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
屋脊:是整個建築物最上層的構造,
其原始的功用為壓住屋坡邊緣的瓦片及增加屋頂的重量,
以防止被風掀掉。
1.正脊:正脊是屋
坡頂端的屋脊
,也就是屋頂上位置最高的屋脊,
可以增加屋頂的重量,穩住屋頂。
金門各地區廟宇屋脊兩邊山牆交接處還會另外增加一土字形的三角規,
原因在於,人們覺得,翹起的屋脊雖然漂亮,但過於尖銳,
會刺傷村莊中的村民,故增加一
土字形三角規,可擋其尖銳的殺氣
。
2.
垂脊
:又稱為規帶,是位於屋頂邊緣前後方向的屋脊,
也就是屋坡兩側下垂的屋脊。
3.
西施脊
:西施脊是在屋脊的上面,再加一條裝飾性的屋脊,
兩道屋脊中間留有通風的孔隙。不同的寺廟屋頂上的西施脊,
在裝飾和高度均有相當的差異,走訪各廟時,不妨比較一番。
屋瓦:
1.
板瓦與筒瓦
:屋瓦有兩種形狀,一種是稍微有弧度的板狀瓦,
稱為「板瓦」,大小約二十公分見方,用於一般民宅的屋頂,
另一種是半圓形,稱為筒瓦,主要用於寺廟及宮殿的屋頂,
還有受朝廷冊封有官品的人家,也可使用。但在金門,
可能因為「天高皇帝遠」,總有「鞭長莫及」之憾,
因此這些房屋形式的規定並沒有徹底落實,
沒有官銜但富有的大戶人家屋頂,也一樣鋪上漂亮的筒瓦。
2.
瓦當
:在鋪設筒瓦的屋頂上,順著一道筒瓦下來到屋簷處,
為了美觀,必須有一塊小圓瓦,將筒瓦末端蓋住,
這塊小圓瓦就叫做「瓦當」。由於瓦當位在屋簷處,
位置相當顯眼,所以上面通常燒製細緻的圖案做裝飾,
如文字圖案,花草紋和動物紋三類。
3.
滴水
:就鋪設筒瓦的屋頂而言,兩道筒瓦之間的空隙,
就是讓雨水流下來的路徑,為了順利導引雨水落下,
在屋簷上兩片瓦當之間,裝上一塊小小的三角形瓦片,
稱為「滴水」。如此一來,雨水就可以由滴水尖端滴下地面了。
由於滴水位於屋簷邊,與瓦當交錯排列,位置醒目,
所以上面也會以燒製的圖案來裝飾,如文字圖案,花草紋和動物紋三類。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