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親組織

 


  宗親會是基隆中元祭最大的推手,也是基隆中元祭最大的特色。從我們數度與宗親會的長輩們接觸、訪問的感覺,他們都是相當有智慧,而且非常關心社會脈動及教育的長者呢!如果不是他們的付出與熱忱,中元祭的傳統也不會在基隆保留得這麼好,身為下一代的我們是有使命必須將文化交棒傳下去的,我們要加油了。

 

  早期中國人最重視宗親組織,親戚朋友都會嫁娶在附近,並且早期從大陸移民過來的先民們,為了抵禦外人,也會聚集在一個村莊部落,一方面是早期台灣交通不方便,二來是凝聚家族向心力,可以抵禦外人。早期基隆中元祭,可追溯到咸豐五年〈西元一八六0〉,最先由十一個姓氏宗親會輪流主普,並需要設立主會、主壇、主醮,起初碼頭工會也會要求勞工們負責承辦,後來統一由慶安宮來承辦了。

  一開始各宗親會抽籤結果由張廖簡、吳、劉唐杜、陳胡姚、謝、林、江、鄭、何韓藍、賴、許等十一個姓氏輪流主持普渡事宜,當年輪值的姓氏就稱為「主普」,其餘的十個姓氏就稱為「贊普」。在民國四十三年的時候,李、郭、王、楊曾、黃、柯蔡、邱丘、蘇周連、鐘蕭葉、白、余徐涂、董童等字姓組成聯姓會,加入原來只有十一個主普的行列,成為十二個主普單位,然後在民國七十年的時候,聯姓會中的郭、李二姓脫離聯姓會,於是主普的輪流姓氏變成十四個,最後黃姓在民國七十四年,也獨立出來,於是現在基隆的主普輪流姓氏成為十五個單位

  在訪問何藍韓(二○○二年)及賴姓(二○○二年)兩位的理事長過程中,我們才瞭解宗親會辦理中元祭的面臨的問題。首先,宗親會需要統籌整個中元祭的活動(農曆六月二十九至農曆七月底),包含祭祀活動、人員與地點安排,但最重要的是經費問題,一個大型的中元祭需要的經費可是很嚇人,最低預估也要上千萬元,經費的支出都由宗親會去張羅,主要的經費來源是靠各宗親的捐獻點點滴滴所累積,十幾年的累積金錢在輸人不輸陣心裡作祟下,辦完後經費所剩不多。

  以往經濟起飛的年代中,經費不是問題,近些年經濟不景氣,經費來源有限,各宗親會都面臨苦哈哈日子,好在交通部觀光局會補助金額,經費方面出現了一線曙光。各姓宗親會,輪值主普時,整整一年的時間竭盡心思,不惜鉅資動員人力,力求最完美的辦理中元祭,平時宗親會會對會員喜喪之事,互為慶慰,重陽節時也會辦理慶老活動,並且設置子女獎助學金,用以鼓勵同宗子弟上進外,每年也會定期祭祀祖先。

    

何藍韓宗親會的匾額
何藍韓宗親會的匾額
何藍韓宗親會會館

何藍韓宗親會會館

何藍韓宗親會會旗
何藍韓宗親會會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