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林,民國三十八年生,台大經濟學博士、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系博士後研究。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著作:1專業著作:「台灣工資結構與經濟發展之關係」等專書、專論近三十種。2時事評論散見各大報及有關雜誌.。

  自民國五十年離開漚汪,迄今已屆二十六個年頭。期間雖然少有機會回到故鄉,但對故鄉的景物依然存有清晰的印象,尤其對那寬廣、寧靜的漚汪國小,宏偉、肅穆的文衡殿,人文薈萃的大廟口,單直、濃蔭的大馬路更是記憶深刻。只不知當初那家唯一的戲院、醫院,如今是否安在?兒時嬉戲、遊樂的田野,如今也是否無異呢?

  台灣自光復以來的經濟發展舉世欽羨,尤其是五十二年以後成長的快速更是震撼全球,許多的讚美詞中「奇蹟」應是最傳神的。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特徵之一在於產業結構的激烈變化由以農為主轉而工業掛帥,轉捩的時期就在民國五十年代的早期,也就是本人離開故鄉的前後。變化的結果是:農產品在總產出的比重下跌了,緊接著從事農業的人口,其比例也減少了,而且,留在農村者中,老弱婦孺居多。對於這種現象,相信一直居留於故鄉的父老一定親身體驗了。

  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追求生活的滿足,但人的慾望是與時俱進的,也就是說,所得愈高就愈有增進滿足的能力,所以,追求更高所得也就成為人生的重大目標。在我的童年時期,求取溫飽是很高的需求,而在整個家庭的節衣縮食中,主要為的是期望子女能接受更高的教育,而最終的目的,則在使子女們能有更大的發展。簡單的說,就是希望子女們有更好的能力去追求更高的所得。如此,個人的生活得以改善,家庭的情況可以改良,而整個社會也就進步了。

  在工業興起,農業相對沒落之後,工業所在地的城市,提供了更好的發展機會。於是,受過較好教育的農村子弟,便絡繹不絕的往外發展,漸漸的在各大都市嶄露頭角,各行各業都有他們的影子。這些農村子弟們,在功成名就之後,也並不忘本地返鄉改善老家的生活,有的還參與故鄉的建設。由於這些回饋行動,農村的面貌逐漸的蛻變,不但由茅屋變磚瓦、水泥屋,耕作工具也由畜力變為機械,泥土、石子路也由柏油路替代,行路工具也由腳踏車變為機車,甚至由汽車取代了。我的故鄉─漚汪,相信也是經歷了此種轉變的洗禮,與我夢裡的小時景象應以大不相同了吧?

  隨著經濟的發展、進步,人的享受也由物質轉向精神、文化的層面,不但對於古蹟的重視程度加深,而且對於一些落伍的風俗習慣也逐漸揚棄。由於科技的進步,對於宇宙的不可知已降低,相對的對鬼神之畏懼也減小,現在的祭拜場面應該也不同於以往了吧?鋪張、浪費的經費也用於文化、公益事業了吧?但願如此,我的故鄉!

〈 4 〉 漚 汪 , 我 的 故 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