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光復

金礦區的紛亂時期

日本結束了金礦經營,這個停頓一直到民國政府光復為止。民國34年﹝西元1945年)8月到10月,國民政府尚未進行接收之前,產金區變成盜金猖獗之地,秩序大亂,盜金客在基隆河流域的產金區出沒,而九份、金瓜石的產金區,卻因礦主身份的不同而有一些差異。瑞芳礦山屬於臺人的「台陽」所有,臺陽公司的組織完善,盜金者不敢過於猖獗﹔反倒是金瓜石礦山,原屬於日人的礦業公司,於是不少人攜帶武器和工具進入礦坑,公然地開採。在這些盜金客當中,有許多人當過採礦工,由於熟練採金工作,一時之間也獲利不少,這一股盜金風氣使得瑞芳地區顏國年銀樓林立,黃金的黑市交易非常熱絡。

民國35年﹛西元1946年﹜11月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瑞芳、金瓜石礦山的秩序逐漸恢復,其中以瑞芳礦山秩序恢復的最為快速,這是因為瑞芳礦山所屬的「臺陽礦業公司」在光復後即完成改組,所以能順利推展業務,連帶的瑞芳礦山的秩序得以控制。而以金瓜石礦山來說,它的秩序恢復即慢了許多,這與礦區的選礦場被盟軍轟炸、坑道部分浸水崩塌與盜金客毀損礦區機械、器材等都有直接的關係。

瑞芳礦區的枯竭

因為光復初期舊臺幣的持續貶值,造成物價與黃金等保值物品價格不斷上揚,通貨膨脹情形嚴重。黃金價格的節節上漲,當然會有大量的掏金客湧入礦區,不過當時由於國民政府對於山地行政與治安進行嚴格把關,除了已開採的礦區外,嚴厲禁止在其他地區進行採金活動,甚至新礦區的申請,基本上都採取不允許的態度。民國38年6月,臺灣進行幣制改革,幣值興金價漸呈穩定的趨勢,黃金的市價與官價相去不遠,淘金獲利逐漸減少後,加上早經開採的金礦業也逐漸面臨經營上的困難,其中以基隆河和東臺灣兩個沙金礦區的採金活動影響最大,沙金業經此挫折後幾乎停擺。

瑞芳與金瓜石礦山在光復後改制生產、總體經濟環境改斜坑口變、政府黃金政策的影響及富礦體逐漸枯竭等原因的交互作用之下,總生產量在1950-60年代節節下降。民國38年後由於黃金管制的緣故,金礦的開採幾乎已經無利可圖,九份礦山便順勢遵從政府禁止轉包的政策,改採礦山直營的方式。在陸續收回礦坑自營後,民國46年(西元1957年﹞九份礦山改組為「瑞芳金礦」,生產量一時之間增加不少。但民國47年至民國48年黃金政策再次改變,規定黃金不能自由買賣、且指定機構收購黃金之後,使九份礦山進入衰老期。加上1960年代九份地區年輕力壯者相繼外移,礦區生產量在民國55年後直線下降,九份的金礦在苦撐多年後,鉅額的維護費逼使台陽公司不得不在民國60年(西元1971年)12月結束經營、封閉坑道,歷經53年的金礦經營正式走入歷史。

礦區最後的榮耀

不同於瑞芳礦山的情況,金瓜石礦山本來就是基隆三大金山中條件最佳的,又在1950年代出現奇特的「以銅養金」現象,於是利用民國39年(西元1950年)6月韓戰爆發引起銅價上揚的機會,大量開採銅礦以彌補金產的虧損,渡過金價低迷的難關。此外,金瓜石礦山對於煉製設備、探礦的工作一直沒有忽略,加上民國44年﹝西元1955年)改組為「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積極擴大生產設備,種種因素使得金瓜石礦山在改制經營後,不管在金、銀、銅的產量方面,都有相當的突破。再者,民國52年(西元1963年)至民國62年(西元1973年)間,金瓜石礦山透過國內外科學團體的協助,努台陽礦業所力探勘新礦,甚至還在水浦洞灣海底進行金屬礦的探勘,但收穫不大。

民國68年(西元1979年),國際金價突然狂飄,島內又興起一股採金熱,金瓜石礦山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曾以機器設備在本山露頭部分及樹梅坪一帶,進行露天開採,同時「禮樂煉銅廠」﹛屬於臺金公司)也開工,利用金瓜石礦山礦產煉銅,並且在這年煉出金17067臺兩、銀34900臺兩等金銀副產品。而民國68年﹝西元1979年)開始的「採金熱」斷斷續續維持到民國77年﹛西元1988年)金價的下跌而冷卻。民國79年(西元1990年)6月,禮樂煉銅廠的關閉,正式代表了基隆河流域及整個臺灣採金歷史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