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堂

       福仁宮  

 

 

        大溪鎮普濟堂創立於民國前十年(歲次壬寅),本堂前臨大漢溪、背倚靈峰、山如烏嘴、南面石門近如咫尺,北眺鳶山、遙瞻鶯石、乃是馬武督直系龍脈的結穴,亦為蓮座山首尾相對的靈山,於是延師相地,乃定巽山兼辰分金、集眾鳩資、重新改建。共築成正身五間,配合兩邊護廊,雖非雕樑畫棟、頗稱堂構維新,其後再於民國六年添建拜亭完成正式廟宇並於民國九年慶成建醮。四方善信慕神靈而朝拜者、絡繹於途、日以繼夜。尤以弟子社團,相繼而起,遂憑公決,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關聖帝君聖誕之辰,恭迎聖駕排鑾下鄉巡狩,祈求國泰民安,至此已達一百週年之久,其盛況迄今猶然。

 

 

 

        民國五十年辛丑七月,因感廟宇久歷星霜、凡經風雨侵襲、丹青剝落、簷桶傾頹、門楣朽蝕、宮牆破損、觸目驚心,共議徹底改善,乃成立『大溪普濟堂修建委員會』負責策劃。乃於翌年正月興工改建,幸得全省各地信徒暨本境善信輸誠樂助,至民國五十四年而厥功告成,自此神威遠播,敬仰日隆,信徒遍及全省。步入本堂前,迎面聳立二闕高峻秀麗之東西向牌樓,上面分書『智水仁山開聖域晨鐘暮鼓度鯤洋』等字,寓意深遠。背面並有周至柔將軍所題之『普濟堂』牌匾,蒼勁有力、嚴然天成。遼闊寬廣之廟埕,置身其中,俯瞰大漢溪的山光水色,令人樂趣橫生、俗勞盡消。本堂採南方建築,前、後簷頂翼角裝飾各:《剪粘,祥龍獻瑞、雙鳳含珠、栩栩如生、巧奪天工的瓷片構形,色彩鮮活明亮、瑰麗耀眼,飾以福祿壽三星,象徵其仙遊人間、賜福黎庶之寓意,間或點綴叢林、花鳥、人物各種圖案,手工精巧、細膩,甚具意思。左右各設一美侖美奐的鼓樓、鐘樓,分書忠孝、二愛之字,醒目引人。

        民國六十八年五月二十日,中華民國第六任總統蔣經國先生蒞臨本堂巡視,見本堂供奉主神關聖帝君,欣悅之惰,溢於言表,隨即慨允致贈其由大陸帶來珍供甚久之關公青銅全身坐姿雕像一尊。謹擇於同年農曆六月二十三日特派總統府國策顧問魏景蒙先生專程護送親拱至本堂,備承恩澤,光耀永遠,鎮民列隊恭迎、萬人頂禮、盛況空前本堂謹以三獻古禮迎奉開光杷正殿。此為大溪鎮增添一份無上的殊榮,傳送各地。除了珍貴神像外,殿中並有數方如威揚十洲、功蓋華夏、燻陶善類、聖德巍峨等橫匾,正殿兩側護靈,左闢為會客室,前為廣寒宮,主祀太陰星君:右闢為太歲殿,主杷六十甲子太歲,前為太陽殿,主祀太陽星君,據言,太陽為日,太陰為月,日月合一為明,代表正是反清復明之意義。

        本堂主杷關聖帝君,威靈顯赫,垂庥合境,香火鼎盛,善及遐邇,各地香客慕名遠道紛沓前來,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關聖帝君之聖誕日,由各地組團朝拜進香之善信大德,日達數萬,並由本鎮各社團成立二十三組隊(現已增至二十八組),舉行繞境慶典活動,一時鞭炮、鑼鼓聲徹雲霄,場面盛大而熱鬧!目前本堂爐下分靈頗多,遍及全省各地,信眾無數,農曆一月十三日,為關聖帝君得道紀念日,農曆正月二十、二十一日起斗,農曆十二月初三、四日完斗敬備平安粥,供善信大德膳食,祈求平安,並依古禮虔備牲禮舉行盛大莊重之祭典,各地善信,朝拜上香,絡繹不絕。另農曆四月間,召開信徒大會,藉以弘揚三聖恩主之教義,並促進信眾間情感之交流。

 

 

 

回到首頁 | 走訪大溪 | 大溪老街 | 中正公園 | 武德殿

大慶洞與石板古道 | 老街廟宇 | 後尾巷 | 走訪大溪老街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