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
歲時節慶係人類生活積久而成的習風,不但與人們作息密切關 連,更是生命儀典不可或缺的一環。它隸屬喜慶婚喪中的「慶」類,一年到頭各樣歲節或大或小,既多且雜。今為便於統籌介紹,僅依農曆時序由正月起分別述說: 初一日:俗稱「開正」,家家戶戶看春牛圖或黃曆,取吉時焚香開門,謀求來年萬事大吉。婦女則忙於「拜正飯」,準備紅包及各式茶點迎佳賓。早餐多數闔家吃素,且只吃飯不喝湯,否則據說出門將常淋到雨。飯後,父母又依黃曆挑選吉利方向,陪同子女們前往麥田中插麥,俾討吉利。此後至初四止,每天早晚都要燃香、放鞭炮,洋溢濃郁的過年氣息。 初二日:是出嫁女兒歸寧的時刻。 初四日:俗稱「接神」,因觀音佛祖已於十二月廿三日重返天庭,督管人間職責暫由天神代理。所以屠夫每年公訂不殺生的三天,即為天神下降考察民間善惡的十二月廿五日,天神回天庭的正月初五日,以及大公生的正月初九日。 初五日:俗稱「隔開」,即經過初五,從初六起,一切恢復平常景象。 初九日:俗稱「天公生」,清晨,各家各戶皆要搬桌至燈樑下,擺設五牲或三牲、菜碗、花生粿、清酒和茶,闔家敬拜天公。(八月十五日早晨亦有同樣拜儀 )。拜後取部分供品挑往村廟內敬拜王爺。 初十日:俗稱「地媽生」(亦稱地公生),須於上午在大廳地上鋪竹製米篩,燃紅燭,擺設葷素菜、果品、糕餅敬拜地(公)媽。 十一日:民初流行在是日宴請子婿,如今岳家請女婿一律改在大年初二當天。 十五日:俗稱「小過年」,也稱「上元瞑」、「元宵節」,須煮湯圓祀神。因是整個年俗活動的最後一日,人們莫不精製各式花燈,並於是夜讓孩童提燈遊賞及參加猜燈謎活動,蔚為奇觀。不孕婦女尚有「聽香」探子嗣的習俗。 十六日:一年中首次做牙,稱為頭牙。又稱「小登科,啥樣無」 立春:在國曆二月四日或五日;如巧逢國曆二月四日,則「一年雙春,五年二閏」。立春過後十五日即為「雨水」。 ▲top 初二日:土地公誕辰,應備葷菜碗、地瓜粉、春捲敬拜,俗稱「二月二,煮貓粥塗貓鼻」。 十五日:春祀。俗稱「做春秋」,須備豐盛菜餚敬拜列祖列宗。 十九日:是觀音佛祖的誕辰。金城靈濟古寺「觀音亭」舉行法會。 春分:國曆三月廿一或廿二日,晝夜時間等長,正是春耕的開始。俗諺云:「春分,暝日平分」。 驚蟄:國曆三月五日或六日,俗諺云「驚蟄雷打直,落雨百二日」,表示當天打雷,則雨季將長達四個月之久。 ▲top 初三日:是西方北極上帝廟玄天大帝(上帝公)聖誕。 十五日:保生大帝(俗稱大道公)誕辰。這一天依例會颱大風,民間有媽祖婆(天上聖母)與大道公鬥法的傳言,因而有「媽祖婆颱風吹大道公頭巾」之說。 二十日:娘媽(註生娘娘)的誕辰。金城香蓮廟建醮。 廿三日:上庫的天后宮媽祖誕辰,此日因「大道公下雨淋濕媽祖婆的花粉」之說,而有下雨的可能性。 清明節:春分後十五日,各家都要準備發糕、菜碗、果品,祭拜祖先、神佛,和掃墓。清明前後十天全是掃墓日,如不在此期限內則不宜掃墓。金沙鎮吳坑村則固定在每年三月初三日掃墓。 穀雨:國曆四月二十或廿一日,俗稱「清明穀雨,冷死虎母」,形容穀雨時霜重,比清明時節更冷。 ▲top 初八日:俗語云「炒米麥,炒蚊蟲,炒到別鄉咬老人」,意即進入四月份,氣溫逐漸回升,村民希望藉著炒米麥(或稱炒蚊蟲),來除掉擾人的蚊蟲。又云「小滿收一盞」表示此時不論是種高梁或地瓜,收成都不好,意謂春耕已然截止。 十二日:為城隍爺聖誕。盛大熱鬧的廟會為全金門之冠。是日同時為蘇府王爺聖誕。 十五日:是青岐先祖宮李府先祖的聖誕。 廿二日:為東林靈忠廟洪府元帥的誕辰。盛大熱鬧的廟會為烈嶼之冠。 ▲top 初五日:端午節是熱鬧的節慶,早期划龍舟、演九甲戲、吃粽子弔屈原的活動,以及插榕樹、艾草,飲雄黃酒避邪,拜土地公冀求好收成……等,一項也不能免。午時到,更要前往附近水井打回一桶「午時水」,供全家大小洗滌,據聞洗過午時水,整年即可避免遭蚊蚋咬傷。是日金城南門天后宮藍賓王聖誕。 初十日:是湖井頭李府將軍廟祖師宮聖誕 十三日:是青岐關聖廟及關聖太子廟關帝爺誕辰,俗稱「關刀水」,傳說此日若下雨,即表示這整年蚊蟲將特別多。 十四日:是青岐村烈女廟王仙姑的聖誕。 十八日:是庵頂張天師廟天師公的聖誕。也是青岐天師宮張府天師(黑面)的誕辰。 廿八日:是埔頭吳將軍廟吳府王爺的誕辰。 夏至:國曆六月廿一或廿二日,當天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南半球恰相反。俗諺云「夏至,蚵仔出世」,即言蚵民利用夏至前後,將蚵田中石塊上殘留蚵殼削乾淨,俾迎接新蚵的誕生。俗諺又云「五月芒種雨,六月火燒埔」,比喻五、六月沒雨酷熱。再云「夏至過,斷北風波」,表示夏至一過,金門即不可能再颱北風,如再颱北風,意謂著颱風即將來臨。 ▲top 初一日:是西吳田帥廟田府元帥的聖誕。 初三日:俗稱「六月初三雨,七十二雲頭」,表示當天只要起雲頭就會下雨。 初六日:俗云「六月初六,蟳蛤赤嘴目」,描述紅蟳必於是日挖出大量蟳洞內的細沙,蛤則張嘴吐水,漁民只要按圖索驥,就能手到擒來,滿載而歸。 今天雙口的拱福宮舉行兩天的建醮。 初八日:為青岐朱府王爺誕辰。 十二日:「六月十二日,無風颱也有雨意」,意謂這一天下雨機率很大。 十五日:吃半年圓,多一歲。這天要以三碗湯圓敬拜觀音佛祖和福德正神。 十六日:是中墩真武廟玄天上帝的誕辰。 十八日:是西宅忠仁廟(頂關帝廟)及西路(下關帝廟)關聖帝君的誕辰。 十九日:俗云「佛祖生三樣新」,表示芋頭、地瓜、花生將開始大量生產。是日,也是觀音佛祖誕辰,須演戲酬神,大肆敬拜一番。 ▲top 初一日:俗稱「開天門」一一開鬼門關,下午要以豐盛食品敬拜門口的「好兄弟」(或稱老大公),也要拜海岸,紙錢用金紙、銀紙、庫銀。 初七日:即七夕,為牛郎織女一年一會之日。午後要在天井中,以油飯、葷素菜碗、七娘媽花、七娘媽粉、七娘媽衣、七娘媽壇等敬拜七娘媽的誕辰。也要拜床母。同時,要為家中每位小孩準備一串棺拳(音ㄍㄢ、,ㄐㄩㄢ、),日後男孩滿十六歲成年,則要另備一副三牲,為該成丁男孩脫秦。 十三日:是上林李府將軍廟李府將軍的聖誕。 十五日:中元普度節,各地舉行盛大拜儀,某些村落則只拜祖先和拜門口而已。 廿九日或 卅日:屬七月最後一日,也是俗稱「關天門」-----關起鬼門關的日子。是日,所有人家都要拜門口或拜海邊,並以葷素菜碗犒軍,燒庫銀。為使老大公(好兄弟)能及早趕往鎮上吃普度,敬拜時間都盡量提前在午後一、二點鐘左右。敬拜老大公時,不論是初一或月底,一律要準備洗臉水,供品也不計,舉行拜禮時,每道供品皆要插一柱香,敬拜過的洗臉水據說洗後可對皮膚產生保護作用。 ▲top 初一日:天門關起,鬼魂回關,此後雨水較少,人們做事也較無七月份禁忌繁多。 初二日:是后宅敬天廟九天玄女聖誕。 初八日:「八仙過海,打雷擊破仙肚,三天下一次雨」,表示容易下雨。 十五日:一年一度中秋佳節,清晨要拜天公。中午做春秋(秋嘗),儀式與二月十五日春祀一樣。晚上要拜「月娘媽」,如遇月蝕,認為月亮被天狗所吃,應即敲打臉盆、番斗,將天狗驅趕。拜完月娘媽後,舉家團聚吃月餅、文旦柚,或三五好友齊聚一堂搏狀元餅。由「八月十五吃芋粥,一人關一間」,「八月吃籤芋,關門又栓戶」兩句諺語,可見本地過了中秋天氣就逐漸轉涼。是日,慈湖濱施放「天燈」(孔明燈)。今天也是后井劉府王宮廟劉府王公的聖誕。 廿三日:是后頭麟護宮媽祖聖誕 ▲top 初一日:是湖井頭白將軍廟白先生的誕辰。 初七日:是東坑清雲殿清雲祖師的聖誕。 初九日:俗稱重陽節。傳說是日九龍巡江,較容易下雨;又說「九月九降風」,當天起風勢轉強,天氣變冷。 今天是上林厲王爺宮厲王爺的誕辰。 十二日:是 羅厝黃府將軍廟黃府將軍的誕辰。 十五日:是朱子誕辰。 十九日:是 東林佛祖廟觀音佛祖的誕辰。 ▲top 十日:水仙禹帝聖誕。 十五日:俗語云「十月半種麥,無早無晚」,表示十月中旬種植大、小麥皆是最恰當時刻。 今天在西方的釋迦佛祖玄天上帝廟前舉行送王船廟會。青岐的清水祖殿廟口也有送王船儀式。 十五日:是林邊李府將軍聖誕。 ▲top 冬至:在國曆十二月廿二日,該天北半球夜最長,晝最短,南半球反是。昔日經濟不發達,冬至祭祖後的「吃頭」活動是人們最翹首以待的事。為達慎終追遠目的,各姓各氏都有其固定的祭祖儀式,但大抵不脫「新婚頭」和「老頭」兩種模式,其中又以「新婚頭」為大宗。若以金門當地大姓楊氏為例,只要結婚即有「吃頭」權利,同時也要負「做頭」義務。輪到「做頭」者在冬至當天必須負責祭祖事宜,並在當晚或中午準備二桌豐盛酒席,不但量多,質也要好,招待族人餐敘,餐畢再把一副「墊腳龜」(麵製龜形糕餅 )移交下位接棒的人。此外,尚須搓糖糕仔(一種中間凹陷的扁圓形湯圓)餽贈左鄰右舍。若族中一時沒有新婚者,則改挑選年歲最大的「做老頭」,此種「老頭」因為得之不易,大家都視為一大榮耀,畢竟只有長壽者才有此良機。 ▲top 初三日:上林三代宮的聖誕。 十六日:既是尾牙日,也是土地公生日。大家備牲禮、菜碗、酒、茶祭拜土地公和樑神,一些營商或開公司行號者,亦趁此宴請所屬員工,以慰其終年辛勞。 廿三日:為送神日,「早送神佔好位」。故而送神時間均選在上午,敬拜時焚燒神馬,供神明騎乘之用。 廿五日:觀音佛祖暫回天庭,由天神下凡人間考察善惡,因此這一日每家每戶都要焚香膜拜。 廿九日:晚餐改吃豆渣圓配雞湯,若是月無三十日,則吃豆渣圓時間可提前到廿八日晚。這天家家殺雞宰鴨迎新年,所以說「廿九暝,無饑餓媳婦」,表示再窮苦人家當晚飽食一頓殆無問題。 卅日:除夕日,也稱「年兜」,家家戶戶都要備五牲或三牲、菜碗、酒和清茶敬拜樑神,全家團圓吃年夜飯;如遠赴他鄉不克趕回者,仍須備份碗筷,由家人代為挾菜,每道菜象徵性挾一回。年夜飯中最具特色的莫過於一定要有魚,象徵「年年有餘」。也要炒盤冬粉或米粉或麵,象徵「長壽」。吃年夜飯時,忌諱一口氣吃飽,應吃一些,走動一會,再吃一些,傳說如此較不易作惡夢。吃過年夜飯要守歲,所有房間皆要點火到天明。婦女亦要備一小盆「隔年飯」(上插一棵蔥和一棵大小連生的芋頭,象徵「聰明」和「芋子芋孫」),以及一小盆「隔年粉」,兩個盆上皆貼截紅紙,大年初五「隔開」以後才將蔥、芋栽在花盆中。待忙妥後,大人開始發壓歲錢,並拜司命灶君。 除開上述歲時節令外,每月初一、十五家家都要焚香點火,初二、十六日且要敬拜地基主、搞軍拜門口;有汽、機車人士還要拜車公。 敬拜地基主時,一般都在天井中,連同地基祖須備四雙筷子,面向大廳,焚燒經衣或金、銀紙。在門口犒軍時,不必用筷子、菜碗也少些(四碗即可),紙錢只燃壽金、改年通錢、甲馬等。 (楊天厚、林麗寬 撰文) ▲top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