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方式

牡蠣生長的環境條件需要是含有適當腐質的沙黏土海灘,退潮時能露出水面二十至三十公分,北面若有地形、地物阻擋北風侵襲者更佳。蚵仔在清澈的海水中會微微張開覓食,海水混濁或下大雨,濁水太多時則停止覓食。本鄉大部份的蚵仔只在每天二次的漲潮中才有機會覓食,退潮後就掛在蚵棚上等待下一次的漲潮,因為蚵仔只覓食海水中的微生物,並無人工飼料飼養,因此成長較慢,蚵肉也較為結實。

自然附著在石頭上而成長的稱為「石頭蚵」,以竹蔑插在海中讓蚵苗附著成長者稱「插蚵」,而以塑膠細繩穿過蚵殼,串成一串串,懸掛在蚵棚上稱為「吊蚵」,有水平及垂直兩種方式,目前以此產量較豐。而本省的牡蠣養殖方式養殖業者依其特性,養殖法大致上可分為下列幾種:

1、插枝式:竹片的上端剖開後,再將蚵殼夾在竹片中,並將竹片插在海灘裡,好讓蚵苗附著成長者,這一種養蚵方式稱為「插蚵」

2、垂下式(站棚仔):將作為「採苗器」的蚵殼中間打孔,利用塑膠繩將九個到十二個串成一串,僅留一端的塑膠繩。用空出的塑膠繩來將『蚵串』繫綁在蚵架上,另一端則下垂到海裡,這種養殖方式又稱為垂吊式養殖法。也因此這種的養殖池需要在較深的水域及潮溝間,生長速度較插枝式」快且牡蠣較肥美。(1960開始)

3、平掛式(倒棚仔)多搭設在水深1公尺左右的潮溝,蚵串在蚵架上,平掛式的養殖法必須塑膠繩的兩端皆應留出空位好讓兩端固定在蚵架上,這種養殖方式好像將蚵殼平掛在蚵架上,讓他們有時在水中過活,有時則做做日光浴,此種蚵因日照時間最長,口感最佳,唯生長速度最慢。 (見圖)

4、竹筏式(浮棚仔)這一種養殖方式不需要在海裡或海灘上豎立柱子,這種方式是利用保麗龍產生浮力原理,將保麗龍固定在蚵架的四週(必要時蚵架的邊緣中間也要加以固定保麗龍),好讓蚵民的蚵架能順利地浮在海平面上。不過為了避免蚵架隨波逐流,導致蚵民血本無歸的悲慘命運,蚵民們總是在蚵棚四周用鐵錠拉住蚵架,將蚵架固定住,除避免蚵棚隨波逐流外,以便於蚵民的巡視、維護與採收的工作(1960引進) 。(見圖)

根據本研究小組成員親自多次探訪地方耆老,從長者的口中知道許多家鄉過往的歷史,當時真的讓每位小組成員感動萬分,其有關牡蠣養殖方式的演進過程整理如下:

當時東石的漁業除以牽罟及搖罾網捕魚蝦類之外,也依賴養蚵之收入維生,當時的養蚵戶大約佔有三分之二強。蚵又稱牡蠣或蠔,為海鮮中之聖品,其味甘美鮮甜,可煎、煮、炒、炸、煮湯,另外生食的滋味更是甜美。其養殖品種主要為真牡蠣(巨牡蠣Crassostrea gigas),由於我們生長的寶島台彎地處於亞熱帶,所以蚵終年可產卵,故養殖一年之中,如體型以達飽滿後(一般約4~6個月),即可收成。

最原先以殼蚵方式養殖(養殖場稱殼掛坪,養殖的地點約在今東石魚市場西北方附近),因為是野生蚵,體積近逾台尺,雖然年年都有牡蠣收穫,但牡蠣的產量卻日益增加。乾隆年間,人口漸漸增加,養蚵的人口也隨之激增,乃漸增殼掛坪於舊港(約在白水湖排水口)、塭仔溝、隙口等淺灘上。直到民國50年蚵民發覺殼掛坪方式飼養比竹枝蚵方式飼養,牡蠣生長緩約一年,故皆棄養殼掛坪方式改採竹枝蚵方式飼養。

竹枝蚵方式養殖始於民國51年,因生長快速,養殖量增加,收穫量也隨著增加,遂向大港墘、外傘頂洲等深灘擴大養殖。

民國57年引進,「垂直式」「橫掛式」養殖法,係以尼龍繩穿結蚵殼。民國60年又引進「浮動棚」養殖技術,材料同前式外,因養殖於深水處,故需以保麗龍增加浮力,以及在每棚四角頭繫以鐵錠沉入海底固定之,以此方式養殖蚵的生長期所需甚短,且產量非常豐厚,但成本較重,因為蚵的生長期間,一旦遇大風浪整個蚵棚將會淪為大海的戰利品,當然這會讓蚵民血本無歸,所以蚵民既愛又恨。不過有能力者可以企業化經營,採垂直式、橫掛式、浮動式等三種方式同時養殖,如此已是養蚵業最顛峰,但是是否能豐收穫利,還要看天公作不作美。

話說今日,現今的年輕人大多不甘心屈於與海為伍、冒著生命危險跟風浪、大海博鬥,也因此使得本鄉的人口嚴重外流加上蚵民老化退休,導致養蚵人家只剩五分之一矣。

在本鄉大多採取垂下式及竹筏式兩種養殖者居多。一般養殖業多利用富有凹凸之牡蠣殼(或稱母殼)為「採苗器」,將「採苗器」中間打孔,用三公尺長的硬質塑膠繩將數十個串成一串,約二十串做成一束稱為真珠串,每一個採苗架可放三十真珠串,等附著完成後要放養再將其分開做成蚵串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