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雅族的起源與遷徙

泰雅族本鄉土地的主人,在漢人未入台之際,便生活在復興鄉這片土地上。泰雅族分佈於台灣中北部山區與山麓一帶,散居於今南投、台中、苗栗、新竹、桃園、台北、宜蘭與花蓮等縣,目前人口約八萬人,為原住民的第二大族。關於泰雅族起源,有多種說法,至今仍莫衷一是,大致可歸納為二:一說是從中國大陸而來,另一說是屬於馬來種,據說其語言跟馬來西亞的土著相似並可溝通,至於何時何處遷徙而來就不得而知。

泰雅族關於自己種族的起源,則有其傳說:
太古時代,在叫做Sbkan的地方有一塊大石頭,有一天石頭裂成兩半,從中生出一男一女,這就是人類的始祖,這兩人後來結為夫妻,逐漸繁衍子孫。留住此地者,即為今日的'tayal族(泰雅族),下到平地者,成為其他的種族。Sbkan又叫做pin sbkan,位於papak-Waqa山的山腰。

至於'tayal族移居到現在區域一事,傳說是其祖先最初群居在Sbkan,後因地狹人多,而各自相率尋求其他適於狩獵及耕作之地,最後分居到各地方。本鄉也屬泰雅族的居地,據說大多於清末時從今南投、台中兩處來到本鄉;從前學者依其分佈區域稱為「大科崁番」,據角板山社說,最初beSu'nagWi和Watan temu兩位頭目各率其部下的番丁,由papakWaqa下到大科崁溪流域,在各處建立部落。最後beSu'建立今日的kkijay(角板山社),Watan建立今日的qara(竹頭角杜)。

當時的kkijay位於現在的石龜坑附近,據說現在該地尚有原住民的墓地和倉庫的遺跡。後來從papakWaqa追隨兩人之後移居而來的人日增,逐漸在gogan和Stunux形成幾十個部落。大科崁溪即今日的大漢溪,本鄉因位於大漢溪上游,因此原住民屬「大科崁番」,而大科崁番中,包含mSbtunux和gogan兩部族。大科崁番自稱mSbtunux或mStunux,其意思為何並不清楚。有一說是:番語稱石頭為「btunux」,冠以接頭詞「s」時,則指石頭的所在地之意。昔時他們的祖先移居至此,放置大石,並說將如這塊石頭般定居此地,由此轉為土地名,再加上接頭詞「m」而成為部族的名稱。gogan一向稱為大科崁後山番,但現已不用此稱呼,而依據番族固有之名稱,稱為gogan番。gogang是出自「gong」小溪一詞,是指小溪的所在地。另有一說是:gogan由「gogan」(用小米醃漬的魚肉、獸肉等)轉訛而來,其祖先從南方來到此地時,曾以所獵得的鹿肉做成「gogan」食用,為紀念此獵鹿而作為族名。還有一說:其祖先抵達此地時,眺望四方後說「go'」,而有此名。

資料來源:復興鄉志第八十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