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舊縣府

  台北縣於台灣光復之初期,設縣治於台北市華山。民國三十五年冬,因發生火災,所有處所燬於一旦,於是縣治遷移到板橋,以日據時代之海山郡役所原址為辦公廳。
  海山郡役所面積狹小,非常擁擠,而且整體建築物十分老舊,實在有礙觀瞻。加以近數十年來,本縣農工商業飛躍成長,吸引全省各地人士來此生活,人口急遽增加,境內到處聳立著象徵進步繁榮的高樓大廈及日夜川流不息的交通系統。在此發展快速的經濟活動中,使得台北縣政府業務日漸繁重,各單位人員迭有擴增,各局處所辦公廳益形逼窘,辦理業務甚感不便。為應推行縣政之需要 ,乃於民國六十三年,著手規劃興建辦公大樓,於民國六十四年八月奠基,六十六年十月落成,總工程費六千萬元。
  二十多年來,台北縣在歷任縣長用心良苦的經營下,縣政事務蒸蒸日上。積極推展各項硬、軟體設備,適時陳列藝文展覽,以提升服務品質與效率。
  另外,為了擴大辦公空間,改善洽公環境,乃調整各單位辦公處所。惟面對全省第一大縣龐大的業務量,舊縣府辦公大樓有限的樓層以不敷使用,只好將農業局、國宅局、社會局、勞工局、兵役局、地政局等等單位遷往附近處所,造成當時不便,也實非得已阿!
  台北縣政府在2002年一月遷往樓高卅二層的新行政大樓,為配合新板橋車站特定區發展成為「台北都會區新核心」,舊縣府大樓區域正處在板橋舊火車站、新板橋車站及南雅商圈的中心,住宅及城鄉發展單位決定把佔地一公頃多的舊縣府大樓,變更為商業區並公開標售,提高土地的使用強度,並結合新、舊板橋車站的開發,串連為一商業發展軸帶,應可以讓板橋更繁榮發展。
  舊縣府所在地為板橋市府中路32號,大廳佈置清新,日前在搬遷至新行政大樓時曾前去走一遭,亦不失樸實、清新的風味,往後,即將拉下那扇離別的屏幕。人們將在那高聳巍峨、智冠群倫的新縣府,享受著更優越的服務
舊縣府昔影
新府起因
  台北縣為台灣第一大縣,幅員遼闊,共有10個縣轄市及19鄉鎮,轄地面積超過2,000平方公里,人口數超過350萬人,至縣府洽公之單位及民眾絡繹不絕,現有的行政辦公大樓空間已不敷使用,因此台北縣政府擇定臨板橋市中山路一段233號之基地上興建新行政中心大樓規劃為至公元2030年可容納3,500位公務人員、以服務全縣450萬縣民之33層多功能超高層建築物。行政大樓基地北側鄰縣民廣場,隔40公尺縣民大道與板橋新站相望,南側面臨20m寬中山路,東西兩側分別為45m及35m寬之道路;為加速工程進行,本工程設計工作與施工同時並進,即採用工程分期分包模式,整體工程分基礎結構工程、裝修水電空調工程、昇降設備工程及植栽工程等四個標。
智冠群倫的大樓
  2002年元月底起,台北縣政府新辦公大樓將是台北縣的守護神
  它有巍峨高聳的外貌,智慧的內在,隔著淡水河流域與台北市的新光大樓、國際金融大樓遙遙相望 ; 在這裡可遠眺完整的台北盆地景觀,清楚地看到林口台地,但感覺卻好像沒那麼高,因它的高度一百四十一公尺,剛好是林口台地的一半高。
  台北縣新行政大樓位處板橋新站特區精華區, 四周道路分別是縣民大道、中山路、新站路及新府路,成為一處完整的行政園區,而板橋新站就在對面,高鐵、台鐵、捷運都有停靠,又設有中長程公車轉運站,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成就名副其實大台北地區最重要的新都心
  萬丈高樓平地起,台北縣新行政大樓也不例外。 八十七年一月動工興建,歷經五年多的施工, 一棟全新的玻璃帷幕大樓最近才展現在大家眼前。它的基地面積一萬七千六百零一平方公尺 ,建築面積七千零一十二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十五萬九千一百二十八平方公尺,高層樓區地上三十三層、地下四層,低樓層區地上八層、地下四層,開挖深度二十公尺,總工程經費五十九億八千萬元,總設備經費五億一千萬元,將是全國最高的行政大樓
  鋼骨結構的大樓,總重量達三萬三千八百噸,外牆有石材及玻璃雌幕,總面積約六萬平方公尺,地上結構及地下鋼構同時施工 ; 九一二地震後,台北縣政府為了以防外一,決定提升原設計六級的耐震力,加裝從日本進口的「斜撐鋼骨」遇到七級的地震也不怕
  除了防震,新行政大樓的防洪功能也達兩百年的洪水頻率,地下車道出入口設有自動防洪閘門,遇有洪水來襲不須再像現有大樓得堆沙包防洪(不會成為縣民大河、中山河唷~) ; 當停電時,大樓設有自備發電機三部,每部可發電一千五百仟瓦,足供所有設備、照明、電梯等全棟用電量,平時儲存的發電油料,可維持四天的用電量。
  講究環保的年代,大樓在水、電的節省上很有一套,首先是空調系統採用儲冰槽,利用夜間離峰電力儲冰,白天上班時間釋放能源,每個月預估節省電費四十萬元,還能減少夏季尖峰用電量 ; 用水部分則有「中水回收」設備,洗手後的水可回收處理,再用來沖洗馬桶,每月節省水費十五萬元,污水部分都須經過污水處理才能排出一大樓的垃圾依可燃、不可燃區分,預估每天應有四千五百公斤,經處理後的垃圾量體積會壓縮成九立方公尺大小,再交由垃圾車清運,另外考量大樓有餐廳,會產生有機垃圾,將有冷藏垃圾儲存設備,經冷凍再等垃圾車清運。

  它也是一棟聰明的大樓,具備三 A 自動化系統,分別是通訊設備,自動化、辦公室自動化及大樓管理自動化,包括中央監控、保全、空調、門禁、消防、停車、電力控制等設備均自動化管理設在九樓的災害應變中心,是縣長蘇貞昌上任後的堅持,肩負全縣災害防救任務,透過衛星、微波、數據網路等通訊設施,隨時掌握縣內各災區資訊,提供救災對策,遙控指揮救災工作 ,另頂層設有直昇機停機坪,必要時可供緊急、救災時的直昇機起降,提高救災效率,所以稱大樓將是全縣守護神一點也不為過。平時的災害應變中還可作為全縣交通控制中心,監控縣內主要道路、路口號誌,掌握各交通鑒塞路段,提供最新路況給駕駛人。
  為了行政大樓的安全維護,縣政府特別成立警衛隊,(設隊長一人、小隊長六人,警員四十人) 將全天候駐守大樓,他們受訓時被要求安全與親民並重,負責的範圍除辦公空間,還有多功能集會堂、國際會議,中心、中西餐廳、景觀暸望台、藝文展示區、銀行及郵局等。

  新行政大樓前設有縣民廣場,可容納一萬多人聚會,中央設有舞台區部分,呈鳳形狀,並利用地形高程落差,在外圓圓弧形處設置階梯看台,使廣場像是戶外劇場,具有表演、集會、展示等功能。
廣場緊鄰縣民大道處設有圓形車站出入廣場, 直通高鐵和台鐵月台,空中迴廊則能通往縣政府二、三樓大廳,未來還將連接到附近大型百貨公司,民眾往來可避免風吹日曬 ; 兩旁則闢成中西式庭園區,各具特色,提供民眾休憩。
樓層介紹
地下一樓:停車場日用品零售、美容、理髮、銀行、郵局、速食等服務。
新行政大樓設有一千零二十七個汽車停車位、一百六十八個機車停車位,縣民廣場則有近九百個汽車停車位和一千一三百餘個機車停車位,附近的板橋新站也有大型停車場。
1F:民眾活動空間、書局、咖啡廳、聯合服務中心
民眾進入行政大樓的中央大廳,就有志工人員及專業導引人員負責導覽及解說工作;縣政府為達成「一次受理、全程服務」,在一樓設有聯合服務中心,中心並設置綜合服務及簡易申辦,包括民政、地政、工務、社會、交通、環保、建設、警察、農業等單位都派有專人服務;大樓還有資訊中心,與中央部會、鄉鎮市公所、地政事務所、戶政事務所連線,以達到公文電子化目標。
2F~7F:辦公室、會議廳、大禮堂、藝文展示中心、
行政大樓低樓層區的東側三到六樓為會議,中心,計有大禮堂、簡報室、大、中、小會議室共九間,可容納一千兩百也一人到二十三人不等,未來縣政府將研議租借辦法,提供公私機關、團體、個人開會使用;西側則是三到七樓挑高、雙層座席的多功能集會堂,內部設有舞台、音響等 ', 提供各界舉辦文化藝術、社會教育及各機關展演使用,容納觀眾達一千餘人。
三樓設有縣政生活館及藝文展示中心、空間美展走廊,定期展覽各類藝術創作。

8F:中西餐廳(知名飯店經營)、屋頂空中花園
9F~10F:災害應變中心、交通控制指揮中心
11F~31F:辦公室
32F:觀光瞭望台、多媒體放映室
33F:空中餐廳(知名飯店經營)
屋頂:直昇機停機坪

喔!太美妙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