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世榜

施世榜原名司城,世榜是官名,墾號常齡。福建省晉江縣安海人,生於清康熙十年(西元一六七一年),卒於清乾隆八年(西元一七四三年),享年七十三歲。邵十隨副施啟秉(鹿門)移台落籍鹿港施厝,投資開鑿八保圳。圳原二水箱的八堡圳第一圳(施厝圳又名濁水圳)鑿圳者施世榜先生,對彰化平原的貢獻人盡皆知,圳原二水鄉鼻仔頭特別在八堡圳分水門旁建廟予以奉侍供人禮拜紀念。當時的施厝圳自二水流今田中、社頭、員林、花壇、秀水、福興、鹿港等鄉鎮,灌溉面積進一萬多田地。建圳將近三百年,名列台灣三大人工圳渠,流經彰化縣八個鄉鎮,很少對這位豐功偉績的鑿圳功臣世榜加以紀錄褒揚流傳,影響所及,後代子孫及關心鄉土文化的文史工作者,研究彰化母親河時,總會覺得少了一份文獻資料可以參考,非常可惜。

鹿港天后宮正殿右側護龍有專殿安奉施世榜祿位,與天后宮媽祖共享萬年香火是友典故的。根據彰化縣文化局民國八十五年(西元一九九六年)版彰化縣口述歷史(一)第六十五頁「鹿港鎮的繁榮與八堡圳的關係」與吳卿銅先生訪問地方耆碩李丕顯先生口述。

再施世榜與八堡圳文中指出:「施世榜是繼承他的父親施鹿門的事業,在台灣中南部從事製糖和砂糖買賣,並因而致富,當時由於台灣社會內外環境變遷,稻穀需求殷切,稻穀的重要條件就是必須有肥沃的土地和完善的水利設施。

反觀當時的彰化平原,處處沼澤,茅草叢生,尚不宜耕作,於是他才興起從事土地和開發水利設施的念頭。

施世榜開鑿八堡圳的時間長達十年,直到清康熙五十八年(西元一七一九年)才完成,由濁水溪引分流到施厝圳,灌溉彰化平原後的十三堡半,…….由此類推當時彰化平原多數可耕地都是作為『墾戶』的施世家族擁有租權的勢力範圍」

又據耆碩李丕顯先生口述,清雍正四年(西元一七二六年),鹿港天后宮因過於狹小簡陋要從事改建,急需用地,施世榜獲悉,慨然允諾獻地建廟。

信徒為了感念施世榜建廟的功德,後來才特地在天候公正殿右側護龍闢一專殿安俸祿位,與天后宮媽祖一起同享萬年香火。

口述訪問者吳卿銅先生在訪問紀錄「鹿港的繁榮與八堡圳的開發」結語說:「八堡圳的開鑿成功,加速彰化平原的墾拓開發,為彰化平原農業發展奠下基礎,使彰化平原在前清時代,越居台灣穀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