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太魯閣的領土範圍:    

  太魯閣國家公園位於花蓮、臺中及南投三縣。其範圍以立霧溪峽谷、東西橫貫公路沿線及其外圍山區為主,包括合歡群峰、奇萊連峰、南湖中央尖山連峰、清水斷崖、立霧溪流域及三棧溪流域等,全部面積共計九萬二千公頃。範圍界線如下↓

東部範圍:

  由清水山連接卡那剛(和仁)溪出海口,經清水斷崖再由崇德隧道附近沿立霧山,南下立霧溪出海口太魯閣,連接新城山、偶屈山以及加禮宛山之天然稜線。東部區域包括奇特之大理岩峽谷、清水斷崖、神秘谷,以及三棧溪流域小太魯閣峽谷等地形景觀,並具有特殊之石灰岩植群以及針、闊葉混合林景觀。

西部範圍:

  西起昆陽、武嶺至合歡山、合歡西峰、合歡北峰天然稜線,下合歡溪谷,再接閂山,沿西側支稜連接茶岩山、多加屯山。本界線之東包括完整之中央山脈北段主稜脊,以及合歡山群優美之高山草原、冷杉純林植被景觀。

南部範圍:

  由奇萊主峰向東轉突宙山支稜下巴托蘭溪谷,再北行巴托蘭山支稜至太魯閣大山主稜,連接立霧主山,南轉帕托魯山,其範圍界線清晰,區域內包括奇萊北峰險絕斷稜以及原生針葉林植被景觀。

北部範圍:

  先經多加屯山、南湖北峰、南湖東峰之天然稜線,再沿林班界線穿越大濁水南溪溪谷連接波浪山、二子山至曉星山之稜線。包括南湖大山、中央尖山等著名之山岳及獨特地形景觀,區內並富於植被景觀,以及種類繁多之野生動物。

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域圖

太魯閣的奇妙氣候:

太魯閣國家公園海拔分佈高度自海平面到3740公尺之高山,受地形、地勢之變化差異,造成複雜的氣候帶及氣象萬千的景觀並蘊育豐富的生態資源。

氣溫:

  本地因屬於山地地形,氣溫會隨著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遞減,公園內1000公尺處之年平均溫為攝氏17點5度左右,主要在中橫公路天祥以東一帶;2000公尺處年平均溫為攝氏12點5度上下,主要在慈恩以東,及立霧溪峽谷區上方之高山。但在合歡山、南湖大山及奇萊連峰一帶3000公尺以上之高山地區,其年平均溫則降為攝氏7點7度,冬季1、2月間溫度多在攝氏零度以下。由於氣溫之垂直變化,高山地區冬天可賞雪,中海拔地區則為夏季避暑勝地。

雨量:

  本區年雨量均在2000公釐以上,地勢較高處,雨量更多500公尺以下之河谷平原,年雨量及雨日都較少,冬季略乾,降雨強度弱。1000公尺至2000公尺山區,冬夏兩季雨量及雨日較多。2000公尺以上之山區,夏季多雨,每月平均達330公釐。2500公尺以上山區,冬季已有降雪;合歡山區積雪豐盈,並因濕潤之氣流沿蘭陽溪及立霧溪相匯於此,年雨量達3500公釐。本區夏季降水以對流性雷陣雨及颱風所帶來之豪雨為主,6月到9月間,各地月雨量在200公釐以上,合歡山達550公釐。冬季盛行東北季風,掠過海面,沿溪谷吹入,受地形上升後降水,雨量較少,在50公釐至90公釐之間。

溼度:

  本區在西南、北側高山地區地勢較高,空氣流通,一般高度超過水氣凝結集中之地帶,年平均相對濕度僅百分之80;但在合歡山、奇萊山區,因恰遇濕潤氣流沿立霧溪而上,相對濕度較高,高達百分之85以上,並形成霜雪。中橫公路恰沿立霧溪通過,因濕潤氣流沿溪谷而上,濕度提高,在碧綠、慈恩以上,常見雲霧瀰漫。

 

500M以下之河谷平原

  綠水(413公尺)代表本區之氣候狀況。年均溫攝氏21點5度。因本區為高山內之峽谷,夏季雲量少,日照率高,日夜溫差大;冬季因冷空氣常凝棸於河谷低地,較寒冷。由於相對濕度之差異,本區為夏乾熱而冬冷濕之特性;地形較蔽障,風速較弱,全年平均每秒僅0。7公尺左右。

1200M∼2000M之山區

  本區年均溫在攝氏17點5度及12點5度之間。因海拔較高,夏季白天溫度平均約攝氏26度,夜晚則降至13度左右;冬天白天最高溫可達攝氏15度,但夜晚幾近0度,並有降霜雪之可能。

2000M∼3000M之山區

  本區年均溫攝氏12點5度,夏季最高溫平均攝氏20點5度;冬季最高溫平均攝氏7點9度;絕對最低溫從12月到次年4月,氣溫會降到0度以下。本區已達夏凍冬寒之氣候。

3000M以上之山區

  本區年均溫約攝氏5度,1、2月間,大都在零度以下,全年皆可能發生霜降,並在冬天形成積雪。高山區霧氣凝重,風力較強,雨量亦多,不管冬夏,均有凍寒之可能。

 

太魯閣峽谷形成可分為二階段來敘述:

大理石的生成: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大理岩層的確實厚度是多少仍是未知,但地質學者們大多估計其垂直厚度應超過1000公尺。由於斷層的錯動及褶皺的扭曲變形,使得吾人在中橫沿公路上所見到的大理岩綿延數公里。這些大理岩的原岩是石灰岩(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的沉積岩),也就是說,石灰岩經作高溫與高壓後會變質為大理岩。

石灰岩的生成:

  大約二億三千萬年前,當時古台灣尚未形成,在熱帶至亞熱帶清澈的淺海環境中,有蜓科、有孔蟲、珊瑚、石灰藻等生長,構成生物礁。這些生物礁是由碳酸鈣成份為主的生物遺骸聚集而成。生物礁四週向海的一側,受海浪作用成陡坡,礁體崩落成碎塊落入海中,沈積在陡坡之下。海底逐漸下沈,生物礁繼續維持在一定深度範圍內生長,換言之,生物礁繼續向上生長,如此循迴不已,生物礁的物質,常可沈積達1000公尺以上。這些厚層的生物礁,保存在岩層中,受上部岩層的壓力,組織變得成更緊密,經膠結及再結晶作用成為厚層的石灰岩。

  台灣東部原始二疊紀的石灰岩,受後期的造山運動及伴隨造山運動的變質作用,而使石灰岩轉變為大理岩。經過多次的造山運動,即多次的構造運動與變質作用,大理岩及其他岩石皆形成複雜的褶皺。

太魯閣峽谷的成因

  約於四百萬年前開始,菲律賓海洋板塊的島弧與歐亞大陸板塊發生碰撞,古台灣逐漸形成。至今碰撞作用仍在持續進行中,這可由花蓮地區或花東縱谷常有地震發生得以證明。花東縱谷以東是屬於菲律賓板塊之呂宋海溝與島弧物質;中央山脈及以西地區屬歐亞板塊。

  由於菲律賓板塊的碰撞,擠壓亞洲大陸邊緣隆起而成為褶皺山脈,這就是中央山脈,上升為約四千公尺的高山。

 ※說明:依據地科界最新的研究,目前菲律濱海板塊以每年約8公分的速率朝西北方向中國大陸的邊緣台灣島推擠;雖然在地質史上此碰撞的速率並非固定,但科學界皆相信此板塊間的碰撞與擠壓是造成彈丸之地台的灣島有者高聳的中央山脈的原因。如此的高山加上豐沛的雨量就塑造了今日的太魯閣峽谷。

大理石岩層逐漸露出地面

  中央山脈不斷隆起,使上覆的岩層受風化侵蝕作用而剝失,以至深處的大理岩逐漸抬升露出地表。

流水的切割

  地殼的不斷隆起使具豐沛河水的立霧溪不斷切割太魯閣這塊台灣地質上已知是古老的大理岩層。而由於大理岩緻密不易崩落的特性,使其在立霧溪快速的下切作用下,形成幾乎要垂直的谷壁,造就今日的太魯閣峽谷。

大理岩的生成
溪流之美

  園區河流以發源於合歡山與奇萊北峰間的立霧溪為主流,形呈順坡河,貫流脊樑山脈的東坡,流域大部屬於東部台灣片岩山地,向東流到新城北方入海。立霧溪上游地區支流較多,尤以北岸各支流流路較長。由南湖大山所發源的陶塞溪合併小瓦黑爾溪後,於天祥匯入立霧溪,天祥以上有多用溪與瓦黑爾溪兩支流,下游有荖西溪與砂卡礑溪兩支流,這些都是北岸的支流,南岸支流都很短小,流路中瀑布多,是主要的景觀。

  立霧溪以及各支流的流路,河蝕劇烈,下切作用強,到處呈現標準的峽谷地形。立霧溪從太魯閣到天祥的一段,河流兩岸絕壁高懸,流路鑿過大理石岩層,俗稱太魯閣峽谷,是世界罕有的雄偉峽谷。

  全區河系的流路,略呈格子狀,河道橫斷地層形成橫谷,而支流與岩層走向平行,形成縱谷,上游支流多,下游支流少,因而水系呈勺子狀;上游岩層較弱,對侵蝕作用抵抗力較小,因此呈現開闊的山谷地形;下游岩質較硬,對侵蝕作用抵抗力較大,因此呈現陡峻的峽谷地形。

 

資料來源:http://www.taroko.gov.tw/RESEAR/02data/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