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唭哩岸山的歷史~
唭哩岸山又稱石山、打石山、石頭山。這山原來沒有大樹,放眼望去盡是矮灌木叢,有人放羊。陽明和榮總之間的隧
道後面,山後還種有鳳梨,又有鳳梨山之稱。因為滿山一望無遺,在防空上缺乏視覺屏障,
光復後民國四十多年,政府強力宣導綠化,才有這一片楓香和相思林蔭。當時附近居民多以打石為生,以牛車馱運。
遇風雨時,山上砂石流失至山腳民宅和田園,居民與採石者協議,
在山下設站,每一牛車馱石經過,抽扣五元或十元,以滋補償。
陽明位居石山西南麓,又稱石獅腳。
榮總後面的山區稱石尖(即烏尖連峰,當地老人笑稱此地傳說有妖,少人敢近)。
唭哩岸山的石材開採已有百年歷史,最興盛的時期每天有兩百人從事開採,足見數量之龐大。惟自臺灣光復以後,
建築材料由鋼筋水泥取代天然石材的改變,
迫使石材開採日益減少,直到榮總成立以後,為防土石繼續流失,停止打石,退輔會輔導工人轉業。
此帶仍可見到以唭哩岸岩建造的屋舍,顏色原多米褐,經歲月多長苔或成灰綠,
包括陽明的中餐廳外矮牆,及現今東華里辦事處(由今東華街二段340巷可進入)。陽明吳金木老師年少時還親身
擔任打石工。目前東華街二段上仍可見工人琢整岩石,所取尺寸較舊時窄短,
但聽說:石材是取自中和南勢角一帶。
本地老人聲稱唭哩岸石馳名全遠東地區。它的質地耐火耐熱,溫度可達
2000℃。日本時代的軍鑑火爐及臺灣中南部燒窯用的爐子,都是用這種唭哩岸石呢!
~唭哩岸貝塚~
台北當然不是一夜造成的。追溯至史前,台北盆地曾經是湖泊,湖中有孤島,水與土的相親相爭,因海浸與地震
遞經起落浮沉,交織成一曲美麗的史詩。
根據民國七十年王國璠主修的「台北市發展史」,史前台北人居住在台北湖高地,並利用湖中的島嶼作為棲息活動之
所。
目前台北所發現的八十餘處史前遺址,大多分佈於盆地邊緣的山坡或小丘上,遺址中多處有貝塚,說明當時人們在湖
邊撈食貝類,其中以圓山之貝塚(舊圓山動物園內),厚可達三至四公尺。
鄰近北投淡水一帶另有芝山岩、西雲岩(現五股鄉內)、十三行(淡水)、關渡和唭哩岸等貝塚。
唭哩岸貝塚位於唭哩岸山之西南麓,民國四十二年由盛清沂先生發現,
據說曾見一公尺左右之文化層,採集的遺物有打製石鋤、石鑿、粗砂紅陶、泥質紅陶、黑色泥陶坯,文化體系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