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的設治,始於乾隆末年,當時有「銅鑼灣庄」、「芎蕉灣庄」、「七十份庄」、「樟樹灣庄」等四街庄,隸屬於淡水廳後龍堡。光緒元年,改隸新竹縣。光緒十五年,銅鑼灣庄改為福興街,另有芎蕉灣庄、中心埔庄、中車路庄、七十份庄、三座屋庄、樟樹林庄、出水坑庄、圓潭庄、竹圍子庄、老雞隆庄、新雞隆庄、鹿湖庄等,隸屬於台灣府苗栗縣苗栗一堡。日人據台後,地方政治重定,設銅鑼灣區隸屬於三叉河廳。民國九年,改稱「銅鑼庄」,隸屬於新竹州苗栗郡,庄下大字名有老街、銅鑼、芎蕉灣、三座厝、圓潭、樟樹、竹圍、中心埔、七十份、老雞隆、彭屋、新雞隆等。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設銅鑼迄今,隸屬於台灣省苗栗縣,轄有九湖、福興、新隆、興隆、盛隆、朝陽、竹森、銅鑼、樟樹、中平等十村。

                    

  鄉名銅鑼的由來,最早源自於「銅鑼灣」一詞,銅鑼灣所在之區及現今銅鑼村、福興村及朝陽村之一部份,在銅鑼斷層線谷,在西湖溪溪谷東岸,雙峰山往北延伸之餘脈,海拔140150公尺之間。此帶地形平坦,北面連南勢坑分割台地,西繞苗栗丘陵,南屏雙峰山塊餘脈,三塊山麓線圍成圓弧形,狀似樂器銅鑼,又因其三面環山,一面開口,呈一灣狀,故稱銅鑼灣。

  銅鑼鄉因山環水抱,故地名中以地形景觀命名者為數最多,以水文景觀為命名亦多,而以方位、物產命名者亦甚普遍,而因拓殖淵源命名者亦有之。

 

  『九湖』昔稱『圓潭』,因打那叭溪在圓潭之東,溪水分汊,中夾洲島做圓形環狀,故以名。日治時已有九湖之稱,一說因與西湖鄉之地緣有關,由頭湖、二湖、三湖、四湖、五湖依次推算而得。惟六、七、八湖從缺,客家人之禁忌謂七七八八,即顛三倒四,亂七八槽之意,因而不用七湖、八湖,直接用九湖。

  九湖地方之入墾者為廣東省大埔縣人巫植棟所率巫、曾、邱、羅、陳五姓人士,落腳下新庄從事墾荒,共開闢牛角坑、旱坑、長潭坑、大坑等五大坑;其來墾時間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至嘉慶年間,已形成圓潭村莊。

  村內之武聖廟由五姓墾戶合力創建於嘉慶年間,為合力抵禦番害之守護武神。一說係嘉應州人陳國興招五大股率眾人,由中壢南下墾荒。最先下紮之地為今九湖村第一鄰之地,以地屬低窪,南面丘陵起伏,難防原住民及士匪之來襲,因而將佃寮至下新庄即今九湖村二鄰至六鄰之地。既而,墾民又發覺下新庄仍屬地勢低窪,防禦入侵之原住民士匪不易,於再設寨於『大柵門』。此地居高臨下,且為交通要道,防守較易。

  昔時,此地築士牆,高深塹,四圍密植刺竹,設關隘每隔兩三丈置銃口,以防原住民及土匪之來襲,雇隘勇日夜巡邏,戒備森嚴。當時經常結夥來侵擾者,有雞隆之吳阿來,三義鯉魚潭之賴廉七,及通霄福興十坑之土匪等。雖有大小戰鬥,因柵門鞏固,防備有加,俱未得逞。惟長年爭鬥一帶慘死者眾多,後人每年七月半盂蘭盆會,在此祭無祀孤魂。九湖一帶平原,上至光緒年間有九湖圳。今以稻米、杭菊、茶葉為主要農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