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相關資訊 
研究計劃總覽 
研究計劃要素 
研究貢獻表格 
   .

 

(一) 專題研究計劃網站的相關資訊 

1. 本隊網界博覽會作品網址:大會網站  備用網站

2. 本隊學校的首頁:花蓮縣明義國小
3. 專題研究計劃完成日期:2003年12月30日
4. 學校:花蓮縣明義國小
5. 縣市:花蓮縣花蓮市
6. 指導老師:賴宛詩老師、劉佩芳老師ˋ林世曼老師
7. 多少學生參予這個專題研討計劃?八位明義國小五年級的學生
8. 他們的年紀是:11-12歲
9. 專題研究計劃聯絡E-mail信箱:nhltcled90@.yahoo.com.tw
top

 
(二) 專題研究計劃總覽

1. 我們參加的網界博覽會類別是: 地方特產特色

2. 我們的地方社區說明:   

  [洄瀾]是花蓮的舊地名之一。十九世紀初,來花蓮移墾的漢人,見花蓮溪溪水奔注與海浪衝擊做縈迴狀,於是稱之『洄瀾』。這是一個凝聲音與形象於一體的美麗ˋ生動名字,花蓮-一邊是高山,另一邊是遼闊的大海,大山大海的花蓮以山脈和海洋為架構,河川及平原承上轉下,互相牽動,組合成花蓮的生態環境。中央山脈,海岸山脈層巒交疊,緊貼海岸昂拔挺立,如昇起海面的一道聳天城牆。海面下,延續陸地地貌特色。稍稍一離岸一兩海浬外,即是深達千餘公尺的大平洋深谷海溝,也因深水絕壁之海床地形─黑潮得以靠岸。黑潮帶著富饒的浮游生物和迴游性魚類綿綿不絕的滋養花蓮沿岸海域。花蓮漁業發展的脈絡,可以說是吸吮著黑朝這道奶水而持續成長。

 

花蓮這座山海小城與海洋產生親密的互動關係,是全台灣海岸線最長的一個縣市。雖然海岸平直,缺乏天然的灣澳,冗長海岸只有一北一南兩座漁港。但是黑潮的經過,相關的漁業活動與文化早已隨著黑潮迴游的魚群,不斷蔓延擴散。

一般人對海洋都是恐懼的,但是有幸住在花蓮這塊土地上的我們早已習慣與山與海為伍,但是我們卻忽略了人為破壞對大自然的殺傷力,人類的活動對海洋的侵略,要疼惜自己的家鄉,必須從足下開展,只有深入去探索、去關懷、去瞭解才能發現問題,引出反思的能力。這也是我們進行這次網界活動的目的,七星潭的定置漁業的研究只是一個起點,透過定置漁業的發展脈絡讓我們親近海洋也親近自己的家鄉,學習跟海洋互動ˋ跟人互動,也跟自己的家鄉互動,原來互動是需要更多的體會,經驗才變得可貴!

 
3. 專題研究計劃概要:
  台灣東部海域海床深邃,大陸棚淺狹窄短小,深海底棲魚類資源並不豐富,但是因為沿岸海床深邃,黑潮得以靠岸,黑潮為花蓮海域帶來了許多大洋性迴游漁類,所以花蓮的漁獲產量不高,但是卻具有隨著季節性變化的特殊性。七星潭的定置漁業就是利用魚群迴游的路線設網固定,用遮斷、誘導、區劃、陷阱等方式來捕魚,是順應花蓮海岸地形平直與利用黑潮洋流所發展出的捕魚方式,至今在七星潭的發展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許多相關的漁業文化與活動就像黑潮的經過,隨著黑潮迴游的魚群,不斷蔓延擴散。


本次的研究主題主要是探討海洋與漁業間的關係,追蹤黑潮與定置漁業之間的關聯性,並藉由訪問漁民的過程,讓小朋友親身體驗漁民生活以及瞭解四季魚種、漁業活動、魚市場拍賣情形、漁獲銷處、加工品等等,進而透過研究的過程中,對海洋教育有更深一步的啟發與省思。海洋—雖是我們腳步的終點,卻也是我們無窮視野的起點,台灣四面環海,花蓮更是一個藏在山水間的美麗城市。

所以從認識漁業活動開始,以及生活在其中的討海人家-也就讓我們認識人與海洋其中的依存關係,漁業活動就像一扇窗,靠近他就靠近了海洋,接近討海人,也就接近了海洋。希望藉由這次研究機會,實際的去看ˋ去聽ˋ去感受,參與其中就能夠更親近生活,更貼近自己所住的這塊土地,進而學習用守護的心來珍惜尊重我們身邊的海洋。


4. 我們的網際網路環境:

  我們學校的網路是3MB/512K的ADSL線路,大部份學生的家中也都有電腦設備,很多學生回到家中使用自己的電腦網路設備,主要是透過寬頻網路服務(例如:ADSL)上網作業,有些則是透過56K數據機連接上網作業。
所以大部分的進度報告都是每天中午利用學校午休的時間到電腦教室打,然後再回家修改。
 學校電腦教室有兩間,各有四十部教學電腦、掃描器,在我們製作網頁均發揮很好的功效,老師自購數位錄音筆,供我們在訪問時能夠很完整的錄音,使整理資料時能夠詳細確實,另外除了學校的DVˋ數位相機之外,老師也都自購數位相機,所以在資料的取得及整理都很順利,在訪談的過程中,有的學生也會自備電子辭典,把關鍵字詞輸進電子辭典中,有助於筆記的整理。

 


5. 我們克服的難題:(技術障礙、語言、時程、經驗、觀念、團隊合作溝通....)

1. 小組成形:

決定組隊參加是接近十月底的事了,三位滿懷熱忱的低年級老師突然一股熱的想要投入網
界博覽會的活動,從招募高年級的學生到舉辦家長隊親會,師生和家長之間彼此從陌生到熟悉,小組的運作力量才漸漸發揮,在十二月初時,一位學生決定要退出,對學生和老師無疑不是一個小小的打擊,不過團結就是力量,在比賽與時間的壓力下,我們漸漸完成了每一次的參訪活動,一步一腳印的完成這次的活動。

2. 跟時間賽跑
 跟時間賽跑一直是我們的進度寫照,從10/27日完成報名之後,每週三、六老師和學生幾乎都把時間貢獻出來進行訪查活動,有時候星期四下午的社團時間,學生也都必須跟社團老師請假參予討論的工作,每天的午休學生更是天天向電腦教室報到,所以我們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這麼多次的訪談活動。電話聯絡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老師製作小組的通訊錄,隊長或是副隊長幫忙督促進度或是聯絡開會討論事宜,放學後的短暫時刻、彈性時間的運用,對我們來說每段時間都是珍貴的

3.溝通管道問題:
 這次的活動主要是定置漁場的研究,所以我們必須找到一家漁場老闆願意跟我們配合,首先我們親訪嘉豐漁場的黃瑞嶽老闆,他答應給我們全力的協助,所以不管是資料的取得、或是觀察定置漁場的作業情況或是漁夫專訪的部分,黃老闆都能配合我們的時間與目的給予最多的幫忙與協助。另外漁會李股長、縣政府林課長、多羅滿老船長透過電話的聯繫也都願意配合我們的研究活動。黑潮文教基金會廖鴻基作家,在聯繫的過程中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他的事情很多常常外出,而且基金會也不肯透露電話,只給我們E-mail的聯絡方式,在等了幾天之後,廖先生主動回覆,在訪問的過程中也都給予我們最大的鼓勵與協助,所以在這多次訪談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分享了他們的專業也分享了他們的熱情。另外一些機關組織,像是多羅滿、三國一餐廳、柴魚博物館、氣象站、奇萊比燈塔管理站ˋ甚至鎮星宮的廟公在活動的過程中都給予我們最大的支援,因為他們的肯定與協助,使我們信心大增,也讓我們的研究越做越深入。

 

 


4.經驗
 三位新手老師和八位剛升上五年級的學生,雖然我們都缺乏做網界博覽會的經驗,不過努力的態度和堅持的力量讓我們愈來愈順利,學生在寫進度報告或是訪談的技巧上都有很明顯的進,其中老師們一度想換題目,不過在別的老師建議之下,我們還是確定了原本的主題,這也許是經驗不足吧!所以才有想換題目的衝動,真的很感謝學校其他老師給予的意見。

5.不可抗拒的天然因素

 由於我們做的是定置漁場的研究,討海人本身就是一個看天吃飯的工作,在出海日的前二天,突然氣象局發布颱風警報,為了讓研究進度順利進行,所以星期五當晚緊急聯絡定置漁場黃老闆ˋ多羅滿船公司和家長臨時提前一日,雖然大家的心情都是忐忑不安,但是活動還是圓滿達成。另外漁會的行程也因寒流來襲而改期。

 

6.學生安全問題

 不論是搭乘賞鯨船出海或是參訪定置漁場ˋ漁會冷凍庫都是具有危險的活動,所以在每次活動之前,安全的宣導教育是必須的,每次學生都能平安圓滿達成,有賴『事前有效的宣導、老師細心的防護ˋ及家長的協助陪同』。
7.研究角度切入問題
 定置漁場到底是好是壞?對於漁業經營者來說,它是順應自然環境而發展的一種捕魚方式,並且兼具人工魚礁功能,雖然投資額高,但是相對人事成本低,海上風險也較少,所以它是一種再好不過適合七星潭的漁業活動。但是從海洋作家廖鴻基的觀點,他認為定置漁場有獨占的問題,不僅是魚群一網打盡,資本技術密集的定置漁業相對的也打壓了其他獨立船隻作業討海人的漁貨;這是我們做研究訪談時常碰到的問題,不同角色的人會有不同的觀點,同樣對海洋資源利用的問題,漁會組織的看法就和基金會或是縣府漁業課不同,為了讓我們的研究呈現真實的反映,我們盡量把訪談紀錄整理詳實,並且試著用多方面的角度來看同樣的問題,站在客觀的角度來研究,所以討論、問題分析的過程更顯重要,對學生來說,多方不同的觀點更可以引出更深層的思考能力。
8.海洋關懷的問題
 台灣雖是個海島,但是很明顯的我們缺乏海洋教育的觀念,所以大多數的人對海洋一無所知,因為無知,所以我們對海洋資源的態度採取掠奪的態度而不知保育,從研究漁業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漸漸了解原來流刺網ˋ底拖網對漁類資源的傷害有多大;現在的漁獲比以前少不是沒有原因的,海洋不僅是討海人的工作場所,我們的生活跟海洋的關係,更不限於只是漁獲ˋ海產的補給,透過這次研究我們了解了黑潮、了解了花蓮的海域環境、了解了海洋的生態系,更最要的是了解了自己能夠為海洋做什麼,這是『海洋教育』的實踐,希望海洋教育不會因為我們的研究結束而結束。

 
6.心得箴言
 我們參加網界博覽會的心得箴言是『從足下開展是熱愛鄉土的表現』、『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團結是前進的動力,信心是堅持的動力,努力是成長的動力』、『海洋教育的另一種可能』。
1. 『從足下開展是熱愛鄉土的表現』:在地理課本上,我們可以清楚的記住世界有五大海洋,卻可能忽略太平洋就在我們身邊;在餐廳吃飯時,我們可能享受著海產大餐,卻不懂這些魚就來自七星潭的定置漁場。家鄉是個熟悉的名詞,但是對於家鄉的描述,卻往往只限於三言兩語的概略介紹,難道這就是我們的家鄉嗎?透過這次參加「網界博覽會」主題研究的機會,我們有機會與這片土地交會,有機會走到屬於我們的海洋上看一看,有機會與家鄉中更多的大人物ˋ小人物對話,所以對於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一定會有比別人有更深與感受。從足下開展,透過訪談ˋ觀察ˋ紀錄的過程,在深入瞭解、找尋問題、發現問題並運用周遭的資源積極的尋找答案,自然容易使我們對自己所處的家鄉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與了解,也經由活動的進行,才會比別人更懂得關懷鄉土的各種事物。因此,「從足下開展是熱愛鄉土的表現」。


 

2. 『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在訪問及參觀的過程中,從擬稿、修稿、討論到定稿,我們學習到訪問的技巧;多次的參訪經驗中,我們出入了很多不同的場合,了解了各個不同的地方,也認識了討海人的工作、三國一老闆的餐廳經營成功方法,和很多學者專家的經驗分享,出海那一天看到了很多海豚和定置漁場的工作情況,並且在漁會還享受了零下十八度的感受,如果沒有這些實際參予的過程,我們學到的知識有就不會那麼多。對我們來說,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廖鴻基叔叔,雖然他只有高中學歷,但是他所出來的文章都是很有道理,所以他細心觀察事情的態度ˋ對自我理念堅持的態度,這些都是我們學習的楷模。「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雖然我們年紀都很小,在這一段不算長也不算短的研究日子裡,每跨出一步,總會有滿滿的收穫;參加網界博覽會,雖然覺得很辛苦,但是在這些過程中,我們跟著老師看很多ˋ做很多也學很多,這些過程會比比賽結果來得可貴。

 

 


3. 『團結是前進的動力,信心是堅持的動力,努力是成長的動力』
主題研究需要大家集思廣益的智慧,所以不是一個人或是少數人可以完成的,只有團結合作才能發揮每個人的力量,這才可能使研究順利進行,所以『團結是前進的動力』;主題研究的辛苦在於過程,參訪、紀錄、資料整理、心得寫作絕非兩三天能完成,如果對自己沒信心,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很容易半途放棄,所以『信心是堅持的動力』;在訪談的過程中,讓我們學到說話的技巧、收集與整理資料的能力,並了解人際關係的建立與面對困難解決問題應有的態度、與人相處要能合群的原則。如果每次的參訪我們抱持的是出去玩的心態,那我們就不能學到這麼多可貴的經驗,所以事前的準備功課、參訪時的認真積極態度、事後的資料整理都是努力的表現,因為這些過程才會使自己學得更多、懂得更多,所以『努力是成長的動力』。


4. 『海洋教育的另一種可能』出海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印象深刻的回憶,因為有了那次出海的經驗,我們才有機會回頭望望我們所居住的花蓮市,並且因為定置漁場的研究,我們瞭解了黑潮ˋ瞭解了花蓮的海域特性,也才有機會和愛海的廖鴻基先生及一群默默為海守護的黑潮文教基金會接觸,所以我們才能想到有關『海的問題』。老師說如果我們的鄉土教育,不再只限於『土』字,把緊鄰我們的海洋也變成了我們掛念的『鄉土』,如果海洋也成了我們學習的『環境』,那麼實際的關懷行動就會順其自然的落實到海洋教育中。
  

top

 
(三) 專題研究計劃要素

1) 請針對本次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劃的研究與活動如何與九年一貫課程相結合作說明?

1.「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數碼討海人隊都是主動參予這次活動的,因為個人特質ˋ能力不同,所以各有不同適合擔任的工作與職責,也就是因為瞭解自我才能各自發展潛能,透過分工的過程達成研究的目的。

 

 


2.「表達、溝通與分享」「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在多次訪談的過程中,需要的是表達意見與人溝通的能力,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也需要溝通協調的能力,所以說話是一門學問,如何發問、如何表達才能讓訪談更有深度;聽話也是一門學問,如何分享別人的意見,如何聽出重點,才能夠讓筆記更有重點。當別人意見與你相左的時候,要如何溝通、解決形成團體共識,就考驗著團隊的默契與合作,所以學習尊重跟溝通同樣重要。


3.『規劃ˋ組織與實踐』『主動探索與研究』,專題研究不是雜亂無章的把東西集合起來,所以在進行網博的時候,我們首先必須先建立學生概念網的觀念,所謂概念網是強調有組織、有系統的研究過程,所以在分享、討論的過程中,一步一步的漸漸瞭解要研究的方向與目標,這就是『組織、規劃』的能力,實際參予活動就是實踐的表現。另外在九年一貫課程中,「主動探索與研究」基本能力是以漸進而有層次的方式來達成的。學習的過程由學生自己主導,結合新、舊經驗與知識,強調思考與創作,在這種學習方式下,學生是學習的主角,老師只是輔助的角色。藉由參與網界博覽會的這個機會,深入地方民間組織、結合社區資源及家長的參與,透過實地參觀、人物訪問等過程,讓學生可以以多元的方式從事探索活動。結合網路資源的運用,以網頁呈現具有深度的主題探索結果。在參與的過程中,除了「分析、歸納、組織和統整能力」的培養外,在小組討論時,訓練小朋友「表達溝通」的技巧,以及如何尊重他人增進團隊合作。

 

◎學習領域的統整
本次的專題研究主要結合「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社會領域」、「語文領域」、「綜合活動領域,融合了「環境教育」、「資訊教育」以及「鄉土教材」等議題,但是學習領域的表現是無法分割的。在人物專訪或是資料整理紀錄需要的『語文領域』聽說讀寫作的能力。並且透過對定置漁場的研究,我們瞭解了黑潮的特性、定置漁網的科學利用原理,知道了漁獲保鮮的方式,並且也關懷了海洋環境利用的問題,所以我們注意到了環境教育面,也認識了自然科技在生活中應用的表現。
鄉土教育已經逐漸落實在各鄉鎮市,學生可以從學校課程中學習到認識與愛護自己生長居住的土地與社區,在「社會科」教學的過程中,「鄉土教育」是一個被強調的重點;因此走出課本,深入社區也就深入了生活,不管是吵雜的漁市場或是優雅的三國一餐廳都是我們身邊可利用的資源與教材。透過人物的專訪過程,不管是縣府的課長或是遠度來台外籍的漁工認識他們,也就親近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從探訪定置漁業的過程中了解了漁業與地方的關係、漁業與海洋的關係、漁業與討海人的關係,所以我們深入了對地方、對土地、對人物甚至於對海洋的探索。其中所研究探索的資料有許多都是課本上學不到的。我們透過實地探訪中學到了如何與人應對、如何整理資料、如何發問、如何彙整,更重要的是了解到了海洋與人類的依存關係,找到了永續經營的生存法則,這是對待環境、對待鄉土、對待海洋的共同觀吧!
◎多方面資源的結合

 這次的研究能夠如此順利,除了學生小組團隊合作的重要之外,更重要的是許多人的的支持與協助,讓我們的研究更有內涵與意義,讓學習的過程更加豐富與生動。因為他們的參予,打開了師生另一種不同的視野,也多一種不同的體驗。在整個與學生、協助單位互動中,深切的體會到如何帶領學生完成整個專題研究計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對大家所給予最大的資源協助,我們感動與感謝,所以數碼討海人隊的成員不只有八位老師和三位學生,還包括了大家的資源提供與經驗分享。


◎資訊能力的融入
對於數碼討海人的學生來說,都具備資訊應用的基礎能力。專題研究的內涵是又深又廣的,所以透過網際網路可以達成『資訊隨手得』的目標,也可以讓學生完成「獨立學習」,使學習管道多元化,學習時間不受限制,學習深度更為寬廣而豐富,達到『主動學習樂』。另外繪圖的能力、修改圖檔的能力、應用數位相機、數位錄音筆、運用DV拍攝的能力,都是資訊能力的表現。


相關的分段能力指標及說明如下:

領域名稱
分段能力指標代號及說明
社會
1-3-1瞭解不同生活環境差異之處,並能尊重及欣賞其間的不同特色。
1-3-3瞭解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有所不同的原因。
1-3-10 列舉地方或區域環境變遷所引發的環境破壞,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法。
2-2-1 了解居住城鎮(縣市鄉鎮)的人文環境與經濟活動的歷史變遷。
3-3-4 分辨某一組事物之間的關係是屬於「因果」或「互動」。
5-2-2 了解認識自我及認識周圍環境的歷程,是出於主動的,也是主觀的,但是經由討論和溝通,與形成共識。
7-3-5 了解產業與經濟發展宜考量本土的自然和人文特色。

自然與生活科技
2-3-2-2觀察動物形態及運動方式之特殊性及共通性。觀察動物如何保持體溫、覓食、生殖、傳遞訊息、從事社會性的行為及在棲息地調適生活等形態。
3-3-0-4察覺在「以新觀點看舊資料」或「以新資料檢視舊理論」時,常可發現出新問題
5-3-1-1能依據自己所理解的知識,做最佳抉擇
資訊教育 4-2-3 會網路基本操作(包括BBS, e-mail, www、ftp)。
4-3-1 瞭解電腦網路概念及其功能。
4-3-4 獨自或與同儕合作完成網頁的製作。
5-3-1 能找到合適的網站資源、圖書館資源,會檔案傳輸。
環境教育 1-3-1 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並能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2-2-1 能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
3-1-1 經由接觸而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
4-2-4 能運用簡單的科技以及蒐集、運用資訊來探討、瞭解環境及相關的議題。

2.我們從事本次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畫的研究與活動,如何有助於我們的學校教學和課程需求?
對我們這群小五的學生來說,曾經在教室中當過班會主席,但是卻缺乏採訪別人的經驗,有整理過上課筆記的經驗,卻沒有整理訪談紀錄的經驗。所以這次專題研究的機會不只是把學習的場域從學校中拉大,也是把學校課程的內容加深加廣,化被動為主動,以下是我們的學習收穫:
(1) 擅用學校教學資源,每天中午的電腦教室報到時間,不只是修打進度報告,在那時候我們也彼此分享了網路好站,並且也漸漸學習到製作網頁的技巧。
(2) 培養出『團隊默契』,負責任的隊長與副隊長能夠擔任比班長更稱職的角色,工作的監督、電話的聯繫,除了培養團隊默契,也表現出領導人特質。
(3) 學習跟不同領域、不同年紀、不同性格的人『相處』,除了小組成員必須學習互信互賴的相處之道之外,不管是嚴肅的漁業課長、幽默的李凱明先生或是抄著不標準的閩南語的越南籍漁工.,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不同的相處方式及需要注意的禮貌。
(4) 學校一直在推動適性適才的主題探索活動,這次的研究計劃成果雖然是我們辛苦的傑作,不過卻也變成學校很重要的鄉土資源教材或是主題研究教材之一,紀錄永遠不會被抹滅的,我們的努力可以變成明義資源的一部份,讓大家都來分享它。

 

2) 你們使用了那些資訊科技來完成你們的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劃。

我們使用了下列的設備來完成我們的研究計劃:

1.溝通聯絡的工具
(1)手機、電話:連絡相關單位,並且約定、確認參觀、訪問的時間和地點;透過電話聯絡我們也向有關單位取得需要協助的資料。小組間的意見交流、進度監督也靠電話的叮嚀。
(2)E-mail:透過e-mail我們和廖鴻基作家取得連繫,才達成了與他經驗分享的機會,並且和同學交換意見,互相幫助,也聯絡了網界大會服務台,反應我們的意見。
2.訪問紀錄的工具:
(1)數位錄音筆:在訪問時使用,將受訪者所說的話錄音下來,方便日後的資料整理。
(2)數位相機:拍攝所有參觀、訪談的內容,方便成果紀錄。
(3)DV:將參訪過程拍下,可以做為活動檢討與改進的依據,並且可以再一次複習訪談的內容。
(4)WORD:整理每一次的參訪紀錄或是心得撰寫。
3.資料整理的工具:
(1) 隨身碟:記憶空間大,有助於資料檔的建立。
(2) 磁碟片:有助於把每個人的資料存入。
(3) 掃描器:把學生作品、圖片、相關資料掃描之後可以上傳成為網頁呈現。
(4) 繪圖軟體:小畫家和PHOTOIMPACT4.2(學校電腦教室)學生製作電腦繪圖作品或是感謝狀;PHOTOIMPACT7(老師使用)製作網頁電子相簿,和圖檔修改。
(5) 電腦網路:收集相關的漁業新聞、定置漁場資料、及其他漁業活動相關報導。
(6) 書籍、報紙、政府出版品:閱讀跟本次主題研究相關的資料,包括黃瑞嶽老闆提供定置漁業論文一篇、新城鄉公所提供七星潭的社區規劃資料、花蓮氣象站提供海洋漁業氣象資料、廖鴻基先生提供相關文章數篇及黑潮文教基金會提供的花蓮漁業史研究資料。
4.網頁製作工具:
Photoshop、PhotoImpact7、Dreamweaver4 FrontPage Express、ws-ftp、小畫家
5.其他
(1)口頭採訪、筆記、電子辭典:採訪過程中紀錄訪談內容
(2)水彩用具:學生繪製圖畫或是感謝狀
(3)單槍投影機、手提電腦:影片欣賞『黑潮三部曲』

3) 你們用什麼方法透過線上或個人接觸來扮演你們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劃“大使”或發言人角色?

  在報名完成的那一天傍晚,老師就親自拜訪了嘉豐漁場的黃瑞嶽老闆,在說明了我們的來意之後,決定給我們全力的協助,所以第一次的參訪除了替我們解說定置漁場之外,還帶我們深入他們工作的領域,看補網、看搶灘、看漁獲交易情況,之後又配合我們的行程完成了海上定置漁場作業的參訪活動,訪問漁夫及漁夫家屬的活動,然後又提供我們相關的定置漁業論文、相關的照片及漁業活動統計資料並且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在這兩個月的過程中,電話聯繫、親自到訪了許多次,因為黃老闆的全力支持,讓我們感受討海人的人情味,讓我們在專題研究中豐富了內容,也解答了我們對七星潭定置漁業的許多疑惑。
 因為看過廖鴻基先生的『討海人』一書,其中對於漁夫生動的描述及他對漁業、海洋的專業研究,所以我們很想與他一起談談漁業談談海洋。
 和他對話的那一天是很深刻的經驗,他風趣幽默的態度讓我們融入他的舉手投足之間,他不僅談到定置漁業、也談海洋、談永續經營,並且針對我們的網頁呈現大綱給予最中肯的意見,另外透過他的協助,我們取得和陳永鑫老船長的訪談機會,也得到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漁業活動相關的研究資料,並且他大方的分享了他的觀點、他的書籍文章也全部授權同意我們使用,並且實地陪我們走訪三國一餐廳,看看觀光與漁業結合的成功例子。

 

4) 你們的專題研究計劃對你們的地方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和衝擊?

  
在著手研究定置漁場之前,對七星潭的美麗海邊並不陌生,但是卻不曾注意到七星潭因為黑潮的經過與我們的生活產生那麼深的關聯。關於定置漁場的研究,在研究一開始,我們收集到的資料、我們訪談的對象對於它的存在都是持正面肯定的態度,而站在海洋資源保育的觀點,固定在沿岸的定置漁場等待魚群自動入網,比起流刺網、底拖網對海洋的傷害,定置漁業似乎是再適合七星潭不過了!直到與廖鴻基先生接觸之後才發現定置漁場也有獨占的問題,它可能擠壓了獨立作業漁船的漁獲量,並且大量捕收,盛產過後也會有剩產的問題,也許這是在資本技術密集的商業經營下,所必須存在的衝擊吧!因為這樣,我們才思考了漁業活動的永續經營問題,進而瞭解了其他漁業活動的方式及作業上的優缺點,並且也牽動了我們關懷海洋的心意,我們發現雖然台灣是個美麗的島嶼,島嶼的幸運就在於同時擁有陸地與海洋的生態與胸懷,但是海洋就像是被台灣遺忘的另一半,漁民對它不瞭解,所以向海洋掠奪漁業資源,大家對它不瞭解,所以廢水通通流給了它,從七星潭的定置漁場研究,也慢慢喚起了我們對環境的認知,對海洋的憐憫之心。希望定置漁場的研究結果,呈現給大家的不只是瞭解漁業活動而已,也希望能藉此引起大家對海洋的重視。

 

5) 你們地方上的其他成員如何提供協助或義務參與你們的專題研究計劃?

在此研究過程中,覺得最感動的是人情味,地方上的成員不管是大人物或是小人物都給我們全力的支持,對於我們的要求,幾乎是全部答應,所以這次這次的研究計劃,我們才能達成預期的目標。除了黃老闆和廖鴻基先生之外,另外我們還有許多要感謝的人,沒有他們的協助就不會有這麼豐富的研究結果:
1. 七星潭鎮星宮的阿中廟公帶我們做了一次豐富的廟宇巡禮,讓我們認識七星潭的海神信仰特色。
2. 柴魚博物館的黃叔叔解說員,不僅清楚解說柴魚加工過程,還讓我們動手DIY實際體驗、請我們吃曼波魚魚丸湯,也借了許多參考資料給我們。
3. 多羅滿船公司以極優惠的價格讓我們包船出海,船上的解說員小賀姊姊知無不答的回答我們的問題,讓我們有深刻的海上體驗。
4. 漁會的李凱明股長不僅安排我們的漁會深度之旅,讓我們有機會接觸更多的漁夫伯伯、叔叔,瞭解他們的工作,也讓我們登上了鏢旗魚船、進入了零下18度的漁獲倉庫,看了漁業氣象的播報情況,還請我們喝了美味的鬼頭刀魚丸湯,因為一趟漁會之旅,讓我們獲得了除了定置漁場之外的相關知識,也讓我們對整個花蓮漁業有更深刻的瞭解。
5. 和陳永鑫老船長對話,才瞭解了出海捕魚有許多禁忌傳說,也瞭解了討海人的辛苦。
6. 百忙之中抽空的漁業課長林侑志課長,讓我們更清楚政府對漁業政策的做法,及相關的法律規定。
7. 三國一餐廳的莊文登老闆,不僅讓我們品嚐了豐盛的曼波魚大餐,讓我們看到了觀光與漁業結合的成功例子,也把許多關於曼波魚和定置漁場的照片給我們參考。
8. 隊員的家長們,沒有你們的認同與支持,沒有你們的意見交流與作業監督,研究不會如此順利。
這些林林總總的人物,因為這次的研究機會讓我們交會在一起,使我們能在辛苦中完成我們的專題研究與網頁的製作,我們要表達對他們最誠摯的謝意。

 
6) 專題網頁作品智慧財產權說明?

  網頁中的內容,絕大部份都是我們師生協力完成的。照片也都是由我們親自拍攝。網頁中呈現的資料均是在閱讀許多書籍、資料、網站並經過消化吸收,共同討論與分工合作完成,而參考資料的來源我們均明確註明出處或取得授權後使用。(記得放上授權同意書)
 
廖鴻基作家
三國一餐廳
嘉豐定置漁場
柴魚博物館
更生日報社
7) 發現、教訓、和驚奇

發現:
 定置漁業原來在七星潭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而現在政府為了因應WTO的衝擊,正積極的向休閒漁業轉型中。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了黑潮與定置漁業發展的依存關係,也發現了海中生命的豐富性。如果我們每天都能嚐到新鮮的海產漁獲,除了要感念討海人的辛苦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體認海洋造化的恩典,不要讓豐富的海洋資源在人慾肆虐下逐漸沉淪。
教訓:
 在研究過程中,不管是老討海人或是漁業課長都告訴我們花蓮的漁業資源漸漸地在減少中。不僅花蓮的情況如此,全台灣的漁港似乎都面臨相同的問題。除了長期過度捕撈、不當漁具的使用之外,陸地上廢水的污染及其他人為的環境破壞都是原因。海洋的寬闊讓人類誤以為它具有無止盡的包容性,但是美麗的海洋,總有它不可承受之重,漁業資源的逐漸枯竭就是對我們最好的警示。
驚奇:
  出海對我們是最大的驚奇!海豚在船邊歌唱就像替我們的研究活動加油打氣。另外因為這次的研究機會我們才有機會學到跟漁業活動許多的相關知識,例如:漁船如何分級、認識漁網殺手藤壺、急速冷凍的觀念...等。像是我們一般吃到的鱈魚平均是冰了三、四年,因為現在急速冷凍的技術很好,所以我們才不會感覺到不新鮮。有很多事情、很多問題是我們想都沒想過,因為參加了這次『網界博覽會』,才打開了我們的視野,也豐富了我們的知識,真是收穫多多!
 

top

 
(四) 「第四屆台灣學校網界博覽會」貢獻度:

參與人員

工作事項

百分比
八名學生
(永信、昊晏、振銘、凱文、銘正、珮萱、怡臻)
一、資料收集、討論、與整理
二、擬定訪問內容
三、專訪相關人士
四、參與參訪活動
五、攝影
六、記錄訪談內容
七、填寫進度報告
八、編輯電子資料
九、繪製相關成果作品
50%
賴宛詩老師
劉佩芳老師
林世曼老師
一、召開小組工作會議
二、專題研究資料歸納分析
三、專題網頁指導與檢視
四、擬定專題名稱與計畫
五、電腦技術輔導
六、建立人際關係與提供建議
七、提供資料
八、協助安排訪談
九、進度報告審稿修正
20%
嘉豐漁場

一、 配合每一次的參訪計劃
二、 提供資料
8%
柴魚博物館、鎮星宮
一、 配合參訪計劃
二、 提供資料

2%
花蓮漁會
一、 配合參訪計劃 1%
新城鄉公所 一、提供七星潭社區規劃藍圖 1%
廖鴻基先生
一、 接受採訪
二、 提供個人著作
三、 計劃諮詢
四、 協助聯繫黑潮基金會及多羅滿船公司
2%
三國一餐廳
一、 配合參訪計劃
二、 提供圖片
1%
多羅滿船公司
一、 配合海上出訪行程
二、 提供資料
三、 安排陳永鑫老船長接受採訪
2%
黑潮文教基金會 一、 提供資料 1%
花蓮縣政府漁業課 一、 課長接受採訪 1%
花蓮縣氣象局 一、提供資料 1%
賴宛詩老師
劉佩芳老師
林世曼老師
八位學生
一、 網頁製作
二、 計劃簡報擬稿完成
1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