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過程 簡報網頁
本次報告主題:歷史溯源-豐山的過去與現在
採訪時間:92年11月7日
採訪小組:
指導老師:李朝欽 老師
隊員:許博堯、官利州、許文馨、陳怡婷、鄒益源
採訪對象:豐山便利商店許銘月先生

早期進入豐山的目的主要都是為了製造樟腦油。為了煉製及取材方便,那時居住地都位於現在村落周圍的山上。現在的村落位置在當時是沒什麼人居住的。而客家人是最早進入豐山開墾的族群。而豐山的居民主要來自嘉義縣瑞峰、瑞里、梅山這幾個鄉鎮。

在日本時代,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人需要大批的樟腦油、檜木油作為軍事用途。日本人為了取得這些物資,以免接受兵役徵召為誘因,鼓勵台灣人民到深山去煉製樟腦與檜木油,這群人便成為了第二批豐山外來的移民。

台灣光復以後,豐山的居民就比較少製造樟腦油了,並且開始豐山的山上定居,而不是以工寮為主的煉製生活。不久之後,因為山上的耕地有限,不易開墾,豐山的居民便逐漸從深山往盆地遷移,到山下空曠處開墾田地、種植水稻,達到自給自足的生活。

講到開墾,就要說到豐山的石鼓盤溪。石鼓盤溪上游位於塔山與千人洞、石夢谷附近,終年有水,是豐山最長的河流。它與阿里山溪在全仔社匯合在一起,形成清水溪,流往草嶺後,再流入濁水溪匯合流入大海。石鼓盤溪跟豐山的居民有離不開的關係,豐山居民為了取水方便,也修築了水圳,長達三公里的長度,從石鼓盤溪引水灌溉。

台灣光復以後到民國七十年代左右,耕種水田是豐山人民最主要的工作,大家在日常工作上都要互相幫忙。有人需要收割,村內其他人都會來幫忙。而雞、鴨等家禽的飼養也是居民食材的來源。因為豐山的農耕歷史悠久,都是依靠牛來幫人們犁田。為了感恩的緣故,現在豐山老一輩的人都不吃牛肉。

日後除了水稻、蔬菜以及麻竹筍為主要食物。到七十年代,開始有人改種芋頭,甚至曾經引進韓國人參種植。

在交通方面,豐山以前並沒有公路可供通行。只能走路到草嶺搭乘公車或是走到奮起湖搭乘火車。以前的學生要到外地上課時,便要走路去搭車上學。從豐山到奮起湖,這一段步行的路程需要五個小時,實在是非常的辛苦。許銘月先生說他們這一輩的人都是這樣一路走過來的。以前的老師要到豐山教書的,也是從嘉義坐火車到奮起湖,然後家人陪伴者拿行李一起走路到豐山。在以前的豐山,交通真的是很多人共同的回憶。

時至今日,豐山又有了不同與以往的變化。八十年代,觀光業開始蓬勃發展,村內也有自行發起的開發委員會來做規劃。就在觀光發達,為村內帶來另一番氣象時,不幸發生了賀伯颱風、七一七與九二一地震、娜莉與桃芝颱風的侵襲,改變了豐山與附近的景色變化。幸好靠者豐山居民與政府的合作,漸漸恢復了豐山的生機。

樟腦油與檜木油早先因為其猛烈燃燒的特性,而被日本人大量用作軍事用途。現在的樟腦油用來驅蟲,檜木油則有健康提神的效果。同樣的物資,經歷時間環境變遷,對人們來說也有不同的意義。現在豐山主要經濟依靠觀光業為主,提煉樟腦油、步行的交通早已是中上年紀的村民記憶影像了。且讓現代居民與政府的努力決定未來豐山的走向吧!

後記:本篇研究報告,除豐山便利商店許銘月先生解說外,石鼓盤山莊的許銘委先生(90、91年豐山國小家長會長)也對這篇報告提出許多建議方向與歷史資料,在此一併感謝!

第一次採訪
   
本次報告主題:主題討論與媒體製作學習
採訪時間:92年11月20日
採訪小組:
指導老師:李朝欽 老師
隊員:許博堯、官利州、許文馨、陳怡婷、鄒益源

今天我們討論的是下次訪問主題的設定。上次到許先生採訪豐山歷史淵源時,剛好看到豐山傳統的做醮活動。由於很難得看到這樣的活動,小組成員認為這也是探討豐山歷史的好機會,所以我們決定下次的訪問主題放在豐山傳統的做醮活動。

上一次訪問的時候,許先生也大略跟我們提過豐山的做醮活動跟嘉義的傳奇人物吳鳳先生有很深的淵源關係。剛好前任家長會長許銘委先生對這段典故也很熟悉,於是小組成員決定要訪問許銘委先生關於「古山宮」,也就是豐山祭祀吳鳳的廟宇的相關故事。

上次訪問由於時間緊迫,還沒有時間學習採訪設備的使用。由於掃描器比較簡單上手,所以我們先從掃描器的使用作為開始。官利州同學由於以前曾經幫忙學校老師製作畢業光碟,
用過一陣子掃描器,於是配合李朝欽老師的指導下,教導其他小組成員認識掃描器的使用與電腦圖形檔案的基本認識。

網頁上介紹豐山開發故事的照片,就這樣在今天的「邊做邊學」之下,一躍到螢幕上面了。看到照片跑到電腦螢幕上,大家都覺得很有趣呢!

打字整理:許博堯 同學

   
本次報告主題:豐山景點--「巨榕古廟」採訪
採訪時間:92年11月26日
採訪小組:
指導老師:李朝欽 老師
隊員:許博堯、官利州、許文馨、陳怡婷、鄒益源
採訪對象:豐山景點--「巨榕古廟」

在前兩次的訪問與學校內舉辦的活動,很多來演講的豐山居民都提到了豐山廟宇祭祀
的活動。於是這次我們便決定採訪豐山的土地公廟。

根據村民許銘委先生的說法,傳統上漢人每到一個新開墾的地方,都會舉行宗教或習俗的
活動以求庇佑。豐山的著名景點「巨榕古廟」,就是豐山早期開發留下的遺跡。
傳說土地公掌管地方上萬物,農事運作時,無論插秧或收成,都要跟土地公祈求。
所以為求作物豐收與避免野獸侵襲,早期的豐山居民便搭建了土地公廟。

廟的位置在村內四鄰吊橋附近,我們坐車到一個步道入口處,就得下車走路過去。

「巨榕古廟」,其特色為建築材料採取石板搭蓋。整體體積不大,大小就如同鄉間
小路旁邊所看到的小廟。旁邊榕樹參天矗立與盤根錯節的景象,更讓人對這個景點
印象深刻。

訪問的時候,我們對這座迷你體型的小廟很有興趣,不斷的在周圍繞來繞去。
看完了周邊風景,老師提議我們一起跟土地公祈求我們在網界博覽會能夠順利得名。

不過這次要到巨榕古廟的路上好多蚊子喔!叮的我們每個人都哇哇叫,我只希望土地公
能保佑我們以後出去訪查時不要再遇到蚊子了。

打字整理:官利州


   
本次報告主題:豐山人文景點--「古山宮」的由來
採訪時間:92年12月10日
採訪小組:
指導老師:曾瀛敏 校長、李朝欽 老師
隊員: 許博堯、官利州、許文馨、陳怡婷、鄒益源
採訪對象:豐山景點--「古山宮」及石鼓盤山莊--許銘委先生


這次的採訪活動要去訪問對象是我們隊員許文馨爸爸許銘委先生。
而校長剛好也要去找許先生,於是這一次的採訪便有八個人參與。是我們採訪活動人數最多的一次。

豐山的祭祀活動最重要的便是農曆十月十五日的古山宮祭祀活動了。根據許銘委先生的說法:

樟腦油是豐山早期重要的經濟利益來源,製造出來的樟腦油可以換米來吃。
當時的開墾生活方式是早上製造樟腦油,晚上耕作。
田地要播種,需要牛來耕作。開發早期,每一戶人家幾乎都有兩分土地,都是依靠牛來耕作。

以前全村共同使用一隻牛來輪流耕作。曾經發生過牛被豐山附近的原住民當作獵物宰殺,而豐山村民便無法耕作了。(漢人追到原住民村落,追到時,牛已經被原住民宰殺,漢人就沒有法子可想了)。在當時,牛還算是價值很高的,而且必須從外地走好幾天才能帶到豐山村。因此對豐山居民來說,損失一頭牛對耕種來說真是十分的不方便。其他像是村民豢養的雞、牛、鴨,原住民都當作是野生動物,也會被視為獵物捕捉。

豐山村民便想:如果我們又買了一隻牛,到最後還是被他們給捕殺了,必須要想個方法解決。村民想到,吳鳳是原住民最尊重的人,聽到吳鳳,阿里山的原住民都很尊敬。
於是便到梅山迎請吳鳳神像到豐山,祈求原住民不要再捕捉村內的家畜家禽。供奉的廟是村民合力蓋成的。每到吳鳳的生日,就是十月半,都會舉行請客的活動。祭典的時候,由村民輪流主辦,大家都把東西拿來祭拜吳鳳,阿里山的原住民聽到這些東西要拜吳鳳,就不再來拿了。
在廟裡面的吳鳳神像是文身,姿勢是坐者的。在村民家中輪流供奉的是武身,可以看到吳鳳騎馬的英姿。

聽到這些故事,我們才知道原來村內祭祀吳鳳的古山宮還有這段源由。想想真是有趣,以前我們只知道農曆十月半就會有拜拜的活動,有很多人會到村內拜拜。我們小孩子最高興的便是有很多好吃的東西可以享用。不過知道這段故事,讓我們覺得原來拜拜也是很有它的意義的。

打字整理:陳怡婷 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