增建前堂及兩廊,並勒碑為記,名「褒忠祠」。民國三十年(1949),

中壢平鎮十三庄人士,樂捐重建成為今日所見面寬五間、兩進加兩護龍的大廟,並刻義民爺神像,受信徒祭祀。

廟宇 

  距今約兩、三百年前,我們的祖先因感於大陸原鄉生活困頓發展不易,寧違清廷禁令,冒風浪吞噬之險,

先後渡海來台開墾。在早期的拓荒過程中,親族鄉黨自然群聚而居。他們集結人力,發揮團體的開發功能。

手足,蓽路藍跚,飽嚐創業為艱之心酸 由於時有盜匪及未化山胞滋擾,祖先為了長治久安,分於聚莊四周築渠植竹,

以為防禦;子弟壯丁則勤練武術陣式,仿鄉原鄉團練之組織。平日荷鋤田陌,遇襲則執伐捍衛,並聯庄合族相互支援。

這就是日後義民軍組成之武力基礎。清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彰化林爽文舉事反清於大里(今台中縣大里鄉),

設府組盟,建元順天。爽文以玄緞為冠,盤兩金龍、結黃纓,自頂垂背,衣袞服,儼然稱尊,並封文武官員,受「萬歲」歡呼。


冬十一月,彰化城破,知府孫景燧等相繼遇害。不數日,南路兵進佔諸羅,直逼台灣府城,銳不可當。


  十二月,北路王作陷淡水,廳治竹不保,知府程峻自殺、巡檢張芝馨被執....一時之間,其勢洶洶,
清廷為之束手失據。

然以爽文所部署不逞之徒,良 不齊,幾無軍紀可言,所到之處姦殺擄掠,怨聲載道,無辜黎庶避唯恐不及。

當其繼續挺進,六張梨庄(今竹北六家地區)首當其衝。林先坤公因率子弟兵丁抗禦,並聯合王廷昌公、陳資雲公、

劉朝珍公等數股粵眾之力,迅速集結,凡千三人,奮勇抗敵,以衛鄉土,是乃義民軍之肇史。

經六張梨、員山仔(今竹東鎮員山、頭重一帶)之浴血堅守,終會同清廷援軍夾擊,

重創來犯,克復城。隨助清軍沿途追擊,進屯大甲,並於嘉勇後福康安兵抵鹿港,

決戰崙仔嶺,再戰牛綢山諸役,於清廷翼鋒之助,厥功至偉。爭戰中,犧牲成仁義軍先烈達兩百餘人。林、王等於回師之時,僱請牛車沿途遍拾忠骸(有黑布為記),

原歸葬大窩口(今湖口鄉)。唯車過鳳山溪後,牛竟不受驅使,經焚香禱告,並跌 取決,始 先烈靈感,復延名師驗,

確認該處坡地為風水絕佳之「雄牛睏地穴」。 由是徵得地主戴禮成、財成、拔成昆仲以其父戴元玖公之名獻地,擇吉安葬合,

此即枋寮義民之由來。清乾隆帝因義民之忠勇衛士精神,特頒親筆「褒忠」旨,以為獎勵。接旨後,

林先坤公邀集地方領袖劉朝珍公、王延昌公、黃宗旺公、吳立貴公等,倡議建廟崇,以慰先烈在天之靈。經多方奔走捐輸,

於五十三年冬,奠基破土,迄五十五年冬, 工落成,是為「褒忠廟」。同治元年,彰化戴潮春亂,

義民軍為免鄉土再遭蹂躪,銜命二次出征,獻身義死者多達百餘人,復拾遺骸歸葬枋寮,此即附之由來。

光緒二十一年,台灣因清庭甲午戰敗割讓日本,兵 浩劫之下,廟宇盡遭回祿,二十五年,徐景雲、傅萬福、張坤和

等湖口庄輪值經理號召十四庄眾信捐資重建,鳩工興築,五年始成。嗣後因年久陳舊,

復於民國五十三年興工修繕,使成煥然一新、風物景緻殊美之現今廟宇。

  日據時代,當局曾有廢除本廟之議,經地方父老推經理人傅任、彭錦球、蔡坤松等

向日據理力爭。並遠赴東瀛陳情,終獲保存。本廟之財產興收入, 至建廟之初,王禪

師慨捐佛銀四百大元,合林、王、黃、吳四姓認捐巨資存放生息,並立「和議規條簿約字」

以為根據。及於嘉慶六年林先坤公施田於新社 ﹔二十二年,劉朝珍公施田於 張犁。自茲而後,

地方眾信紛起響應,終至廟產日豐,血食日隆,杞典日盛。甚而為地方實力最雄厚、影響最深遠之一股政治、經濟之安定力量。

  道光丁末年,林茂堂公、劉維翰公具帖邀新埔鎮、九芎林、大湖口、石岡子等四大庄而十三庄士神,倡將廟產交由四庄輪流

管理,三年一輪,周而復始。輪管庄頭負責辦理春秋二季。由是輪值祭典成為本廟特色。隨著地方之開發,由四庄而十三庄,

由十三庄至十四庄,目前十五大庄之輪值緣由即此。每年農曆七月(民國四十四年已由政府公佈明訂為義民廟),參拜眾信達數

十萬人次,奉獻豬羊於千,祭 之隆,放眼全台,實不多見。兩百年來,本廟之管理人等,皆由地方士紳推舉,

因能秉持義民先烈犧牲奉獻之精神,舉凡獎學、賑濟,乃至地方建設之配合,莫不力以赴、尤以日據時代,新竹地區各級學校,

皆受本廟資助。

  本廟為促進民俗之改善,及培養社會之良好風氣,經公議以振興教育為宗旨,故於民國三十五年春創辦義民中學,

以本廟之財產,分掌其財務,創校迄今已逾五十載有餘,歷屆畢業生已高達萬餘人。近年來,對於振興地方教育、

移風易俗、為國育才皆有其深厚之影響,庶幾本廟對國家社會所盡之棉薄耳。

  展望未來,凡我十五大莊眾信及義中校友,乃至於旅外鄉親,允宜一本「義民精神」之崇高理念,

共為鄉土犧牲奮鬥,團結致力於地方公益福祉,祈能發揚光大,庶幾不負祖先開發耕耘之期望也。

祭拜神祈

義民崇拜是臺灣客家移民獨特的信仰,在每年農曆七月舉辦盛大的祭祀活動,七月間的「義民節」活動與中元節普渡一道舉行,

有時被混淆。不過和普渡「好兄弟」大不相同的是,義民指的是為保衛鄉土而犧牲生命的先祖。

以全省規模最大的新埔枋寮褒忠義民廟為例,其中供奉的便是林爽文、戴潮春之亂時,死於戰爭的客家先民。

直到今日,住在義民廟附近的人家,仍有輪流向義民爺奉飯的習俗,其感戴崇敬之心,實非比尋常。

祭典

新竹義民廟的祭典-客家人最大的拜拜

桃園、新竹兩縣的客家人每逢中元節前後,都以各地的廟宇為中心,舉行神豬比賽。得獎的大豬,經宰殺拔毛後,

用木架撐起,供在廟前;沒有得獎的,則擺在街道兩旁或自宅門前。拜拜採值年制,

由各廟所統轄的村莊輪流舉行。其中,轄區最廣、規模最大的是新竹縣新埔鎮枋寮的義民廟

在每年農曆七月二十日舉行祭典。 義民廟統轄新竹、桃園兩縣的十五大莊(原為十四大莊),就是:

1六家(跨竹北鄉、新竹市、竹東鎮)2下山(跨竹東鎮、竹北鄉、芎林鄉)3芎林(跨芎林、竹東、橫山、五峰、尖石鄉鎮)

4北埔(北埔、峨眉、寶山)5枋寮(跨新埔、竹北、新竹)6新埔7五分埔(跨新埔、關西二鎮)8石岡(在關西鎮內)

9關西10大茅埔(跨新埔鎮及桃園縣龍潭鄉)11湖口(包括桃園縣楊梅鎮一小部分)12楊梅

13新屋(包括楊梅、中壢各一小部分)14觀音(原與新屋共同輪值)15溪南(跨楊梅、新屋、新竹縣新豐、湖口四鄉鎮)

今年的祭典,由新竹縣關西鎮石岡大莊的五個里輪值,共宰豬公千隻以上,淨重八百台斤以上的有三十三隻,其中超過一千台斤

的有六隻,第一(一四六八斤)、第二(一三八○斤)和第三名(一三五五斤)都打破了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以來的記錄!

據得獎的信士說,飼養七、八百台斤以上的大豬,是純賠錢的玩意兒,不過表示信士的虔誠而已。伺候神豬,

簡直比伺候躺在病床的大小姐還要麻煩。大豬終日趴著,得找一塊乾燥陰涼的地方(室外也可以,搭蚊帳、吹電扇(或冷氣),

甚至於播放音樂,每天要由固定的人親手餵食營養品並加愛撫,隨時注意保持周圍的清潔。最後半年,平均每天要吃四、

五十台斤食物,加重兩三台斤;一不小心,就可能在過磅以前把牠給活活撐死!

九月十一日,天氣晴朗,從全省各地湧進義民廟的遊客和前往石岡地區的食客,據估計至少十萬人以上。

當天下午,從新埔到關西的路上,人潮如湧,車輛密集,黃昏後更是寸步難行,交通癱瘓足足達三、四個小時。

義民廟修建於乾隆五十三年(一七八八)。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因附近居民組織義軍抗日,

廟宇竟被日軍燒成廢墟。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十四大莊民眾捐款重建,五年後竣工。嗣後年久失修,

陳舊不堪,又於民國五十三年興工重修,六十年竣工至今。

義民廟奉祀義民爺,與中元節所祭拜的孤魂野鬼(俗稱「萬善爺」、「好兄弟」、「有應公」或「大眾爺」)不同。

義民爺指乾隆末年林爽文之亂時,為保衛鄉土而戰死的數百位先烈。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一七八七、一、一四),彰化林爽文集結天地會黨起事,隨即攻陷彰化縣城,

殺死台灣知府孫景燧等文武官員。不久,台灣中南部除台南府城及鹿港、諸羅(嘉義)外,全部落入會黨手中。

黨徒王作進兵淡水縣(今宜蘭、台北、桃園、新竹、苗栗五縣),攻佔縣城竹塹(新竹),淡水同知程峻及竹塹巡檢張芝馨等被

殺。林爽文自立為盟主,改元順天,王作受封為征北大元帥,坐鎮竹塹。

會黨雖號稱抗清,所到之處,不免燒殺劫掠。新埔陳紫雲募集附近農民一千三百餘人,組成義民軍,除保衛鄉土外,

並支援官兵,轉戰各地,於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刺殺王作,收復竹塹。不久,陝甘總督福康安率領大軍,自鹿港登陸,

大敗林爽文於八卦山。翌年初,爽文被擒,戰亂告平。

義民軍在此次戰役中捐軀者,有陳紫雲等二百餘人。地方民眾收集散佈山野的戰歿者駭骨,以牛車裝載,

據說行車到新埔枋寮時,牛突然不肯走動,眾人認為此地必為吉穴,遂把全部駭骨合葬在此,築成大塚,

並在墓前興建義民廟。乾隆帝以義民軍有功於清廷,對戰死者頒發「義勇」敕旨,並親筆題賜「褒忠」匾額。

故義民廟又稱褒忠亭。

林爽文到底是革命家還是流寇?史家尚無定論。連天地會是否為反清復明的地下會黨,

都沒有可信的史料足以作判斷的依據。不過,可以推定的是:他是個心胸窄小的漳州人,

只曉得重用自己人而不能獲得泉州人和客家人的信賴。因此儘管能夠在一年之內席捲台灣中南部,

卻無法打下泉州人聚居的鹿港、台南;客家人的中心地新竹則得而復失。

義民爺雖然在死後受到乾隆帝的表彰,倒不見得是「清國奴」。只有士紳才會認同滿清,

嚮往朝廷;老百姓那裡知道這些?與其說他們精忠衛國,不如說他們殺身保鄉,比較接近史實。至於談到客家人抵抗閩南人,

我想在移民開拓時期,這類情形是一定有的;我們實在不必袒護先人,只要記取歷史的教訓,

放大胸襟,不再不容忍異鄉人就行了。

日本人曾試圖廢除台灣最大的中元祭典,民政廳年年頒令統一拜拜,顯然都沒有收到效果。

融合在民間習俗中的社會力量是自然形成的,積年累月而壯大的;想用政治力量作過度的干預,

最後只有自討沒趣。杜工部說得好:爾輩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