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火車站面積有六百五十平方公尺、總重量達三千五百噸以每分鐘不到一公分的緩慢速度往東南方移動,移動八十五公尺,推到火車路左前方的國光客運後方的停車場,計劃在九月一日完成。這次的搬遷工程中最引人注意的是要用什麼方式搬運車站建築,尤其在遷移之前蘇直評副總工程司信心十足的表示過,將在火車站裡放置水杯,而整個遷移過程不會有水滴溢出,並強調移動火車站的過程對六十一歲的老火車站而言,不會有任何損傷。
市政府原本計畫動員一萬名市民用繩子將舊火車站拉到新的地方,但高雄分處表示,那是傳統小型建物遷移工法才可能做到。舊火車站這次遷移可能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建物整體遷移,所以要舉行拉繩子活動,只能做做樣子,實際上仍然是要依賴油壓機穩定的推力,在「古蹟」不受損的情況下,推向新的位置。地鐵處高雄分處與市府討論過,從月起舉辦高雄臨時火車站啟用、舊火車遷移多項慶祝活動,希望這項重大的工程能讓更多市民留下難忘的回憶。 高雄火車站遷移為高雄都會區鐵路地化工程之一,全部工程包含了高鐵延伸進入高雄車站總經費一千一百三十五億元,交通部將分兩階段、十年內完成高鐵、台鐵、捷運在高雄火車站地下共構車站。交通部鐵處九十年度列四億八千萬元,施做高雄車站、舊火車站遷移及中博地下道臨時高架橋。
舊高雄火車站站體,因應「三鐵共構」工程的施工,將離開原佇立位置,要被搬移到有八十二公尺距離遠的地方暫時棲身。高雄車站面積六百卅平方公尺,相當於一千輛滿載的砂石車重量。由吉普營造公司(當年興建高雄火車站的子公司)承攬遷移工程 ,採用「總掘工法」,以「無升高移動工法」,循「斜向移動」路徑搬遷。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表示,依每天可移動六公尺的進度,站體可在預估的時間裡提前移至國光汽車客運公司後方的終點。
負責搬移工程的蘇直評則表示,舊高雄火車站總共有好幾百噸,這個重量若換算成量體,需要有一千輛砂石車,才可完成搬運。他說,要搬舊高雄火車站,工作人員歷經收月施工,已將該建物五十三座柱腳都騰空,並裝上類似溜冰鞋的混輪,將利用十二排的軌道,以油壓推動方式慢慢進行移動的動作。
鐵改局人員表示,待站體移到定點後,最後要做的是周圍固定工作,但站體下方還是由支架撐著,待八年以後三鐵共構工程完工,再以同一工法遷回車站原址。高雄市一務局表示,高雄車站移至新址保存期間將利用車站內站規畫為「高雄願景館」,展示鐵路文物,另外臨時站的天橋亦將設文化藝廊,再於新、舊車站間架設高架橋,設置鳥瞰區,以後民眾可居高俯瞰整個三鐵共構工地,了解施工實況。 現在高雄市天公廟主任委員並正籌組高雄火車站保存委員會的許文良則表示,看到高雄舊火車站體,就想起他民國五十六年要去當兵時,在此集合的情景;火車站具有大家高度共同的記憶,所以他決定要籌組保存委員會,對整個搬移做監督的工作。車站四周聚滿爭歷史盛況的代生活物品,讓人恍如「回到從前」。
高雄車站帝冠式建築預定八月開始遷移這重量約有三千餘公噸的車站站體,將以水平千斤頂同步使用油壓機,用推的,以平均每分鐘前推一公分的速度,移動八十五公尺,推到火車路左前方的國光客運後方的停車場,單趟的遷移費用約一億元。
屋頂為帝冠式樣的高雄車站,興建於西元1941年,主要特徵是是站體採用西方古典建築型式,而屋頂則採用日本皇宮建築慣用的帝冠式樣,由於火車站將進行鐵路地下化及捷運工程,為保留這個歷史建築,市長謝長廷堅持要保留此一建築,做為高雄市民的共同記憶。在施工期間暫時遷移,待工程完工後再遷回原處和新站體做結合。 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高雄作業組主任蘇直評說明遷移的方式,他說高雄車站帝冠式屋頂的主體結構將做整體的遷移,兩翼則將以拆卸的方式搬遷,等地下化及捷運工程完工後遷回原處組合。 蘇直評主任說,據估計,火車站要整體遷移的部分面寬三十六公尺,面積六百五十平方公尺,重量約三千餘公噸,移到火車站左前方的國光客運後方的移動距離約八十五公尺。 移動的方式將採風險最小的總掘工法及剛性地坪,移動的方式是先將站體撐起,隨後在下方舖上鋼軌,並在站體的柱子基礎上裝置水平千斤頂同步使用油壓機,用推的方式推進,平均每分鐘約移動一公分。而千斤頂的走動長度一次是四十公分,移動一個衝程後,千斤頂的基座再往前移,以持續推進。而移動中,建物的水平及垂直變形不得超過跨距1/1000及1/1500,要求嚴格,以免破壞這個已有六十一年歷史的老建築。
當年興建帝冠式高雄車站的是日本清水營造公司,而此次承包火車站遷移工程的就是該公司的台灣分公司─吉普營造企業公司。高雄車站的保存遷移,單遷移經費就要約七千萬元,其他的保護、拆卸、交通維護等等作業約三千萬元,合計一億元。 遷移到國光客運後方的高雄車站將暫時設成願景館,展示火車站的相關資訊,也讓高雄市民能同步關心高雄車站工程的進度。鐵路地化及捷運工程完工,這老火車站將再搬回原地和新的站體結合,到將有一番新面貌呈現在市民面前。 |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