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戲是一項極為傳統而古老的中國民間藝術,關於它的起源,則是眾說紛紜,綜合各種傳說或記載,大致有下列幾種說法:

(1)

相傳楚漢相爭時,張良在城樓上利用影人以迷惑敵人。

 

(2)




又有傳說是漢代名將韓信發明皮戲。韓信在某一戰爭中,四面皆受敵軍包圍,只好在城內就地取糧,牛、羊、馬皆可為食,至於獸皮則拿來擋風遮雪遮雨,但是時間一久,皮上面的毛和脂肪會脫落,冬天時,士兵在城樓上生火取暖時,城牆外的敵軍透過獸皮隱約可看到城內士兵的影子,便不會貿然進攻。因為牛皮會透光,為了給士兵娛樂,於是便將牛皮雕刻成人偶的樣子,用布當作帷幕,打上光源,便成為皮影戲的樣子。

 

(3)

另一說是以陜西歌謠「漢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葉照窗紗,文帝治國安天下,禮樂傳入百姓家」為依據,認為影戲應始於文帝時期,宮女為逗太子玩,用梧桐葉剪成人形,在窗口玩弄而得靈感。

 

(4)







比較膾炙人口的一種說法是認為其歷史乃是出自於西漢武帝時。在一些史書上都有相關的記載,例如:

 

《史記》卷十二《孝武本紀第十二》:
「上有所幸王夫人,夫人卒,少翁以方術蓋夜致王夫人及灶鬼之貌云,天子自帷中望見焉。」

《漢書•外戚傳》:
「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齊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張燈燭,設帷帳,陳酒肉,而令上居他帳,遙望見好女如李夫人之貌,還幄坐而步。」

晉代•干寶撰《搜神記》卷二:
漢武帝時,幸李夫人,夫人卒後,帝思念不已
。方士齊人李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施帷帳,明燈燭,而令帝居他帳遙望之。見美女居帳中,如李夫人之狀,還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視。」

宋代高承《事物紀原》:
「故老相承,言影戲之源,出於漢武帝李夫人之亡。齊人李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夫人無已,迺使致之。少翁夜為方帷,張燈燭,帝坐他帳,自帷中望見,彷彿夫人像也,蓋不得就視之,由是世間有影戲。」

  上列所記載內容,主要都提到漢武帝因為思念死去的愛妃李夫人(或謂是王夫人),所以請術士李少翁招魂,李少翁乃在晚上特架起一個布幕,點上燈火,借由煙霧及微暗的燭光,布幕上出現一個女子人影,被指為李夫人的亡魂,漢武帝則坐在另一邊帳上觀看,因而得以安慰其思念之苦。經過這次事件之後,就有人利用這個原理來表演,於是民間就產生了影戲。

 

(5)



此外,有些學者則認為皮影戲的起源或許與唐代寺院的講經說法有關。在敦煌原本【王昭君變文】中載有「上卷立舖畢,收入下卷」一行文字,根據學者的考證,所謂的「立舖」應該就是指圖像,因此可能是唐朝或是五代時期的僧侶們在講經時,另外備有圖像讓信眾邊聽邊看,以增加信徒們的了解,增加講經說法的效果。

 

 

孫楷第《傀儡戲考原》:
「俗講供像事,既可於昭君變中窺其消息;余因疑唐五代時僧徒夜講,或有裝屏設像之事。如余言果確,此當為影戲之濫觴。」

 

  總而言之,關於皮影戲的起源,目前仍然是沒有一定的文獻資料。但可以確定的是在唐宋之時,皮影戲就已經誕生了,而且頗具藝術規模,從唐玄宗創立梨園之時,皮影戲就已列入了梨園的表演之中。

白居易《長恨歌》: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至魂魄,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上瓊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從上列詩句中可得知,道士用了所謂的招魂技倆,招來楊貴妃的魂魄,而一點剛好可以和傳說中漢武帝時,方士李少翁用來招魂的技倆吻合。那換話說,可以做到如此的神秘的藝術,唯有皮影戲而已,因皮影戲就是利用光和影來表演的一種藝術形式,也是利用此來達到所謂皮影戲的神秘色彩。

  此外,在宋代已有文字確實記載證明皮影戲的演出已經相當興盛。除了一些有名的藝人,南宋杭州甚至有「繪革社」的影戲組織出現。

宋吳自牧的【夢梁錄】卷二十:
「 更有弄影戲者,元汴京初以素紙雕簇,自後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裝飾,不致損壞。」
「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鏤以醜形,蓋亦寓褒貶於期間耳。」
「....杭城有賈四郎、王升、王閏卿等,熟於擺佈,立講無差。」

宋代周密的《武林舊事》卷二:
   「二月八日,為桐川張王生辰,霍山行宮朝拜極盛,百戲竟集,如緋綠社(雜劇)、繪草社(影戲),若三月三日殿司真武會,三月十八日東嶽生辰,社會之盛,大率類比,不暇贅述。」

宋代周密的《武林舊事》卷六:
「諸色技藝人,計有影戲賈鎮、賈雄、尚保義、三賈(賈偉、賈儀、賈佑)、三伏(伏大、伏二、伏三)、池顯、陳松、馬俊、馬進、王三郎(升)、朱裕、蔡諮、張七、周端、郭真、李二娘(隊戲)、王潤卿(女流)、黑媽媽。」

宋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
「凡影戲乃京師人初素紙雕簇,人物禽獸,後用彩色裝皮為之,其話本,與講史書者頗同,大抵真偽參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予以醜貌,蓋亦寓褒貶於市俗之眼也。」

北宋張耒《續明道雜誌》:
「京師有富家子,…甚好看弄影戲…」

洪邁的《夷堅志》:
「嘗遇手影戲者,人 請之占頌,即把筆書云:『三尺生綃作戲台,全憑十指逞詼諧,有時明月燈窗下,一笑還從掌握來。』」

宋代高承《事物紀原》:
「仁宗時,市人有能談三國事者,或採其說,加綠飾,作影人,始為魏吳蜀三分戰爭之像。」

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京瓦伎藝:
「崇、觀以來,在京師瓦肆伎藝,…童十五,趙七,曹保義、朱婆兒、沒困駝、風僧哥、六姐、丁儀、瘦吉等弄皮影戲。…不以風雨寒暑,諸棚看人,日日如是。」

  在北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五京瓦伎藝,還有所謂的「喬影戲」或「手影戲」的記載,簡單來說,就是現在的「皮影戲」。而宋朝民間中的「瓦子」也常常有皮影戲來演出,並且頗受人民喜愛。我們知道,唐宋是中國在藝術方面的輝煌時期,有了君王的提倡加上民間藝人的發展,皮影戲可說是在這兩個朝代期間奠定了它的藝術價值。

  此外,在元曲中,有一些曲牌名和皮影戲唱腔的曲牌是一樣的,但不知是否是那時所唱的,還是後代的藝人所創,也或者是後代之人有所改編,就不得而知。因為元曲唱法已亡失,皮影戲唱腔是否還保留了元曲的唱法,也就無從考證。

  宋代以後直至明清,皮影戲一直盛行,受到宮廷和民間的喜愛,流行的地點,也愈益擴展,及全國各地。

明朝吳騫《拜經樓詩話》:
「影戲或謂仿漢武時立夫人事,吾州(按:指海寧)長安鎮多此戲。查《古鹽官曲》有:「艷說長安佳子弟,熏衣高唱弋陽腔。」蓋影中人物皆繪革為之,且熏以辟也。」

明朝李日華《六硯齋筆記》:
「每看影戲唱詞,私記其宮殿龍鳳之語.........蓋記南宋假皇侄之故事,其情節蓋依據宋人雜記也。」

清代汪鼎《兩韭庵筆記》:
「潮郡之紙影亦佳,眉目畢現.........潮郡城廂紙影戲,歌唱徹底曉,聽達遐邇。」

清代李勳《說映》卷十三:
「潮人最尚影戲,其制以牛皮刻作人形,加以藻繪,作戲者匿於紙窗內,以箸運之,乃能旋轉如意,舞蹈應節;較之傀儡,更覺幽雅可觀。說者謂此惟潮郡有之,其實非也。」

  早期皮影戲的表演設備較為簡單,影台輕便,人手又少(主演、助演各一人,打鼓、打板、打鑼、拉弦、吹嗩吶的最少共三人),到各鄉間演出,正是一種最經濟、最受歡迎的娛樂。而中國地形遼闊,當皮影戲自汴京流傳開來之後,配合南北各省的需要,於是逐漸形成兩大主流。由陜西盛行出「陜西牛皮影」,由河北灤洲盛行出「灤洲驢皮影」,兩者除在道具使用材質不同外,唱腔上亦有分別。

 

※參考資料※ 東華皮影戲團張義國先生、張榑國先生、張能傑先生口述
       皮影戲-張德成藝師家傳劇本集(教育部出版)
       高雄縣皮影戲五大戲團研究報告(高雄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高雄縣皮影戲館籌建專輯(高雄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參考網站※ 台灣民族藝術師數位博物館
       中華文化天地-皮影戲
       中華藝苑網
※照片來源※ 東華皮影戲團、英明國中皮影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