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的老地名,大多跟居住在擺接平原的平埔族先民和開發板橋的漢人祖先有關,很久很久以前,板橋這一帶是由新店溪大漢溪帶來的泥沙,經過了很多很多年沉積下來,所形成的泥沙沉積地形。那時候,在這片土地上,居住著凱達格蘭平埔族的武撈灣社和擺接社的兩大聚落。直到兩百多年以前,漸漸有漢人的足跡。廖富樁、林成祖從中國大陸渡海來臺,開墾擺接一帶的平原。當時的平埔族居住的擺接平原,僅僅有幾間茅草屋,但隨著漢人的移民居住,愈來愈多人居住在擺接平原,於兩百六十三年前,漸漸的就發展成「擺接堡」。至於為什麼現在要叫做「板橋」呢?據考證有二種說法:
一考:以前在現在的接雲寺附近有一條溪,這條溪注入大漢溪,通到另一頭的新莊、萬華。當時都是坐著獨木舟來來往往做茶葉生意。一下了船,人們用走路扛著茶葉進出擺接堡。為了方便人們往來新莊、萬華,就在溪上架設兩片木橋當做橋,所以在九十年前改擺接堡叫「枋橋」。民國九年那時日本統治臺灣時又把「枋橋」統一稱為「板橋」。這條溪就是今天的「公館溝」,公館溝現在已被加蓋成馬路,也就是今天的公館路。

二考:往昔台灣、大陸之間會有米、茶等貨物貿易往來,從新莊過大漢溪,在湳仔港上岸,運往今板橋市中心交易,而當時路途中需經過今林本源院邸後方的公館溝,因此便就地取材,砍伐一棵楠類大樹,加以修飾,令其跨越公館溝上(位於後來興建的枋橋城西門口,今府中路與林園街口),以利行人往返枋橋、新莊之間,因而俗稱該地為「枋橋」。「枋」又意為大木材,枋橋街地名即起源於此。日據時期,枋橋經歷多年,已不堪腐朽,便拆棄掉,改用多片木板築架成橋。民國九年(日本大正九年)日據政府改革地方行政制度,鑑於「枋橋」與「望鄉」之日文發音相同(望鄉意指思念故鄉),為避免來台至此的日本人,因「枋橋」引起的思鄉之情而造成不願繼續留在台灣的窘境,於是藉由日本東京也有一行政區—板橋區,而將「枋橋」改為「板橋」,「板橋」由來即緣於此。

板橋的地理位置,位於新店溪大嵙崁溪間的沈積地形,隔著新店溪,台北市相望與跨過大嵙嵌溪就到新莊,古為凱達格蘭族武(月勞)灣社和擺接杜的社地,雍正年間始有漢人足跡,乾隆年間廖啟樁、林成祖以入墾擺接平原,初僅茅屋數間,隨著漢人移住人口漸具,遂成「擺接堡」,轄地遍及今日板橋市、中和市、土城市和大迦納、新莊西盛一部份土地。
 



板橋有些地名叫「埔」,有新埔、後埔、埔墘等。「埔」就是還沒開墾的荒地的意思,新埔就是新開發的平原,位於公館溝(公館大排水溝)與縱貫鐵路之間,也就是新草埔的意思;後埔就是後來開墾的草埔地,較新埔晚開發;埔墘就是靠近水邊的草埔地,也就是新墾殖埔地之邊(新埔即在其鄰接北邊)。
 
公館


公館地名是因為以前開發擺接平原的英雄林成祖建立一棟大房子,座落在今天的公館這一帶,所以這地方的地名就沿用公館,位於漢生西路與國光路交叉路口處附近。
 
港仔嘴


光復橋一帶的地方叫做港仔嘴。港仔嘴的意思就是兩條河流合併在一起的河口港,河流在將要入海時,河床愈來愈寬,水流的速度愈來愈慢,泥沙堆積成為的地方。今天,保留港仔嘴地名是指大漢溪和新店溪匯合起來,一起注入淡水河的三角尖嘴地帶,這個地方原來住著新莊方面的凱達格蘭平埔族的武撈灣社。漢人陸續在這裡開墾田地,是因為林成祖建築大安圳來灌溉這片三角尖嘴地,亦農亦漁。今天的港嘴里、振興里、振義里和光復里都屬於港仔嘴。
 
江子翠


華江橋一帶從前是一片翠綠,又有美麗河流的三角區域。又為了和光復橋的番社港仔嘴區別,故取閩南語發音相同而相異字的「江子翠」。今天江翠、文化、文聖、莒光等里都屬於江子翠地區,位於大漢溪、新店溪之間,公館大排溝以北的三角形區域,指河流會合之尖嘴地帶。
 
社后


原為凱達格蘭平埔族擺接社(擺折)所在地,兩百五十年前,林成祖進入擺接堡開墾,並開鑿大安圳灌溉良田,漢人就在擺接社的後方聚集成為村莊,所以叫做「社后」。今天社後、自強、光華、中正等里都屬於社后。
 
湳仔


以前這裡的水田,土質鬆軟,一腳踩進水田裡,因地質不堅實,就陷下去了,俗稱(深腳田)故稱湳仔田,這裡的老地叫做湳仔,這裡的市場叫做湳仔市。今湳興、新興、華貴、華興、華福、華德、華東等里。
 
四汴頭


是指大安圳設立四個閘門來分流而命名的,今天的信義、廣福、重慶等里都屬四汴頭,位於信義路二七九巷旁,與土城交界。
 
四股尾


當時蔗田以股為單位,因該地位於四股左右的蔗田後方,故名。日據時期,在此耕作的凱達格蘭平埔族擺接社已棄田不耕,於是該地區便由日據政府接收,因而該地名又名「充公」。
早期此地區會隨大漢溪變換河道而改變位置,有時在浮洲,有時則流至新莊舊子林,因此在該地便有一戲謔傳聞,意指「四股尾的土地公常賭輸新莊舊子林的土地公,因而不得不將四股尾劃分給新莊舊子林土地公,所以四股尾才會常常變換位子」
 
深坵


今深坵、香丘、西安、福丘、玉光、光仁、廣新、海山等里。坵即田園單位,一坵即田園一枚,又此區田地較四周地區為低,因而名之「深坵」。乾隆15年,(西元1750年)林成祖自大甲移來此地。
 
沙崙溪洲


今溪洲、溪北、溪福、堂春、崑崙、成和等里其位於台北盆地西南部,地處大漢溪與支流環繞之間,猶如溪中之洲又往昔河岸風成沙丘,聚落建於沙丘之上,故名沙崙溪洲
   
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小東門


道光年間,林本源家族遷居板橋,並且開始有計劃的經營板橋。咸豐年間,台北各地仍有械鬥事件,林國光為攻守方便,於咸豐五年(1855年)建築板橋城牆,這是台北城建立前(光緒六年,1880年,台北盆地上唯一有城牆的都市。板橋城牆高一丈五尺,寬二尺多,共有東、西、南、北、小東等五門,東門在慈惠宮之東,即今東門街、南門街、文化路一段及府中路交叉口處;小東門在今文化路一段與北門街交叉處;西門在接雲寺旁,今林園街、西門街與館前西路交叉處;這幾處地區之地名有來即緣於此。
枋橋城於光緒廿八年(明治卅五年,西元1902年)左右拆除。
註:西門即稱午門,為處決人犯之場所,因此只有在處決人犯時才會開門。
荷據時期
西元1626年,(明崇禎15年),荷蘭人擊敗西班牙人,佔領北台灣,前後治理台灣36年。當時的板橋,在行政區上隸屬於「淡水地方會議區」,但是,地方之事,一律委由地方長老自行處理,僅每年或數年召開一次地方會議,目的在傳教或贈賜一些小禮物,以示懷柔,並未設置任何地方行政機關。
明鄭時期
西元1662年2月,鄭成功將荷蘭人驅逐離台,到康熙22年(1683年 )為止共統治台灣21年。板橋屬於當時的天興縣治區
早在荷蘭人治理台灣之前,漢人已深入各地的番社,與各地的原住民交易當時平埔九族中凱達格蘭族的『擺接社』是板橋地區的主要住民。
盛清時期
清•康熙時期-
康熙23年,將台灣的行政區劃分為一府三縣,此時的板橋隸屬於諸羅縣
康熙36年,郁永河裨海紀遊一書中,曾意指此地為「擺折社」。
康熙56年,陳夢林諸羅縣志又改此地名為「擺接社
清•雍正時期-
北臺灣漸闢,經濟日益重要,雍正元年於諸羅縣下增設淡水廳,此時的板橋開始成為淡水廳中淡水堡的一部份。
清代中葉
清•乾隆時期-
原稱「擺接社」的板橋在名稱上開始有了一點小小的變化-「擺接堡」,而今天板橋市西區的一部份則稱作「海山堡」。
乾隆十七年,福建漳浦人林成祖開始經營擺接堡。
乾隆二十六年,海山堡人劉承纘與乾隆三十一年海山堡人張必榮偕族人引擺接溪之水,灌溉經商、舟楫往來,綿長三十里,這是板橋大規模開發之始。
清•嘉慶時期-
嘉慶十七年(1809)全省行政區改為二府(臺灣府、臺北府)原屬諸羅縣淡水廳內的擺接堡(板橋)又改隸於臺北府淡水廳轄區內。
晚清的開發
清•道光時期-
道光27年(1847),居於今桃園大溪之福建漳州人氏林平侯,遣二子國華、國芳建枋橋弼益館,以為收租之所,是為林氏家族經營板橋之始。此後,板橋的開發便與林氏一族的發展息息相關。今天的林家花園便是當時留下的建築遺跡
清•光緒時期-
光緒元年,欽差大臣沈葆楨裁淡水廳,置台北府。今板橋市地區在當時全名應稱為「臺北府.淡水縣.擺接堡」一直到光緒二十一年(1895)馬關條約臺灣割日為止,未曾改變。
日據時代
明治二十八年,日本將臺北府改為臺北縣 ,板橋隸屬於當時的淡水支廳。
明治三十四年,日本據臺第十二年,廢除縣制,把全省分為二十廳,而其中臺北廳的枋橋支廳就是今天的板橋市。
大正九年(1920),日本大舉改革地方行政區域,將台北廳改為臺北州。
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日昭和四年﹞,革莊為板橋街。
民國
民國三十四年十月廿五日,台灣地區光復,翌年改制,改稱板橋鎮,隸台北縣海山區
民國三十六年設台北縣政府於此,裁海山區,由台北縣政府直轄
民國六十一年七月一日,因工商業發達,人口日增,依規定升級為板橋市

有關板橋的官方書目:
北縣文化(縣文化局出版)
板橋國小出版
板橋市公所編印
板橋市公所編印
板橋市公所編印
台北縣政府編印
 
影音典藏區
《板橋查某》 (點圖示可試聽)
作曲、指揮/林福裕 演唱/幸福男聲合唱團、紀乃菡

火車火車著吱吱叫 5 點 10 分著到板橋
板橋查某著美復笑 返來去賣某著來予伊招

《板橋查某》於當年一度為衛道人士批為傷風敗俗:「哪會使賣某?」
然而,卻是歷次音樂會中,「幸福男聲合唱團」獲得掌聲最熱烈也最久的一首歌呢!近年且成為板橋地區各種宣傳的最愛!

《板橋車站影片》(點圖示可觀看)
由台北縣政府提供,紀錄往昔板橋車站榮景,
背景音樂十分獨特,可以配合舞蹈動作唷!

舞蹈動作請按此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