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立萬來國民小學作品

[ 專題研究計劃網站的相關資訊 ] || [ 專題研究計劃總覽 ] || [ 專題研究計劃要素 ]

(一)專題研究計劃網站的相關資訊:
編號:C0412500720
隊伍名稱:紅豬特攻隊

作品網址『獅』出有名、威『陣』天下
學校:彰化縣立萬來國民小學
地區:彰化縣北斗鎮
類別:地方社團族群
專題名稱:『獅』出有名、威『陣』天下
專題研究計畫完成日期:92年12月30日
指導老師:廖詩欣、謝宏仁、盧文偉
參與學生:葉俐伶、劉奕辰、呂冠霖、陳英文、陳依宸、劉仲軒、林文瑜、謝旻珊、 蔡佳臻、陳柏任
學生年齡:11到12歲
專題描述:
  每逢農曆三、四月時,迎媽祖的活動可算是咱們鄉鎮中的一大盛事。它浩浩蕩蕩的隊伍總會來我們北斗鎮一遊。而其中除了它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之外,讓我們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於就是那一頭頭舞得出神入化的舞獅及那一長列千奇百怪的陣頭了。 而讓我們覺得奇怪的是除了類似這進香活動之外,在百貨公司新春開幕、候選人競選凍蒜、更甚至於是婚喪喜慶等等場合,也都能看到這些醒獅團或奇怪的陣頭來表演。而這些舞獅及陣頭它所象徵的含義是什麼、及其由來、及獅頭製作方法及種類引起了我們莫大的好奇心。於是討論過後,決定藉由訪問鄰近鄉鎮悠久著名的醒獅團體,來更深入了解醒獅團等陣頭、來認識這中國傳統的民俗技藝。
地方描述:
  《溪州》本地先民剛到時,並無「溪州」一名,而是另一個名稱「香蕉腳」,可能老一輩的人便曾聽過。昔日濁水溪出二水隘口後一分為四,各分流由北而南依序是:東螺溪、西螺溪、虎尾溪、北港溪,迨至日據時代東螺溪為主流,本鄉正位在東西螺溪之間的浮覆地,因是〝溪中之沙洲〞,故名溪洲,後來才又更名為現今的「溪州」。





(二)專題研究計劃總覽:
一、我們參加的網際博覽會類別是:地方社團族群

二、「黑飛燕」說明:

黑飛燕國術醒獅團由團長潘信孝成立於西元1995年仲夏,傳承早年其父(潘勁圖師父)健身武館精湛之技藝,並融合舞龍舞獅之傳統街頭藝術,結合各門各派之優點,在勇於創新之餘,以維護並推廣中國民俗及武術菁萃為職志,更曾遠渡馬來西亞、大陸福州...等地交流演出,其專業之舞獅、舞龍、擊鼓等表演,均廣受民眾熱烈歡迎及讚揚,並連續勇奪多項獅王獎暨錦標賽之佳績。

目前該團表演以民間活動為主,對於政府公益活動亦不遺餘力,經常至全省各地演出,據估計每年表演場次竟高達二百多場以上。

表演之餘,更廣納對民俗表演有高度熱忱的團員,在嚴格的訓練之下,均練就一身強健體魄及團隊合作的精神。潘團長堅持表演配備之盡善盡美,因此不斷的創新與研發,從表演獅頭、龍、服裝、旗幟...等,均不假他人之手,甚至接受各地表演團體器材修繕與服裝定製之工作,完善的周邊服務也促進了該團與其他獅陣間的交流合作。

黑飛燕國術醒獅團堅持每一場完美的表演,並不忘傳統民俗技藝的傳承,期望在科技發達的同時也能維護傳統藝術的價值,並期待莘莘學子與各界人士的熱情參與。





三、專題研究計劃概要:

每逢農曆三、四月時,迎媽祖的活動可算是咱們鄉鎮中的一大盛事。它浩浩蕩蕩的隊伍總會來我們北斗鎮一遊。而其中除了它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之外,讓我們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於就是那一頭頭舞得出神入化的舞獅了。 而讓我們覺得奇怪的是中國傳統民藝之一的「醒獅」,不僅在節慶時帶來祥瑞吉兆;除了節慶之外,現今在各行各業新春開幕、候選人宣傳造勢,甚至於是婚喪喜慶等等場合,也都常看到醒獅團現藝。

民眾擺設吉祥如意的青陣讓獅子來採取,而舞獅者破陣採青必須智取,頭尾兩人合一,入陣前表現獅子有喜、怒、哀、樂、動、靜、驚、疑、貪、慮的不同神態,配合各種步法與馬式,舞得出神入化,威武剛猛生動之神態栩栩如生,這獨特舞獅表演最為奧妙及易識難精的民藝,也是廣東流傳的舞獅技藝。

而這些舞獅及陣頭它所象徵的含義是什麼、及其由來、及獅頭製作方法及種類引起了我們莫大的好奇心。在大家討論過後,決定藉由訪問鄰近鄉鎮悠久著名的醒獅團體,來更深入了解醒獅團等陣頭、來認識這中國傳統的民俗技藝。

四、我們的網際網路環境:

學校的網路環境:一間電腦教室,兩條ADSL,一為TANet(上傳384K,下載1.5M),一為HiNet(上傳384K,下載1.5M)。
家庭的網路環境:組員家中的網路有ADSL(上傳56K,下載512K),也有撥接網路(數據機56K)。

五、我們克服的難題:

在整個活動中,我們的確遇到不少困難。例如:和組員討論時與訪問時,應該如何表達及用語都是以前沒有遇過的,在這次的活動中讓我們成長了許多。儘管在訪問醒獅團時非常緊張,一邊記錄一邊拍照,手忙腳亂又很容易說錯話。不過在這次的採訪中也讓我們增添了不少膽量呢!雖然利用課餘時間工作很辛苦,而且如果事先沒有準備好,或做過幾次演練,常會在訪時腦筋出現一片空白。不過認真工作的代價是,自己也從中受益良多。大家一致認為,參加網界博覽會一定會是國小期間難以忘懷的難得體驗。

[ 專題研究計劃網站的相關資訊 ] || [ 專題研究計劃總覽 ] || [ 專題研究計劃要素 ]

(三)專題研究計劃要素:

以下所述,在說明我們的專題研究計劃是如何與網界博覽會的宗旨相符:

一、我們從事本次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畫的研究與活動,如何有助於我們的學校教學和課程需求?

一、語文學習領域:
1.透過訪問過程的對話,熟悉採訪的問話與引導方式。
2.透過進度報告的編寫與訪問報告的整理,提升語文組織能力。
3.透過每次心得報告之繕寫,更加提升文字表達能力。
4.透過編寫問卷內容,來增進語文組織和文字表達能力。

二、數學學習領域:
1.透過問卷調查的設計,明白統計應用於人文與科學研究的重要。
2.透過問卷之整理與分析,瞭解基礎統計學的概念。
3.透過實證研究過程,養成科學態度與探究精神。

三、社會學習領域:
1.透過這次專題研究,能更加深入瞭解我國傳統民俗技藝─醒師的源流與展望。
2.透過實地訪問更加明白醒獅團在現代社會扮演的角色。
3.透過實地訪問更能明白醒獅團所面臨的困境與保存固有文化的重要。
4.透過問卷調查更加熟悉舞獅者的想法,增進人與人的互動。
5.透過訪問醒獅團員們的過程,更加瞭解醒獅的基本舞法。

四、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
1.實際操作廣東獅的基本舞法可以鍛鍊體能。
2.透過此次活動,培養手腳四肢的協調性與前後舞者的默契,增進身心健康。

五、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
1.透過實地攝影,瞭解照片構圖及取景之方式。
2.透過實地觀察,了解各式獅頭所表達的各種美感體驗。
3.製作網頁時,能運用文字、圖片和色彩的美學教育,來增添作品整體美感。
4.透過參觀醒獅團表演與舞獅錦標賽,瞭解醒獅的舞步搭配鑼鼓音樂,力與美的結合。

六、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
1.實際使用錄音機、數位相機等多媒體科技產品,協助訪問能更加完整地被記錄。
2.透過此次活動,將自己的作品製成網頁,充分使生活與科技互相結合。
3.透過本次活動瞭解傳統民藝、文化傳承及團隊合作的重要。

七、綜合活動學習領域:
1.透過實地觀察,瞭解不同節慶場合下,醒獅如何做出不同表演。
2.透過本次活動,瞭解地方民藝發展的危機與轉機。
3.透過問卷訪談中瞭解醒獅團的想法與需求,並喚醒國人對保存傳統文化的重視。
4.透過此次活動,深刻體驗彼此協助的重要及團隊合作的精神。

二、你們使用了那些資訊科技來完成你們的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劃?

一、電話:是最方便的通訊工具,我們小組常用它來對外連絡。舉凡採訪的連繫、查詢相關的資料與事蹟,總是用電話來連絡最為方便又迅速。家中的電話和老師的手機是我們使用電話最常用的兩個來源,而且因為在假日出訪時與組員的連絡我們也都打老師的手機喔!老師還說:「這個月的手機費用可能將是一筆甚大的支出,請各位同學說話一定要把握重點!」

二、錄音機:因為學校決定要購置的數位攝影機要到十二月底才會交貨,所以這次我們在家中用錄音機來做訪問稿件的繕寫。但繕打訪問稿時常常要回帶時都不知道要回到那裡去。因此如果以後還有機會再做採訪,我們建議儘量使用新買的數位攝影機,這樣訪談記錄一定會更加清楚充實。

三、數位相機:在小組裡面有兩臺數位相機,一臺是謝老師所提供,另外一臺則是組員家裡的。我們主要用來拍照及紀錄活動,老師也教我們一些相片後製的方式,讓我們可以美化網頁。

四、電腦軟硬體:利用學校的電腦教室所提供的電腦,及Microsoft FrontPage來編輯網頁;用友立資訊的PhotoImpact來做影像的美工處理和Microsoft Excel來統計分析問卷調查的資料,Microsoft Word來製作問卷及研究專題簡介。

五、口頭採訪及問卷調查:口頭採訪了醒獅團團主與成員,還有他們對醒獅民藝的看法及未來的期許;民眾對醒獅民藝的看法與建議這部分,則是以預先設計的問卷來進行調查。

六、電子郵件及網路:小組成員主要連絡事項及資料分享都是透過電子郵件的傳遞。還利用網路蒐集了許多醒獅相關背景資料,相當豐富喔!

三、你們用什麼方法,透過線上或個人接觸,來扮演你們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劃“大使”或發言人角色?

我們設計一份研究專題簡介,在於連絡訪問、採訪、問卷調查或向受訪民眾說明時,我們都是拿這份研究專題簡介來介紹我們來訪的主要目的。與我們接觸的人很快的就了解我們的來意及活動意義,減少了說明所費的時間。


2004年台灣學校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劃簡介

我們學校

彰化縣北斗鎮萬來國小

研究題目

『獅』出有名、威『陣』天下──溪州黑飛燕醒獅團

指導老師

廖詩欣、謝宏仁、盧文偉

參與學生

葉俐伶、劉奕辰、呂冠霖、陳英文、陳依宸、劉仲軒、林文瑜、謝旻珊、 蔡佳臻、陳柏任

探討主題

每逢農曆三、四月時,迎媽祖的活動可算是咱們鄉鎮中的一大盛事。它浩浩蕩蕩的隊伍總會來我們北斗鎮一遊。而其中除了它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之外,讓我們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於就是那一頭頭舞得出神入化的舞獅及那一長列千奇百怪的陣頭了。 而讓我們覺得奇怪的是除了類似這進香活動之外,在百貨公司新春開幕、候選人競選凍蒜、更甚至於是婚喪喜慶等等場合,也都能看到這些醒獅團或奇怪的陣頭來表演。而這些舞獅及陣頭它所象徵的含義是什麼、及其由來、及獅頭製作方法及種類引起了我們莫大的好奇心。於是討論過後,決定藉由訪問鄰近鄉鎮悠久著名的醒獅團體,來更深入了解醒獅團等陣頭、來認識這中國傳統的民俗技藝。本專題將探討:

1.民眾對醒獅的認識與興趣
2.醒獅的由來與經常出現的慶典場合
3.黑飛燕成立的始末
4.醒獅技藝的傳承與困境
工作編組 1.活動組─負責人物專題採訪錄音、撰稿及編輯。
2.文書組─負責蒐集相關文獻及報導,整理為可用之素材。
3.網頁組─負責將採訪及蒐集之素材編製成網頁。
4.攝影組─負責記錄採訪現場之影像。


四、你們的專題研究計劃對你們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和衝擊?

在過去,我們對於年節慶典時的舞獅陣仗,只會看看熱鬧而已,在經過對地方上享有盛名的醒獅團專訪後,我們對醒獅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從團員的言談中,大家更驚覺到看似真獅活動的醒獅表演背後,除了親手製做的大小道具,團員們經年累月的苦練,才能造就出這麼一個廣為人知的獅團。

另一方面,透過對這項傳統民俗技藝的認識,讓我們明白國內民俗活動的環境與各年齡層對醒獅活動的喜好程度,不僅明白了保存傳統文化的重要,更對新世紀人類應當充分尊重多元價值,有了深刻的體認。


五、你們地方上的其他成員如何提供協助或義務參與你們的專題研究計劃?

感謝潘團長與所有團員接受我們的專訪,提供了當時成立黑飛燕的動機、團務發展的甘苦及曾經克服的瓶頸。並為我們解說各項道具的製作過程與使用方式,告訴大家獅團裡各個獎盃由來,讓我們深深的體會到創始人潘師父的用心及苦心。

感謝接受採訪及問卷調查的民眾,因為有他們寶貴的意見,我們才能了解各年齡層人士對地方民俗技藝的認識,研究也才能更加豐富與具有參考價值。


六、專題網頁作品智慧財產權說明?

在整個專題網頁作品中,內容都是由每位組員親自撰寫完成或是參閱書籍、網站以及採訪及問卷調查而來。對於參閱書籍及網站部份本小組皆有註明出處,對於採訪及問卷調查部份事先皆有取得受訪者的同意始得錄音、錄影及刊登於網路上。於製作網頁過程所使用的軟體皆為學校所提供有版權的軟體。只要在於遵守由大會所訂立「智慧財產權聲明書」規範,也讓組員體驗尊重智慧財產權的意義及方法。


七、訪談醒獅團後,小組對醒獅團未來發展的綜合建議?

我們對潘團長多方位推展醒獅表演空間的用心感到十分可貴,由於接受問卷調查的民眾在對醒獅背景有些許了解後,大多表現出對醒獅的興趣,我們建議醒獅團能主動從校園中,來開發小朋友對民俗技藝的喜好,並藉由他們輝煌的成果,讓大家相信學習舞獅,就跟從事棒球、足球、舞蹈等活動一樣,不僅是一種有益身心的運動,更是充滿力與美的表演藝術,值得大家重視與加入。在有了廣泛的支持後,我國醒獅的發展一定能夠更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