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台南歷史散步
資料整理:【古道】黎修宏


清領時期

  清康熙22年(1683),台灣入清版圖,隔年,清廷劃定台灣為一府三縣,改明鄭時之承天府為台灣府。 初期,清廷治台始終採取消極政策,直到康熙60年,發生民變「朱一貴事件」,清廷才痛定思痛,重新調整 對台的經營方式,對於府治台南也開始有較積極的建設。始終受歷史眷顧的台南,自此更頂著「全台首府」 的尊榮,昂首步入它歷史上璀璨、輝煌的一段時間。

 【建城】:迫於實際防務的需要,加上駐地官員的不斷奏請,在台南射府40年後,清廷終於應允台南建 城。雍正3年(1725),由台灣知縣周鍾瑄主持興建的台南城終於在嘉南平原上建起來了。
 府城第一次建起的城池是木柵城,形如「]」,西面因臨海,所以不設柵垣,總共開設7門。數年後,陸 續又在柵城外增植刺竹和綠珊瑚,城樓改成磚石結構,並增建小西門,使城8門。
 台灣府的柵城儘管頗費匠心,不耐火、易被砍伐等先天缺陷卻無法克服。歷經了林爽文之役等多次民變 的考驗,清廷終又允福康安等人所奏,將台灣府的柵城改建為三合土城,並命台灣知府楊廷理總理城工。於 乾隆53年(1788)開工,乾隆55年完成。
 此之後至清末,雖續有整修,並增築外城,但整體規模卻為這次建成所立。直到1907年,日人拆城止, 共歷時100餘年。期間幾經變亂的考驗,對維護有清一代府城的安定貢獻極大。

 【渡台禁令的調整】:清康熙23年,清廷頒布渡台禁令,僅准漳泉人士做有限度的移民,但不準擕眷, 且出入港口限福建廈門與台南的鹿耳門封渡。此政策雖使台灣整體開發腳步減緩,相對卻使台南蒙地利之便, 因移民集聚,市景一枝獨秀。
 雍正10年,清廷首次允許移民擕眷來台,之後,雖又多次重申海禁,卻擋不住移民渡台之勢。至乾隆41 年後,渡台禁令已形同虛文,於是大量移民由鹿耳門湧入府城,形成明鄭後的一大移民潮。台南因而人口激 增,市況益發繁榮。此時期的移民可能便是今天許多台南市市民的祖先。
 鑑於台灣北部的逐漸開發,清廷分別於乾隆49年和53年再開放鹿港和淡水八里岔為通商口岸。至此,台 南雖喪失了全台為一口岸的優勢,卻因得其先機,仍為全島最繁榮的城市。「一府二鹿三艋舺」的俗諺因此 應運而生。

 【三郊勃興】:由此社會安定,人口持續增加,造就了民生富裕的條件。乾嘉年間,府城3大商業貿易組 織「三郊」的興起、壯大,為台南往後百年的黃金盛世揭開序幕。
 府城【三郊】是指,分別以北郊蘇萬利、南郊金永順、糖郊李勝興為首之3種性質商號聯合形成的大組織 。此一貿易集團不但執掌清代全台對外貿易之牛耳,更以其雄厚的財力支持府城的各項建設,如建廟修寺、 造橋築路、疏濬港道等,此外,也賑災濟貧、調解民間糾紛,甚至協助官方,組織義民,保衛城池,驅逐海 寇。成為當時台南社會的一股重要安定力量。
 另一方面,這些殷商巨賈也雅好詩書,熱心教育,獎勵士予參與科舉;加上官方普設書院,提倡文教不 遺餘力,使得府城人才薈萃,文風昌盛,科名稱冠全台。及至今日,台南仍是傳統文化氣息最醇厚的城市。

 【滄海變遷】:早期台南因臨近海岸,移民集聚而興起;繼而又因擁有良港,發展對外貿易而瑧於極盛; 清代後期起,海沉路浮,港口消失,亦為台南逐漸沒落的主要關鍵。滄海桑田,正是府城興衰的最佳註腳。
 荷據時期台南的海岸線約在赤崁街一線;明鄭時西移到西門路附近;進入清代,台江更淤,乾嘉時,海 岸推移至文賢路、金華路,新生的海埔新生地則由官方與三郊協力疏濬出數條港道,其中供通商使用五條, 號稱「五條港」,府城的繁華市景並未受太大的影響。>
 直到道光3年(1823)7月,台灣西南平原發生大風雨,曾文溪改道,挾大量河沙注入台江,千里汪洋盡 成海埔。之後雖幾經修濬且變換外港,勉強維持至清末,卻已是強弩之末,優勢盡失。

 【外來衝擊】:同治三年(1684),安平海闊建造完成,並正式開港,英、美、德等國外商相繼到府城 發展,於安平及五條港區廣設洋行。這些外商挾著雄厚的資本及不平等條約的保護,一方面大量進口鴉片及 洋貨,另一方面,亦逐漸將農產品外銷及新式輪船航行的利權收為己有,掌握了台灣對外貿易的霸權。傳統 郊商因而大受打擊,清廷雖曾利謀對策,卻仍無法挽回行郊衰落的命運。
 而隨著港口開放,西方的傳教士也相繼到府城傳教。他們在台南建教堂、辦學校、設醫療所,傳佈教義 的同時,也引進西方的教育、醫藥、科學等新觀念,不僅促成府城的近代化,就台灣整個歷史發展的角度來 看,府城與西洋文明的接觸,亦開風氣之先。
 光緒元年(1875),台灣增置台北府,使府城喪失了全台唯一政治中心的位置;光緒11年,台灣建省, 省治設在台北,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將建設的主力放在北部,又使台南府逐漸喪失全台經濟中心的地位。府 城的光輝歲月至此逐漸步入尾聲。


Copyright by ANCIENT.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權宣告 ] | [ 頂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