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簧琴可分為竹片口簧琴與銅片口簧琴二種,而銅片口簧琴又可分為單簧、雙簧、三簧等,最多是五片口琴,形成五個音階變化,吹奏方式是一面翻轉簧片、一面拉線,配合吹奏共鳴產生旋律。
為了學得這項逐漸消失的樂器,我們特地向松鶴部落的鄭保雄先生請教製作的方法,從竹片的準備到作品完成全部DIY,我還將整個製作過程畫下,希望能與大家一起分享這即將失傳的絕活。
﹝一﹞ 材料
1. 木片: 一邊寬,一邊窄,長度約9 – 12公分,厚度約0.1公分。
2. 棉線 – 備二條,各約10公分與30公分,兩端以火燒焦。
3. 毛線球 – 顏色不同,可隨喜好選取。
﹝二﹞ 工具
1. 雕刻刀一支
2. 美工刀﹝三﹞ 製作
1. 在竹片的背面,以雕刻刀將中間割成長「ㄈ」字型。
2. 在竹片的兩面,以雕刻刀於兩端輕刻菱形圖案,後以火燒約15秒至圖形線條翻黑,正反兩面皆做相同的處理。
3. 在竹片的兩端各穿一個洞,爲免危險,可請大人代勞。
4. 將較短的棉線在大拇指繞一圈後打死結,後以火燒線端。另一線端則自竹片背面穿入,再打死結並以火燒線端固定之。
5. 將另一條長的棉線從竹片的貝面穿入,同樣再打死結並以火燒線端固定之。
6. 在二支手指頭上以毛線纏繞五圈後剪斷,後以長棉線尾端穿過所繞的毛線圈後,打上活結並束緊。
7. 以雕刻刀將竹片中間部份削薄,就大功告成了,精巧的口簧琴就在眼前,真的可以吹喔。
﹝四﹞ 吹奏
1. 將較窄一端的棉線圈套進左手小指,使之懸掛於手指上。
2. 將竹片往上提。
3. 以左手拇指及手指握住竹片窄的一端,正面朝向自己。
4. 以右手食指將另一端長的棉線纏繞兩圈後,手握住棉線尾端的毛線圈,即可開始吹奏。
5. 將嘴角輕靠在竹片窄的一邊,嘴形成「O」字後,將右手前後拉扯,不需太用力,就會發出「咚咚」的聲音。
PS : 珈瑋畫得真好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