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公園的建園過程 明治三十三年 (1900)
一月十六日臺中縣告示的「市區改正圖」 ( 參考圖4-1-4)
, 公園是留設在臺中城的正中央。縣廳在小北門附近 (即原清代考棚位置)
,
二者有一斜貫道路聯繫。次年六月二十八日縣告示第七十五號的「市區改正區域及附屬地平面圖」
(參考圖4-1-6b左圖) ,
雖擴大東北角的範圍和納入西北部東大城街為附屬地區
, 但公園位置仍然在市中心不變 ,
此時鐵路尚未出現。該公園稱「第一計畫公園」亦即中央公園。 最早出現鐵路的圖面是明治三十四年 (1901) 七月六日「臺中城內官有地及臺中專賣支局廳舍新築敷地トッラ引渡圖」
(參考國4-1-6b右圖) , 車站位置在西門附近的東北邊 , 鐵路是經過北門出城 , 公園位置仍然不動。 鐵路線路是明治三十五年 (1902)
四月二十一日確定位置 ,
在此之前臺人抗暴不斷、社會並不安定 ,
日人為安撫前清遺老 ,
不得不採取若干懷柔政策以順應民情 ,
故而允將計劃拆除的舊城門樓移到公園新址 ,
騰出的公園土地作為車站使用 ,
表面是滿足臺人的文化哀思 , 實際是一石三鳥 ,
既可收攬民心還可獲得捐款捐地 ,
而又解決車站用地問題 , 何樂而不為? 明治三十六年
(1903) 三月八日 ,
臺中廳決定遷建畫中公園於大墩東北端的砲臺山 ,
該地恰是原來城垣北邊 ,
包括城外的沼澤、墳墓、以及零星房舍、還有城內的林家花園。在決定遷擴建之同時
, 地方仕紳亦配合募款將北門的樓上樓 (明遠樓) 遷移
, 在他們的推動下 , 闢園工作順利進行 ,
從三月八日開始到十月廿八日舉行開園式 ,
歷時七個多月。 遷到砲臺山的公園面積二萬六千一百四十坪
, 比最初規劃在市中心四個街廓的第一公園要大 ,
日本政府支出的建園費用只有七千一百多圓。公園池水面積約四千一百六十多坪
, 是利用原有的池塘和沼澤改造 , 並疊砌護坡卵石 ,
開園之日北門樓亦遷建完成。 現今看到的公園平整舒展、林木蒼鬱。但當初一切狀況並不這般美好
, 經過多次的挖填土方、整治湖底、整理護岸 ,
同時將綠川之水潴入池中 , 才有今日優美的湖光水色 ,
這段過程相當辛苦 , 也是驅策臺灣同胞的捐獻結果 ,
因為建園費用十二萬元大多是靠捐款來的。 臺中公園便是夾擠在此二大溪流的曲道間 ,
當時的景觀可用「水鄉澤國」來形容。 因為大墩孤丘自清初林爽文之役以來 ,
歷經多次民變而成為兵家戰場 , 死傷無數 ,
像在戴潮春之役 ,
曾任職於彰化縣的秋日覲率千餘清兵便死於此地 ,
故孤丘周邊墳場壘壘 ,
所以清理墳場成為初闢公園時的一件大事。 從明治三十六年 (1903) 公園初闢的照片中 ,
可以看出當時公園的景象十分簡略 ,
北門樓周邊的景象也顯的有些淒涼 ,
新植的樹木零星疏落在園內 , 池水的面積也不大 ,
只粗略闢出水池、池島、拱橋、和四角草棚還有遍佈公園內的木質板凳
,
板凳也是這時期公園的特徵。公園內還隱約看到牛群漫步
, 可能與北邊牧場有關。水池周邊還特意闢出跑道 ,
作為市民運動和自轉車練習之用。 臺中公園有了極大的變化是源於日本皇室的蒞臨
, 明治四十一年 (1908)
四月二十日從基隆通到高雄的縱貫鐵路開通 ,
日本遂決定於十月二十四日在公園舉行慶祝大典 ,
為了歡迎閑院宮載仁親王的來臨 ,
這次公園需全面整建 ,
這一次是有計劃且全面性的改善 ,
由總督府直接指導的。 為了這次典禮 ,
臺中廳還特別配合進行「市區改正」計畫 ,
整建從臺中車站到公園間的道路和窪地 ,
即親王從火車站下車經中山綠橋過中山路在彰銀右轉入自由路
,
再到達公園門口。除了填平繼光街、中正路一帶的沼澤地外
, 還整理排水溝、沿街的家屋、環境美化 ,
做完這些已是七月末了。 另外的重點是整理公園內部的林園、興建「休憩所」 (即池亭) , 和「中の島橋」
, 搭建臨時棚架的會場和食堂以歡迎親王來臨 , 自八月開始進行
, 時間非常急迫 , 為了趕工總督府還特別增調六百多名工人 , 到八月底約完成三分之一 , 到九月中旬才大致就緒 , 使臺中市的面貌一新。至今「新盛橋」和「池亭」仍然是臺中市最美的建築物。 由於臺中廳的全力配合 ,
使得慶祝大典得以圓滿進行 ,
因此臺中公園「池亭」也就被日本政府認定具備了永久紀念保存的地位。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