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店廟」名稱的由來
  飯店廟,難道鴻撫宮附近以前有很多飯店或是旅館?根據地理誌學者黃河源先生的調查,(民85),鴻撫宮所在的地點-崁腳,本來是一個南北往來行旅的重要歇腳點,清代「大官道」經此;經八德往大漢溪岸的「內港道」也由此分途。在此用餐的過客多,因此,飯店(餐館)也跟著多,以致鴻撫宮俗稱「飯店廟」。所以,如果沒有經過調查,我們還以為飯店所指的是旅館呢﹗

繁華落盡
  能夠有「飯店廟」的別稱,相信鴻撫宮這邊過去一定很繁華,在光緒二十年(西元1894年),時值甲午戰爭,應當是物資相當缺乏的時候,可是鴻撫宮還能組重建委員會,可見當時此地此廟頗受時人重視,可以想見鴻撫宮過去曾經香火鼎盛,而且祂是百年以前,內壢、埔頂、崁仔腳和茄苳溪等四大庄的唯一廟宇。後來,劉銘傳興建的鐵路路軌經縱貫公路和鐵路之間,日人警所設在今貿聯貨櫃場之處,就在鴻撫宮附近,那時內壢和埔頂都是很荒涼的地方,買賣都要到崁仔腳此地來。如今的崁仔腳本庄卻只有十多戶的住宅區,市街也已經被內壢取代,地圖上的大字「崁仔腳」已移至鐵路以北了,有多少人還記得有個小字「崁腳」隱藏在此?」(黃河源,民85,頁15)

桃園鴻撫宮沿革--為鴻撫宮作傳
   鴻撫宮座落於桃園縣桃園市鴻撫街4號,四週圍以住家為主,沒有熙熙攘攘的市集,在現代社會中,有一股清幽之氣。根據廟方所提供的郭聖王聖蹟圖考(見左圖「郭聖王聖蹟圖考」)中,我們得知,鴻撫宮的郭聖王是光緒五年(西元1879年)的時候,鄉民劉深淵從大陸泉州鳳山寺請過來奉祀的,但當時到底鴻撫宮是否已經建立,卻無法從圖考中得知,圖考中僅說明因為郭聖王的神光普照讓附近百姓受其恩澤,所以附近信眾才集資興建了鴻撫宮,因此,我們僅能肯定鴻撫宮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郭聖王聖蹟圖考


土埆厝
  在一百多年以前,鴻撫宮僅只是由土塊建造而成的,也就是閩南語所謂的「土埆厝」,這點可以從宮內最古老的古物-一塊木匾額中的記載得知,當中說明光緒二十年(西元1894年)成立了修建委員會建廟,廟身以土埆為主體,很可惜的是,我們收集不到古老的鴻撫宮照片,當地廟方人士告訴我們,以前這裡是務農的,大家沒有什麼錢,怎麼會買照相機?所以到底土埆厝是長什麼樣子我們無法親見,但是因為廟旁邊剛好還存有一間早期用來養豬的土埆豬圈,鴻撫宮林天南副主任委員告訴我們說,以前的土埆厝,就是長這個樣子。

什麼叫土埆厝?
  土埆厝是一種以泥土作為主要建築的材料的建築物。我們很疑惑,為什麼要用泥土這種不易保存又怕雨水的材料呢?這是因為古時候的建築材料相當昂貴,一般的住宅或是廟宇,常會因為經濟能力的關係,而用比較便宜又隨手可得的材料,所以,許多人家的屋牆是用竹管為柱,竹片編織成壁,再塗上一層泥土石灰;或者,也有把泥土加入稻草攪和後,印成塊狀的土角,用來堆砌成牆壁(教育部)。我們在鴻撫宮旁邊所看到的土埆厝,整個建築下方是石頭,上方則用土塊堆砌做成,我們想這應該是因為石頭比起泥塊可以保存更久以延長整個建築物的壽命﹗也幸好有這間土埆厝,不然,我們真的很難想像未改建之前的鴻撫宮,到底是何模樣﹗

重修記錄
  後來經過幾次翻修,才改建成現在的樣子,有翻修記錄的最近日期是民國五十一年,從廟身龍堵旁的白瓷磚可玆佐證。另外我們還在鴻撫宮山牆下方看見了三片大理石刻文,內容也記載著一些事情,民國六十八年的時候,鴻撫宮附近進行道路拓寬工作。鴻撫宮旁邊的金亭,乃在民國七十二年修建的。最後是民國七十六年,記載著桃園市崁仔腳鴻撫宮廟產捐獻的芳名。廟公許振杞先生告訴我們,此宮預計在民國九十三年的時候要再重修一次,因為現在的廟堂已經年代久遠,開始有點漏水,所以重修勢在必行,我們慶幸我們現在開始研究祂,因為重修之後,又不知道鴻撫宮會建成何模樣了。(圖/文﹕宗樺整理)

金爐
六十八年道路拓寬記
鴻撫宮廟產捐獻的芳名

參考文獻
黃河源(民85)。三市搶奪一地名-崁仔腳,人與地學訊,第四十期,頁15。
教育部。土角厝。
教育部學習加油站--台灣民居今昔http://content.edu.tw/local/kaushoun/dazen/country/area2/07/,上網日期2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