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尾莊

長庚、文、草東、民安、永吉、協元、新生、文化、鄧公、中興等里,位於
淡水河北岸,距河口約 2.6 公里處,據傳淡水地區,原為凱達格蘭平埔族 Chinar 社
(或Chinaer、Senaner、Senaer、Chettaer、Cginaar)所在地,裨海紀遊及番俗六考
作淡水社,諸羅縣志為上淡水社,據安居位之說,認為今長庚里昔稱庄仔內,其閩
南語讀音與 tsngalai 頗近,可能是原社址。明代中葉已有漢人抵此通商。天啟 6 年
(1626)西班牙人據此,稱此地為Casidor,築城砦白聖多明哥,並著手建天主教堂
Nuesttra senroadel Rosario,時西人之居住淡水者達二百人,從事於煤、硫磺之採掘,
至 1642 年,荷蘭人逐出竊據臺灣北部的西班牙人,淡水遂為荷人所據,嗣經明鄭北
伐駐軍於此,康熙年間漢人入墾者日眾,據康熙 61 年(1722)黃叔璥之臺海使槎錄
載為「虎尾」,續修臺灣府志作「滬尾」。往昔淡水河口深水處,在南岸八里坌,
商船停泊於此。其北岸,近淡水為人煙稀薄之村莊,此可引乾隆34年海東札記所載:
「余以公事至八里坌,棲止港南,見隔港山頂,毒霧瀰漫,氣息濁不可耐,從前設
巡檢都司防此,以地氣惡,近皆移去。」證實之,至道光 20 年姚瑩之臺灣十七口設
防狀中云:「昔時港南水深,商船依八里坌出入停泊。近海淤淺,口內近山沙一線,
商船不便,皆依北岸之滬尾出入停泊。」,得知此時已移至北岸,滬尾街之形成,
當與港務有關,乾隆 6 年重修臺灣縣志中所載淡水海防廳下二保三十五莊中,仍載
滬尾莊,道光 20 年(1840)臺灣十七口設防狀中云:「循北岸東行二里許,民居街
約二、三百家,即滬尾街也」。同治 10 年(1871)淡水廳志建置志城池、廨署項中,
皆列有滬尾之名稱(街里項遺漏),現文化里、新生里昔稱砲台埔,西班牙佔據時
期的聖多明哥城建於此,明鄭時期重修,雍正 2 年(1724)同知王汧再修,後為英
領事館,俗稱紅毛城,姚瑩臺灣十七口設防狀中:「口內(八里坌口)北岸 6.7 里
許,有廢紅毛樓尚存。背樓臨水舊建大台一座頗為雄壯,幾可容千人,水師守備一
員,本汛兵五百八十名駐此。」

區內各里開闢情形如下:

文化里:以里內今為學校區域,故名。為清代滬尾莊地區,明代中葉,即有國人來
此通商,嗣經西、荷竊據,明鄭北伐,均曾屯營於此,故開闢最早。
    砲臺埔:相傳為明清二代設防之所。「砲台」緣以嘉慶年間在濱海處設守
        師守備建砲台之故。
    烽火:為昔日舉火傳信之地,有紅毛城、龍目廿,皆為西、荷古蹟。

民安里:緣吉祥語立名。相傳為永曆、康熙時期,泉州人何姓開闢,昔為滬尾街區,
有以下地望:
   公館口:何姓開闢之時,於此建屋貯存租穀,故名。
   新店:開闢事蹟同前,百年前,又有泉州人周姓來此,因地近海岸碼頭,於
      此建築店舖營商,故名。
   福興街:百年之前,地與外人通商,頗為繁華,妓女聚此牟利,又稱蛤仔街。
       (今三民街),緣吉祥語,曰福興。

草東里:以昔日東興街及草厝二地得名。故滬尾街區,永厝、康熙時期開闢,有以
下地望:

    東興:位本鎮東部,成街甚早,商業繁興,故曰東興街。(今中正路前段)
    暗街子:淡水成街之時,地處偏僻,巷陋而暗,故名。(今公明街前段)
    草厝尾:昔時居民於此,多為草屋,故名。(今公明街後段)

永吉里:永曆、康熙時期,即已開闢,百年前,有永春人林姓,於此建築店舖,曰
「永吉」,漸以為地名(今清水街後段),光復後,乃藉之以為里名,其下勢以店
舖為三層樓房,故又有三層厝之名,境內又舊有九莊,百年前惠安人陳添,於此建
店舖九間,故曰九崁,均昔年滬尾莊區。

協元里:因日本時代本鎮協興、元吉二街而名。永曆、康熙時期開闢。
              元吉街:舊稱城子口,開闢之時,居民建城為禦,故名。
              協興街:舊曰牛?口,為昔年屠牛之處。亦清代滬尾莊地區。
清文里:緣吉祥雅麗語立名,亦清代滬尾莊地區,相傳於永曆、康熙時期開闢,境
內有米市,新厝二街,皆清代命名。(今清水街前段)

長庚里:緣吉祥語命名,亦舊日滬尾莊地區,境內舊有布埔頭莊,以染布店得名。
後街仔,為街莊發展之下勢得名。

鄧公里:以境內古剎鄞山寺,俗稱定光佛廟,轉訛而得名。
   鼻仔頭:因山崙突出以河濱,以地形得名(今鼻頭街)
   莊子內:為滬尾莊腹地,以方位得名。

中興里:莊仔內之一部份,康熙時開闢。

資料來源:http://www.taiwanculture.org.tw/001d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