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題研究計劃網站的相關資訊

松鶴部落風光明媚山勢雄壯威武    紋面是泰雅族人重要的文化特徵    可愛的隊員們    參加和平蔬果跳舞節
  1. 連結至我們作品的網址首頁
         松風鶴舞德芙蘭 【網界博覽會】
  2. 連結至我們學校的網址首頁
         松風鶴舞德芙蘭 【明道中學】
  3. 專題研究計劃完成日期: 92年12月28日
  4. 學校: 台中縣明道中學國中部
  5. 縣市: 台中縣烏日鄉
  6. 指導老師: 呂信寬
  7. 多少學生參與這個專題研究計劃? 5位
  8. 他們的年紀是: 12 - 14歲
  9. 專題研究計劃聯絡E-mail信箱: pulux@ms23.hinet.net

(二)專題研究計劃總覽

參加松鶴部落生態解說之旅    九二一大地震之後的土石流整治    參觀部落教室了解重建歷程    學習口簧琴的製作
  1. 我們參加的競賽類別是: 地方社團族群
  2. 我們的「地方社區」是:
      松鶴部落位於台中縣和平鄉,自谷關往東勢方向三公里處,日據時代叫做「久良栖」,音譯為「古拉斯」,是以頭目的名字來命名,為一個充滿泰雅風情的部落。由於大甲溪貫穿其中,使連接岸與岸的吊橋不計其數,形成獨特的吊橋文化,而久良溪、里都溪、裡冷溪等支流的經過,也帶給此地更豐沛的資源。此地最大的特色就是物產豐饒,周圍群山遍植果樹,有如世外桃源。
  3. 我們的專題研究計劃概要:
      松鶴部落原名「德芙蘭」,是泰雅語中水源豐沛且土地肥沃的地方,這裡不僅以泰雅族人為主,還有客家、閩南、與少數外省籍榮民聚集,可說是族群融合。然而九二一地震後,氾濫的土石流及地層滑動,讓松鶴部落陷入土石流的危機。所幸在政府、單位、社團,及族人積極展開安置與重建的努力下,已逐漸還原美麗的面貌,整個部落及社區重建成具有文化特色的原住民部落,並結合地方產業,帶動觀光事業,解決災區的經濟就業問題。「還我德芙蘭」是大家共同的目標!
  4. 我們的網際網路環境:
      我們的學校是透過一條T1專線連接到台中區網中心的中興大學,然後再接上台灣學術網路 TANet 的,另外還有三條雙向512K的 ADSL 連接到 Hinet,以及一條Cable連接到和信系統,這麼多不同的線路都是由一台負載平衡器來負責整合所有的網際網路服務。至於學生和老師在家裡用的網際網路環境,大都是採用 512/64K 的中華電信 ADSL 服務。
  5. 我們所遭遇和克服的難題:
    (1) 技術問題 --- 由於隊員們在網頁製作上的技術與經驗不均,我們以「分工合作」的方式,依各人的專長,相互支援完成。
    (2) 觀念差異 --- 在製作的過程中,隊員間難免因觀點的不同而產生困擾,這時我們會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作抉擇,再由指導老師定奪。
    (3) 時間牽制 --- 為了不讓我們的作品像「趕鴨子上架」,我們提早在七月底報名,並盡量在暑期間將大綱擬定好後,就開始衝刺,以擺脫開學後各人在時間上的牽制。
    (4) 交通障礙 --- 無論是到圖書館、文化中心、博物館搜尋資料,或是到松鶴部落探訪,交通對我們而言是一大問題,所幸在家長們大力支援下,迎刃而解。
  6. 心得箴言:
      「自助人助」是我們參加此次專題研究最大的感想,尤其是松鶴社區重建工作隊發起人黃永光先生的一席話:「與其苦苦等待外來單位不能確定的協助,不如用自己的努力重建家園、創造就業機會……。」最是讓我們感觸良深,因為它抓住了「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精髓,這是我們共同的心得箴言。

(三)專題研究計劃要素

生態解說員蔣伯伯帶領我們探訪松鶴生態    泰雅族的驕傲 -- 織布技術    松鶴地區豐富的自然生態    參觀博物館與接觸真實的部落生活
  1. 我們專題研究計劃怎樣符合「台灣網界博覽會」的目標與宗旨:
    (1) 落實九年一貫課程 --- 九年一貫課程強調統整,將「七大學習領域」轉化為「十大基本能力」。這次的專題研究計劃讓我們實地應用課程所學,結合理論與實務,訓練我們的統合能力。
    (2) 妥善運用網際網路 --- 網際網路為我們的資料搜尋、訊息傳遞、聯絡溝通等,帶來了超乎想像的便利性。有了它,團隊間的聯繫時時「宅配通」。
    (3) 結合學校系列活動 --- 學校一向關心原住民部落的學童教育,也為此舉辦了「向部落學習」、「送書香到松鶴」等系列的關懷活動,將口號化為行動,讓原住民部落感受到實質的幫助。這次的研究計畫正符合本校的宗旨,縮短我們與原住民朋友的距離。
    (4) 傳遞生命教育意義 --- 校長汪大久先生告訴我們,關懷原住民不僅是愛的傳遞,更是最佳的生命教育。人文關懷是學校灌輸給我們的種子,需要持之以恆的呵護,才能不斷的茁壯,終至開花結果。
  2. 我們使用了哪些資訊科技來完成專題研究計劃?
      (1) 電話 用以聯絡師長、隊員、受訪對象等,或查問相關單位、大會服務台等事項。
      (2) 收錄音機 用以錄製及播放受訪者的談話,或是其他備忘事項。
      (3) 一般相機、數位相機、數位攝錄影機 用以拍攝接觸的人、事、物,以及製作過程的畫面。
      (4) 電視 用以收看即時新聞,及觀看簡報、記錄影片等。
      (5) 掃瞄器 用以掃描需要的資料、圖片與相片。
      (6) 電腦軟體 Word 2000 --- 用以製作文書檔案
    FrontPage 2000 --- 用以製作網頁文稿及架構
    MS-Notepad --- 用以製作網頁
    Dreamweaver 4.0 --- 用以整理網頁
    MS-Paint --- 用以電腦繪圖
    Photo Impact 7.0 --- 用以處理圖片、相片
    Gif Animator --- 用以製作動畫
    ACDSee32 --- 用以瀏覽圖片
    WS-FTP95LE --- 用以傳輸資料檔
    MS-IE 6.0 --- 用以蒐索網際網路資料及檢查結果
    MS-Outlook Express --- 隊員與老師溝通訊息之用
      (7) 圖書館、文化中心、博物館 用以查詢所需之資料、圖片、紀錄等。
      (8) 書籍、報紙 用以蒐集、查證或比對資料,並隨時補充有關主題的報導。
      (9) 口頭採訪 用以深入了解松鶴部落的重建歷程,而曾經身歷其境的相關人物是最佳的活歷史。
  3. 我們用什麼樣的方法透過線上或個人、團隊的接觸來扮演「大使」的角色
    (1) 義工 --- 雖來不及參與松鶴社區的重生,卻可以在她今後 的成長略盡棉帛之力。我們賦予自己「義工」的身分,負有向外界推展部落「」、「」、「」的義務,希望為社區謀幸福,替造化表功能。
    (2) 園丁 --- 由於學校未來將透過薪傳義工架設專屬網站,讓原住民小朋友與明道學生溝通零距離,以持續關懷並協助課業問題。為呼應學校的愛心,我們計畫認養社區「松鶴風情報」的一個小小方塊,作為我們耕耘的園地,扮演好「園丁」的角色。
    (3) 門徒 --- 我們以朝聖者的姿態,懷著學習的心情,不斷的向當地長者、老師、幹部求教,而他們也很樂意的傾囊相授。我們在他們充滿光采的臉龐上,看到到了「有為者,亦若是」的自信。
  4. 我們的專題研究計劃對我們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與衝擊
    (1) 開發社區參與的模式 --- 我們藉由研究計畫的進行,找到了社區參與的模式,以有限的人力與資源,創造最大的迴響。現在的松鶴部落,對同學們來說,是耳熟能詳的名字,受關注的眼神也增多了。
    (2) 縮短學校社區的距離 --- 學校所在的烏日鄉與松鶴部落距離遙遠,但是藉由活動的舉辦與網際網路的利用,我們的研究計畫讓兩者的距離縮短了,跨越城鄉差距的鴻溝
    (3) 改變為人處世的態度 --- 即便是遭逢重大的災變,松鶴部落的居民仍不改樂天知命的性格,在絕縫中求生存。從他們的身上,我們學到了感恩與惜福,以及自立自強的處世態度。
    (4) 培養生活共同體概念 --- 社區的營造可以由點、線、面無限伸展,達到推廣的目的。這個研究計畫讓我們體驗了多元文化,與原住民間也有了相互尊重的了解,逐步走向生活共同體的終極目標。
  5. 尊重智慧財產權與引用說明
      為了表示對他人智慧財產權的尊重,老師勉勵我們盡量自己撰寫文稿,若有改寫、引用、轉載書籍、報紙、相關網站的文章與圖片時,除了在各頁註明出處外,並另設一頁「參考資料」,分為報紙、刊物、書籍、網站四大類,彙整列明,以尊重大會所訂立「智慧財產權聲明書」的規範,並落實資訊人應具備的涵養。
  6. 發現、教訓和驚奇
    (1) 「人間處處有溫情」的發現 --- 當我們得知在921地震後,松鶴部落有不計其數的關懷團體相繼伸出援手時,心中是滿滿的感動。我們相信其他災區也是不遑多讓的,因為大家都熱愛這塊土地,希望用滿腔的熱血,重塑破碎的地紋
    (2)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的教訓 --- 我們從計畫的進行,以及松鶴部落的重生中,體認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想要收穫,就必須下苦心。
    (3) 「一個腳步,一個發現」的驚奇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句話最能貼切的說出我們探訪松鶴部落後的驚奇。沒有這次的研究計畫,我們沒有機會深入了解原住民部落的生活與文化,也無從一探這些美麗瑰寶的真面目了。

(四)專題研究計劃貢獻度說明

參與人員 工作事項 百分比
學生
鄭力瑋
張珈瑋
陳俊豪
陳冠廷
劉育湛
   1. 採訪受訪對象或相關人士
   2. 攝影
   3. 訪談內容紀錄
   4. 編輯書面資料
   5. 擬定訪問大綱
   6. 填寫進度報告
   7. 收集資料
55%
指導教師
呂信寬 老師
   1. 召開工作小組會議
   2. 專題研究資料歸納分析
   3. 專題網頁指導與檢視
   4. 擬定專題名稱與計畫
   5. 電腦技術輔導
25%
家長
徐一瑛 女士
鄭秋琴 女士
   1. 聯繫受訪對象
   2. 計畫諮詢
   3. 提供交通協助
5%
社區居民
松鶴社區發展協會
   1. 提供資料
   2. 社區介紹
   3. 提供全期「松鶴風情報」
5%
其餘
李惠岑 老師
劉佩菁 老師
   1. 文稿寫作指導
   2. 協助英文文稿翻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