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厝之美---莊氏古厝
他們位於大堀村佔地約二十五甲地的古厝,可說是觀音鄉最精緻華麗的古厝。
日據初期,江敬考(即江阿考)擔任保正時期,莊李賜擔任保正書記,桃園大圳興築前後,莊李賜靠著在地方上豐富的人脈擔任土地仲介,手法精明,不多久,財富訊速累積。
也因為他閱歷豐富、交遊廣闊,地方上傳聞,該精緻古厝上的交趾陶就是他在唐山結識的廈門師傅的手藝,而整座建築物則是請兩位師相傅互比賽建築功力的成果。莊氏古厝建於大正8年(1919),坐北朝南的方位可以防禦凜冽的東北季風,並充分享受溫暖的冬陽,是極佳的座向,屋後濃密種植竹圃可以防範宵小,在風水觀念上可達到「環抱護衛」和「聚氣」的需求。
古人相信「山管人丁、水管財」,建房子要覓得「依山旁水」的好地理並不容易,於是,他們通常會在屋後廣植竹林自立靠山,而在建築房屋時會在屋前挖出泥塊製成土埆磚後,留下的「半月池」除了具備防禦功能外,池中還可以養鵝,當有外人進入時,可由鵝群異常的叫聲分辨出,同時還有養殖、防火的功能,與屋後的竹林相呼應,讓宅第的氣勢連貫。
莊氏古厝----院牆
三合院前有一道洗石牆面的院牆,門柱上有一對西式造型的花瓶,可約略看出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接受西方文化的薰陶,連殖民地的台灣也深受影響。
院牆內側有一插香處,稱為「天公塔」,這是客家人特有形式,有別於閩南人。
院牆外為「外埕」,通常做為曬穀場,莊氏古厝幾乎沒有外埕,據推測當年莊氏家族靠穀租及生意所得生活就很優裕,族人不必下田耕種,所以沒有開闢禾埕。
莊氏古厝------內埕
進入內埕,腳下所踏的正是當時豪門的「石板條」鋪面,當時鋪面的等級依次是石板、磚材和三合土。石板價格昂貴,主要用於廟宇、宮殿,民宅中除了富豪士紳外,一般人是用不起的,堅固耐用外,還可以提高身份地位,根據莊氏族人口述石材來源是八里觀山的觀音石。
三牆 • 鳥踏
傳統建築的側牆稱為「山牆」,在整個建築物中面積最大、最完整,在早年不安的年代,它不只是支撐屋頂,也形成一道堅強的防線。就三合院的外觀來說,它的重要性雖然不及正身,在建築中卻不能過於簡單,而顯得單調,更不能過於華麗,而喧賓奪主。
因此,大多數的傳統建築物中都會有些裝飾,莊氏古厝的山牆有一道 ㄇ 形的鳥踏,內鑲有交趾陶的作品。交趾陶因為昂貴,製作過程繁複,當時匠師並不多,用在一般民宅更是極為少見。
水車堵
莊氏古厝三合院牆上最上端長方形的區塊稱為「水車堵」,水車堵上也有利用交趾陶作品的裝飾,由於水車堵有較完整的區塊,常用來表達民間故事。右側的水車堵上,可清楚看出描述三國演義中「空城計」的故事,可惜目前保持完整的並不多。
交趾陶的作法與唐三彩類似,是彩釉軟陶的一種,它形成的歷史年代不明,但在清朝道光年間以前就引進台灣南部,做為建築物身堵、水車堵上的裝飾,高難度的製作技巧,匠師始終不多。當年莊李賜由唐山請來兩位師傅,比賽建築功力。
竹節窗
古厝正身前左右各有一扇「竹節窗」,以石雕成竹節紋路的條柱,代表「高風亮節」,每一扇窗上的條柱為三,古人認為「奇數」是「陽數」,也就是吉數,因此表現在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建築物上,像窗柱、欄杆等,多使用奇數,以趨吉避凶,這同時也影響著現代人的建築觀。竹節窗上有童子開卷的石雕作品,也述說著莊氏祖先對後代子孫的殷盼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