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榖

稻米收割後,要先用打榖機把稻榖打下,然就會用手工的方式,把稻穀、稻桿、稻葉分出來。分好稻穀後,緊接著就是進行曬乾的工作,以免稻米發酵與發芽。

農夫們在曬米的時候,因此我們通常會選擇比較寬廣且通風的地方,把稻米平鋪在地上,並每隔一段時間就翻動稻穀,使陽光可以曬乾稻穀的每一個位置。

曬穀子,大約需要花費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才會完成, 曬榖的天數,要看當時太陽炙熱的情形來決定。所以,在曬榖的過程中,農夫們每天都需要拿幾顆稻榖咬一咬,憑著自己的經驗,利用穀子的咬起來的軟硬程度,判斷稻穀中的水分含量是不是差不多了,如果穀子軟硬程度適中,便可以停止曬榖,將稻穀送到碾米場去賣。所以, 您可別以為曬穀子是把稻穀裡面的水分完全的曬乾喔,它可是要一點經驗來判斷的呢!

由於曬穀子的工作必須持續數天才能完成,農夫們每天傍晚,都會利用栗鈀等工具將稻穀堆起來,然後用防水的帆布遮蓋,等到隔天上午,再將穀子鋪開來 曬。所以,在民國六、七十年的時代,每到了收穫的季節,到處都可以看到農家們忙著曬穀子的情形呢!

農夫們把前天堆好的稻榖攤開

在馬路邊曬穀子的農民

  
●儲存

稻穀曬乾之後,農夫們就會把稻穀賣給碾米場。並且預留一部份的稻榖在碾米場中,等到家裡需要用米的時候,再到碾米廠中去領米回家煮食。碾米場通常都會備有儲米用的倉庫,專門用來儲存這些已經曬乾的稻米。

儲米的倉庫,為了保持讓稻米的品質不至於變質,通常需要非常注重倉庫的通風以及溼度。如果通風不良或者是濕氣太重,都將導致稻穀發霉或者變質,所以通常碾米場的倉庫都會十分重視米倉的通風情形。同時,為了保持稻米的乾燥,通常不會把稻穀直接放置在地板上,而會用木板墊高以後,再放置一包包的稻榖。那是由於地板通常會濕氣較重的緣故。(註:您有沒有發現,您家中在放置米的米箱,通常也不會直接把它放置於地上呢?這個道理也是相同的喔!)

此外,儲存稻米的倉庫也要注意防蟲的問題,因為如果沒有注意防蟲的問題,儲存在米倉的稻榖可是會蛀蟲的喔!

舊式儲米倉庫(通風良好) 舊式儲米倉庫(通風不佳)
●碾米過程--粗選、礱榖

儲存在米倉的稻榖,每天碾米場都會拿一部份的米出來碾製,並且包裝成小包裝米出售。

第一個階段的碾米過程主要是要透過許多的風鼓機,將不好的稻榖篩選掉,並利用拔時機把石頭去除,留下來比較好的稻榖,舊進入礱榖機(去除稻殼的機器)中,把稻米的殼去除。

(註:我們所採訪的碾米機器,大約已經有五十年的歷史囉!從這裡我們大概可以瞭解在民國四十多年的時代裡,他們所吃的米是怎麼製作的喔!)

首先,我們必須把一包包的稻榖,由卸料口中稻入地上,然後,碾米機會透過一個一個的輸送帶,將稻米輸送至碾米機的上方,再碾米機的上方有二個風鼓機,負責把不好的稻榖去除。

接著,經過篩選的稻榖會由另一個路線送下來,不過送下來之前,還是會經過兩個風鼓幾,同樣也要把不好的米去除。

經過初選好的稻榖,就會被送下來,進行拔石和礱榖的工作。

稻米先經過拔石機把曬米時的石頭碎粒去除,再經過礱榖機把稻殼去除。

●碾米過程--再篩選

稻米在碾製的過程中,為了能夠將不好的米粒去除,因此整個流程至少還會經過六個風鼓機(2∼3次手續),一方面除了將米粒經選之外,還可以殘留的稻殼去除。經過重重風鼓機的關卡,所留下來的稻米,就會是真正飽滿、充實的稻米,完成了這些手續之後,所得到的糙米,品質就很不錯囉!

碾米機器上的風鼓機 脫掉的「稻殼」就稱為「粗糠」
 
●碾米過程--精米

完成第一階段的礱榖之後,所剩下的稻米就是「糙米」囉,糙米必須在精米機中去除掉胚,才會碾製成我們平常所吃的白米喔!

在碾製白米的過程中,碾米場的工作人員必須隨時觀看白米被碾製的程度,以決定是否這個手續已經完成,通常,糙米必須要再這機器中來來回回六次到七次,才可以把稻米碾製成白米喔!

糙米原本帶有黃棕色

幾次精米後,米逐漸變白

 

糙米去除掉的胚層,稱為「米糠」,它是稻米最營養的部分,去除掉的米糠並不會丟棄,而是可以拿去製成其他的食品喔!

●包裝

在經歷完碾米的手續後,就可以開始進行包裝的工作。碾製完成的稻米,經過人工的包裝,就可以放在碾米場販賣。在以往小包裝米還未盛行的時候,通常人們到碾米場所碾製完成的米都是放置在米箱中,等到民眾要買米的時候,再依照需要的數量,將米拿到磅秤上去秤重,現代則多使用簡易的自動包裝機來代替了。

以往都將米裝置在米箱中,買米時才秤重包裝。


近來都使用包裝機包裝成小包裝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