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盆地的開發

台中市區街道縱橫、大樓林立、車水馬龍,但三百年前卻是原住民出沒的荒野之地。明鄭時代,在彰化置安撫司,左武衛劉國軒逐「沙轆番」至大肚山,即與「岸裡社諸番」以竹圍三匝相拒一《諸羅縣志》。 康熙三十六年(1697)杭州人士郁永河抵台,由南而北,遍歷原住民部落,最後抵北投煮硫磺礦,返回大陸之後寫成《裨海記遊》。當他行經大肚山麓時,向東方的台中盆地眺望,他在《裨海記遊》中記載著:「野番跳梁,見人則矢鏃立至」、「林木如蝟毛…,雖前山(林圯埔,即今竹山)近在目前,而`密樹障之,都不得見。」。根據史載,「岸裡社番」指的是平埔族之巴宰族群,其分佈於大肚溪至大安溪之間,並以台中盆地今之北屯、西屯和南屯為活動範圍。南屯尚有同屬平埔族之巴布薩族群的貓霧拺社。

有關漢人入墾台中盆地最早可追溯到何時,史料中眾說紛紜。

連橫的《台灣通史》記載著康熙五十五年(1716)五月岸裡社土目阿穆請墾貓霧之野,獲得諸羅知縣周鍾渲的允准,乃為開闢台中平野之伊始。然而,原住民之開墾只是粗放的游耕,真正的開墾係由張達京有計畫的大規模推動。張達京(潮州大埔人),精通原住民語,初來台時在今彰化縣員林、埔心、社頭一帶拓墾,康熙五十四年(1715)娶岸裡社土目之女當了「駙馬」,並成為岸裡社第一任通事。

 

 

雍正十年(1732)漢通事張達京與六館業戶:張振萬、秦延鑑、姚德心、廖朝孔、江又金、陳周文)「以割地換水」方式,取得岸裡社耕地,今西屯、北屯一帶盡為漢人耕墾區。

至於柳川至綠川之間之市中心的開墾,則是在稍晚的雍正初年。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貴岡山起事,南澳鎮總兵藍廷珍會水師提督施世驃由鹿耳門抵台平亂。雍正元年(1723)藍總兵見西部地方土地富庶,上書請墾官莊,於雍正五年(1727)清廷許之遂先墾貓霧拺東北之野,稱為「藍張興莊」,田園共四百九十一甲,由於土地肥沃,又有渠水可灌溉,每甲歲可得穀百石,因而吸引更多的漢人前來,乾隆中葉漢人快速增加,沿邱厝溪(即大墩溪,今柳川)聚居,漸形成大墩街市。

關於「藍張興莊」,文獻上有幾段記載,乾隆十一年(1746)「街市,犁頭店(距縣治東北三十里),枋里:貓霧拺堡(管下)藍張興莊」〈劉良壁─重修台灣府志〉。乾隆二十五年(1760)「街市:犁頭店街,在貓霧拺堡犁頭厝莊,距縣東北三十里。堡內更有大墩、新莊二小市。」〈余文儀一續修台灣府志〉。道光十六年(1836)「街市:大墩街(屬大東堡),距邑治二十五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