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區之歷史沿革

「觀音區」內的觀音村,她最重要的意義,在於一個美麗的傳說,讓她成為觀音鄉地名的由來。

    故事是這麼開始的:

    清朝咸豐10年(1860422日,一個下著大雨的午後,竹北二堡石牌嶺庄(今新屋鄉)有一位農家長工黃等成,在工作返家途中,經過一條溪流,忽然看到溪流中有一塊天然石塊「載浮載沉」,外觀看起來酷似觀音佛祖,覺得很有意思,就涉水將這塊石頭撿起來放置在路旁。

那個時候,這個小聚落僅僅住著九戶人家,居民們生活困苦,應該是非常需要有一個心靈和信仰的寄託,於是,就共同搭築起一間簡陋的草寮,萬分虔誠地將這塊石頭供奉為觀音佛祖,並以「石觀音」尊稱這塊奇石。

     當時,地方聞人,原名黃可的白沙墩貢生黃雲中(道光29年考取),帶頭籌募資金,努力奔走,積極發起募建廟宇來供奉這尊「石觀音佛祖」。

    咸豐1011月建廟工程開始動工,在隔年的冬天完工,取名為「福龍寺」,黃雲中貢生並親題「慈悲廣佈」匾額,高懸在廟堂神龕上方。

    二十六年後的光緒十二年(1886),福龍寺曠時失修,已呈朽陋,於是,地方士紳劉文進、曾坤房等人再次出面募集資金,將廟宇重新整建。

    【觀音鄉誌】中有這麼一段記載:「光緒十三年七月,有白沙墩住民黃番者,言受神靈指示…謂眾曰:當日發現石像處之泉可癒百病。時塘背廖文安妻姜甘妹病危,取泉飲之,果效如神…」

    甘泉寺管理委員會所撰述【甘泉之沿革】也記載:「…後凡人畜病者,飲之病除,治癒者不計其數,難以枚舉,謂其泉曰甘泉…」 於是,居民將「福龍寺」更名為「甘泉寺」,而泉水源頭處則稱之為「甘泉井」,又名「觀音井」。

傳說中還有這樣的說法:倘若婦人月事不潔或是取水的容器骯髒不堪,則「…至入口處,瓶不潔者,突自破碎礫積如山。」,以此確定「神靈鑑焉」,後來就將本地名稱取名「石觀音庄」,這個名稱沿用到日據大正9年(1920),改為「觀音庄」,國民政府來台後,於民國35年改為觀音鄉。

 

新坡區之歷史沿革

早年的新坡,應該是寫做「新陂」,「陂」台語讀音ㄅㄧ。

過去新坡,指的是現在中山路以北許多散村的統稱。她的東北部地勢較高,海拔大約七十公尺,接近中壢「青山番」山胞住區,清朝乾隆年間大多仍是沒有開墾的草埔,所以居民稱做「青埔仔」;而西南部則是早期張家的居住地,海拔五十公尺,稱「張厝」。

兩地中間有很多的池塘,因為是新開墾的地方,所以興築了很多池塘來灌溉田圃,後來就用「新陂」來稱呼這個地方。

 

 

草漯區之歷史沿革

「草漯」,單從這個不容易發音與理解的地名,地方居民就巧思地延伸出許多不同的傳說與故事。

「先民從澎湖渡海來這裡拓荒,命名為草漯;『草』是長生不老草,而『漯』則是由三點水、田、系所合成…先民在這裡遇無極仙翁降世,三日後沐浴潑水於凡塵,形成三池水…」

儘管聽起來荒誕不經,倒也有這樣的神話流傳:「於是,先民引水灌田,植桑繅絲,這種絲非常細,慧眼者才得見,所以叫『漯』…」

「漯」,共有三種唸法,分別是ㄌㄟ丶,ㄌㄨㄡ丿和ㄊㄚ,指的都是中國大陸幾條河流的名稱。

在這個地方我們要唸作ㄊㄚ丶,【辭彙】上的解釋是:水名,在中國山東省。

「…我們李姓是草漯最大姓,有個故事是說:我們的祖先原本是澎湖的漁夫,有一天在海上捕魚的時候,遇到狂風暴雨,漂流到了台灣北部,讓一位不知名的員外,他是個大地主,給救了,從此漁夫就在員外家做長工…」

已過逝地方耆老李金鳳老師,私下曾經跟觀音文化工作陣現任總幹事王朝儀先生說過一個有關草漯地名由來的故事:

「…這位李姓漁夫天資聰慧,又知道努力上進,愛才的員外非常賞識,幾年後,就將他提拔為『掌櫃』的職位,這樣的決定,卻引起員外幾個兒子和親友的反彈,一致反對將『掌櫃』這麼重要的位置交給一個外人──儘管,他這幾個兒子都是草包,扶不起的阿斗…」

「員外在親友的壓力和一番考慮後,決定送給漁夫一匹馬,然後慷慨的對他說:北到八里棻,南到紅毛港(今新豐),這一大片土地都是我的,無論大小,你自己挑選一塊你喜歡的土地去開發經營,成家立業…」

「…漁夫騎著馬走了幾天,在這麼一大片荒草叢生的土地上繞了幾圈,反覆考慮,最後他跟員外要求:我喜歡靠海邊那一大片有水窪、有水草,那裡還有很多魚蝦,我可以開闢荒地、捕撈魚蝦過生活……李姓漁夫從此就在這塊土地定居下來,並且將這塊有著許多水窪、水草的地方取名為『草漯』──呵!所以我常說:『草漯』這個地名是我們李姓人家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