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綠川」

一、時地 : 91年2月24日,綠川(中興大學內)
二、參加人 :朱家聲、陳佳蓉、許馨方、林妤芳、楊幼安、李奕萱、廖宜雰、廖宜霈
三、閱讀資料 : 1、綠川社區文史與生態導覽手冊。
2、綠川人文與生態散步手冊。
3、修訂臺中綜合發展計畫單。
四、帶領人閱讀資料 : 七個環保綠點子,約翰雷恩著,楊永鈺譯,新自然主義出版。
五、閱讀路線 : 第一廣場前的綠川綠美化景觀--舊臺中酒廠--愛國街賞夜鷺--林氏宗祠--長春公園--德義里福德祠--街仔尾(頂橋仔)--興大綠園道--忠明南路。
六、活動程序 : 1、中午十二點半起順綠川走,每個停留點有專家導讀。
2、午餐--復興路的臺中肉圓。
3、晚上六點到八點開讀書會。
七、導讀  
1、陳妙珠老師 綠川
      臺中地區以前是大甲溪的舊河道,地下水源豐富,河流密布,到今天我們仍由東而西看到大里溪、旱溪、綠川、柳川、梅川、土庫溪、麻園頭溪和筏子溪等,連中山公園的水池在以前是天然的水塘、綠川發源自北區錦村里附近,全長只有十公里,有一半以上的流域在南區,當年拜綠川之賜在當地創造了臺中的一級好田,每一甲地可收成120石,也因此造成日治時期將高等農林學校遷到南區,也就是今天的中興大學,那時河中魚蝦成群是一條可親近的河流,卻也是可怕的河流,因為經常氾濫。日治時期,懷有美麗鄉愁的日人刻意將綠川周圍型塑成京都的模樣,原來叫新盛溪的才定名為綠川。民國38年,政府遷臺,大量外來人口湧入臺中市,綠川兩旁搭起整排的違建,綠川淪為排水溝,加上整治河道和河道加蓋,綠川變得面目全非,河底褐色藻花叢生,去年,市政府完成「綠川美化工程」,還將「鈴蘭燈」也複製出來,希望讓綠川恢復往日風姿,我們今天就從第一廣場前探訪到忠明南路口這段綠川。
2、陳妙珠老師 臺中酒廠史
      臺中酒廠原本是一座民營的酒廠,是「大正製酒株式會社」所屬的「臺中工場」,以生產清酒(蘭丸、榮丸)著稱。1922年,臺灣總督府希望以臺省之財以供臺省之用,故實施煙草、鴉片、樟腦、鹽和酒的公賣,臺中工場因而被徵收為「專賣局臺中酒工場」,在工廠旁成立「總督府專賣局臺中支局」,也就是現在的「公賣局臺中分局」。因為臺中是米的產地,因此「臺中工場」就成為臺灣米酒的最大生產工廠,清酒方面,以臺中州的米釀製的稱「福祿」,花蓮吉野的米釀製的稱「瑞光」,七七事變後以日本兵庫縣的米釀製的稱「凱旋」,無論那一種酒的價格都比日本生產的清酒要便宜;當時銷售的方式都由專賣局管制,由它指定「賣捌人」和「小賣人」,小賣雜貨店進酒是一罈一罈的,顧客要帶容器來「搭酒」。光復後,臺中酒工廠更名為第五酒廠,1947年再更名為「臺中酒廠」,延續米酒(白露酒、太白酒)與清酒(芬芳酒、福壽酒、勝利酒)的生產。隨著江浙一帶政治人物的來臺,喝釀造酒如紹興酒、黃酒等成為主流,「花雕酒」應運而生,米酒仍是民生必需用酒。1978年臺中酒廠遷至工業區,目前重要的產品有紅鶴酎和永康酒。

3、袁興言先生
酒廠建築
      酒廠的建築物非常多,我們以酒廠的公園(以前的神社遺址)來看,比較能掌握現在建築的狀況,從前面算來有五個尖形的山牆的屋子是米酒半製品的存放倉庫,後三棟是屬於日治時期的純紅磚造的,接著是原料米倉庫,裡面就是一個碾米廠和米倉,這斜頂倉庫比臺北華山酒廠保存得更完整,連最上面的搖窗機都還在。存米倉庫的前面是配電室和機械廠,酒廠具備自己的發電設備與製造小型機械,爬上二樓可以看到早期的鐵桁架。然後是鍋爐室,有好幾具蒸氣鍋爐,替全廠燒熱水或蒸氣,這個建築物是酒廠最精美的一棟,也是臺中少見的紅磚屋,在歐美像這類的建築老早就列入重點古蹟,但我們還未列入保存。再來我們要看的是大型日本式黑色木屋的是活動中心,這兒是純粹為人服務的空間,與製酒沒有關係,有餐廳、圖書室、福利社和禮堂。活動中心後頭垮掉的木屋,在日治時期是做煙草的,那時是煙酒專賣,旁邊的七號倉庫是煙草倉庫,牆壁上還留著彈痕纍纍的歷史痕跡,是二次大戰美軍轟炸的證據,這棟紅磚建築後來改成酒瓶和材料包裝庫,鍋爐室和七號倉庫是大家最希望保留的二棟,最後我們繞到禮堂的正面看看,頗有南國風味。
4、王美禧女士 綠川夜鷺
      肚子白白的,羽毛是藍灰色的,眼睛是紅色的就是夜鷺的成鳥,如果身上是咖啡色的,有白色斑點的是小孩,學術上稱亞成鳥,為什麼它的羽毛要長這樣呢?因為陽光照射到它身上時可以形成保護色,讓它的敵人不易發現,隨著成長從頭部開始變成藍色,成鳥進入繁殖期會長出三根飾羽,不論雌雄都有,所以無法依據飾羽分辨公母、夜鷺顧名思義就是晚上出來活動或抓它最愛吃的魚類,可是綠川這兒卻不是,你們現在就看到它們在活動,為什麼呢?因為人類改變了一些環境,三十年前的綠川有魚有蝦,可以洗衣、游泳;慢慢地,綠川受到污染變得又臭又髒,夜鷺因應環境就變成白天活動,吃綠川上游的建國市場排放出的魚和雞鴨的內臟,所以,建國市場在早上五點開市,夜鷺也就五點在河面中向建國市場的方向排排站,伺機搶內臟吃,吃飽後在石頭上抹兩下嘴,然後飛到樹上休息 ,「暗光鳥」的名稱成為名實不符、夜鷺有它的勢力範圍,這兒最盛時有一百多隻密度太高,有些就遷徙到中興大學的中興湖、綠川這段水域能讓夜鷺棲息,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河道沒有整治,留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石頭,讓它們的爪可以立足、夜鷺的成鳥遇上天敵就一飛了之,小鳥不能飛就會將肚子中的食物吐到天敵身上,所以,你們如果誤闖鷺鷥林,記得要全副武裝,準備隨時受攻擊,鷺鷥科的排泄物是白白的,是找尋它們的線索,它們對鮮豔的顏色很敏感,要欣賞它們,記得越土越綠越好。
5、李景泓先生 鳥巢面面觀
      鳥類要生小孩時才會築巢,做鳥巢的材料非常多,有樹葉、樹枝、草桿、動物毛髮、花穗、蜘蛛絲、苔蘚、塑膠繩、羽毛,不同鳥類的巢形也會不同,白頭翁和綠繡眼以細花穗或枝條製作碗形巢,灰頭焦鶯的巢像鞋子倒吊,它飛時尾巴會垂下來,臺灣人稱「丟丟咚」或「夢東丟」。斑文鳥及麻雀的巢是球形的,紅鳩和珠頸斑鳩以樹枝做成簡易盤形巢,夜鷺的巢比較偷懶隨便搭在樹上的大型盤型巢,五色鳥則選擇死掉的樹幹,以它堅硬的嘴鑽出一個窩洞,選擇枯木有兩個原因,一是容易挖,一是避免樹汁滲入巢中,而且它挖樹築巢也讓枯木更容易倒塌腐化回歸自然。燕子的窩用的材料比較多,將巢逆著光可看到草桿和糞便加口水,我們吃的燕窩是金絲燕,與這種小雨燕是同科,但它築巢的材料較純,用海草混口水在石頭上築巢,因為有人去採它的巢,所以燕子就必需再做一個,做到最後口水乾了而滲出血絲,那種叫血燕窩,價錢昂貴,但卻害死了燕子,我們不鼓勵吃燕窩的原因在此。在屋簷下常有家燕或洋燕做的半圓形的窩,材料是泥土;赤腰燕是築巢在天花板上,是橢圓形的、日本東京的巨嘴鴉因不易取得樹枝,居然用曬衣架築巢,還將衣服墊在上面,顯然鳥類還蠻聰明的。
6、林淑蓉小姐 林氏宗祠
      林氏宗廟完成於民國十九年,建築體是名匠陳應彬之作,彩繪多出自鹿港名匠郭新林的手筆,它的照牆上有雙龍搶珠圖案,是臺中市古蹟中少見的照壁設計,其功能既可避邪亦可形成內外之分,免得沖到對面的民戶、門口有左公獅右母獅,門分左青龍右白虎,廁所會在虎門,進廟門要龍門進虎門出,中門只在特殊情況才開,上面有門神--尉遲恭和秦叔寶,畫的是活眼,會隨著觀者轉,側門的門神是拿爵、牡丹花......代表加冠進祿、柱子有圓柱、龍柱、八角柱和方柱。林氏宗廟當然是拜林家祖先,第一代祖先是比干,因勸暴君商紂而遭挖心,且滿門抄斬,當時他的夫人已有孕在身,逃亡後生下一個男孩取名林堅,周建立後有感比干的忠心,因而賜地封官,另一有名的祖先是林默娘。此建築的窗戶有八卦形、竹節窗、書卷窗,窗戶用紅磚與洗石子配合以符陰陽調合(磚經火燒屬陽),窗戶的上頭有一字形突出物是鳥踏,是供鳥休息,最上面有一個圓形窗戶,圖形一個是日神,另一個是月神,也是代表陰陽、整座林氏宗廟是九開間,兩根柱子間算一開間,這格局已經具有相當規模,地上的磚有鋪橫的和直的,直的部分對上來就是柱子,是很講究的蓋法。
7、植物觀察 陳麒文先生
      長春公園在日據時期為「跑馬場」,外圍有菩提樹、印度橡膠樹、茄苳及羊蹄甲,進入園內的圓形廣場,一群質地堅硬的稀有植物「象牙木」,園中有果實可以吃的馬拉巴栗,長著氣根的榕樹,據說紅色的落葉可以治肝病的欖仁樹,可以提煉樟腦的樟樹和火燄木、阿勃勒等高大喬木。在自然觀察中,植物的觀察是最容易的,因為它不會四處移動,觀察時,要由遠而近,先欣賞植株的外型美,再進而細分其中之異同,步驟如下:
第一,整體的初步觀察--整體外形和高度、草本或木本、會落葉或常綠。
第二,葉子是植物的名片--單葉或複葉,互生、對生或輪生,葉脈和葉片的形狀,顏色、味道、有無卷鬚、有無托葉、葉柄、葉緣形狀。
第三,莖的觀察--外皮有無紋路,紋路的形狀、顏色,是否長刺或瘤,樹皮剝落的方式。
第四,果實的觀察--大小、顏色和形狀,每次是長一串或一粒,可不可以吃或好不好吃。
第五,種子的觀察--大小、顏色和形狀,是否長羽毛或翅,摸起來的感覺。
第六,根的觀察--軸根系、鬚根系、支柱根(榕樹)、板根、呼吸根、氣根等、最後注意植物上有沒有昆蟲或鳥類。
八、前言  
  今天是閱讀臺中市的第二次讀書會,我們配合文化局主辦的綠川人文與生態散步的活動,選綠川的環境生態為討論的主題,其餘的導讀並非多餘的,將會納入往後的讀書會中。

 

九、討論內容

a、每個大城市常常是隨著一條河流發展,例如倫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納河,現在我們從地圖上找一找臺中市由東而西有那些河流呢?
綠川。
柳川。
還有梅川。
麻園頭溪。
筏子溪。
  綠川的東邊,就是靠太平那邊有什麼?
大里溪。
由東而西有東區的旱溪,第一廣場前的綠川,臺中醫院旁的柳川,文化中心旁的梅川,忠明南路邊的麻園頭溪和靠南屯那邊的筏子溪、我們整個讀書會的過程中,會路過大家所說的這些河流,可是今天的主角是綠川。

b、今天我們從第一廣場前開始順著綠川走到興大綠園道與忠明南路口,現在回顧
一下第一廣場前的老照片,我們在照片上看到日據時期綠川周圍是什麼景象?
日本想把臺中弄成像日本京都的鴨川那樣,就在路旁設置許多鈴蘭燈,很有藝術氣質。
現在嵌著石頭的部分,當時都是草,許多柳樹垂下來,比較有原始的氣息。
比較乾淨,水恨清澈,聽說還可以捉魚捉蝦。
有人在河中洗衣服。
那中央政府遷台後又是什麼情況呢?
在綠川兩旁形成「竹篙市」,有許多人在河邊蓋出像干欄式的屋子,而且那些人都是從大陸移民來臺的人。
住在竹篙市違建的人就直接將糞便汙水直接排入綠川,有一張圖片就剛好拍一個人在刷牙漱口,綠川就變髒了。
鈴蘭燈被拆掉了,河岸的柳樹不見了,看到晾曬的衣服飄呀飄,比較醜了。
民國五十七年張啟仲市長才興建建國市場,將竹篙市的商家遷往該處,解除綠川違建的問題,但污染的問題卻日趨嚴重,後來精武路到成功路一段的綠川被加蓋成大馬路,上一任的張溫鷹市長完成綠川的綠美化工程,外觀就是今天的樣子,但嚴重的污染還未解決。

c、今天我們是從綠川綠美化後的第一廣場前開始讀的,你們覺得這綠美化工程做得如何?
我覺得很好,很漂亮!
比較有規劃,而且整齊。
他們又設置了鈴蘭燈,還掛了羅馬旗,比較有古老的氣息。
有人行步道的規劃,讓我們走過去的時候可以慢慢欣賞四周,行道樹雖不再是柳樹,但還是種了樹和櫻花,好看!
雖然比以前的髒亂好許多,可是總覺得不夠自然,有些呆,自然的東西也不能在河裡生存。
沒有自然的,他們在河裡做了什麼?
雕了一頭石牛,放在水裡。
還有石雕烏龜!
也有石青蛙!
我覺得那些是多餘的,很假!
可是可以看出他們的用意,是水不夠乾淨的問題,顯不出情調,如果水很清澈,情況就大不相同
奕萱的意思是水質不乾淨,做什麼都一樣?
他們現在如果要埋設排水管線也不太可能,只能適應目前的人類需求,放棄生態了,像第一廣場前將河川面鋪成大斜坡廣場,水底也都整理成水泥,看起來是很整齊,但生態不被考慮。
宜霈剛才提到將整個河面覆蓋起來,你們覺得怎樣?
不錯!如果河水乾淨可以讓人觀賞的話就不加蓋,但現在是又髒又臭,加蓋起來才不會污染視覺和味覺,蓋成廣場增加市民活動的空間,而且那個斜坡的造型也很有特色。
很不錯!之前,我就覺得那兒有些國外的味道,在路旁的裝飾品或路標很有造型,後來我們走到有南美櫻桃那裡,有人放置香爐或輪胎的,兩段是強烈的對比,政府還算做得不錯。
一開始我們是看有規劃的那一段,通常大家會因此去注意或停下來看一看,他們又將圖片鑲嵌在牆壁或椅子上,也許大家就會去研究一下臺中市的歷史。
宜雰、馨方和奕萱都認為覆蓋河面不錯,反正眼不見為淨,又可增加市民休憩的空間。
現在水質已經很差了,可是還是沒有改善的措施,排水溝照樣排放污水,我很生氣政府為什麼那麼無能呢?應該要改進呀!除了要保育,更重要的是要斷絕污染源。

d、既然馨方提出這問題,我們就來深入探討,我們不敢希望回復到柳樹成蔭,魚蝦成群,只要能乾淨見人,沒有異味,你們認為怎麼做可以讓綠川復活?家聲:
家庭廢水沒有處理就排放是關鍵點,所以,政府要推行讓家庭或社區先做簡單的廢水處理,然後再排放。
政府需要立法,如果丟垃圾在河川就重罰,就像警察抓不戴安全帽那樣,嚴格規定就是。
處理污水是很重要,可是更重要的應該是市民要減少製造污水,例如用今天他們送的回鍋油肥皂,或者選用比較環保的清潔劑。
政府要多用點心在這件事上,將綠川的四周整理得很整齊,但水質髒就一切都白費,平常我們要是看到一個雜草叢生但水質清澈的地方,還是會覺得很漂亮,所以,關鍵是水質,要將重點放在水質改善。
現在的河底都長了褐色的藻花,所以,首要的工作就是清除那些藻花,可以請清潔工去做,至於河底都已鋪水泥了,要改回土質的是不可能,排水前要淨化,才不會發出臭味、每個城市都要有條河流,而且小河會唱歌。
多種鳥兒喜歡的樹,像雀榕就很容易吸引鳥來吃果實,綠川的景觀會因此更具觀賞價值。
你們剛剛說得好,重點是要花錢,但政府沒錢是事實,你們可不可以想點省錢的辦法?
來個全民運動。
對!就是要宣導,而且是從心理層面宣導,讓臺中市的市民對綠川有個憧憬,有個期望,大家感動了,就不會去製造垃圾,宣導活動就可以辦活動,像我們今天就來參加,而且也有感覺了。
我覺得要改蠻難的,現在的人太缺乏公德心,也無法天天派警察站崗抓,若要蓋廢水處理場,附近的居民會抗爭,反正現在的人為圖一時的方便,會做一些不道德的事,難哪!
宜霈很悲觀喔!
我想應該從小單位做起,譬如從鄰里開始,因為鄰里長與大家較熟,由鄰里長推動一些可行的辦法,像垃圾減量或污水排放那類的。
說得是,利用大家都認識就比較不好意思缺德的心理來推動。
可是里長因為跟大家熟反而不好說,還有里長也會怕惡勢力,甚至會勾結里民虛應故事。
用我們家上回討論的社區營造方式來做,也許可行,只是不夠普遍。
各位講的都是辦法,釜底抽薪之策應該是建立地下排水系統,前幾年曾宣導過,我也不清楚停擺了呢?還是仍在進行?有學者抽驗臺灣家用清潔劑,發現有四成二的洗衣精、五成七的洗潔精、四成八的浴廁用清潔劑中,有擬似環境荷爾蒙的化學物質(壬基苯酚類界面活性劑),這物質會經由食物鏈進入動物體內,形成假性荷爾蒙,由於其化學結構和動物的雌性激素結構很相似,因此會傳送假性化學訊號,身體不察,就會干擾到內分泌激素的調節機制,因此,造成內分泌失調,特別容易引發生殖機能或與荷爾相關的惡性腫瘤。總而言之,綠川整治不只讓魚蝦有機會復活,增加美觀而已,實在是為了我們人類自身的安全。

e、剛才奕萱提議辦活動來宣導,其實去年就辦過一次,他們的目的的確是希望喚醒大家對綠川的感情,我也是因此來當義工的,去年有四百人參加,今年希望有八百人,請各位說一說參加後的感覺?
今天走過的地方其實是我每天上下學要經過的,但我從來不去理它,根本不知道這裡邊還有東西可看,像酒廠就是;平常我們想賞鳥總是要跑很遠去看,沒想到綠川還有夜鷺可看,雖然那邊的水不乾淨,它們還是生存下來,還有其它許多可看的都很讓我訝異。
我最感動的是看夜鷺,那裡的水真的很髒,我們都快受不了了,它們還在河邊繼續棲息,甚至改變生活習慣,變成白天活動,吃建國市場流出來的雞鴨內臟,動物實在可憐,被環境逼迫到這樣。
以前我是常聽到綠川的名字,但從來不在意它怎樣,老是看到很多人將家裡不要又捨不得丟的東西放在河邊,總以為大家都是如此不關心它,今天參加最感動的是居然有人這麼愛惜與在意綠川,再來是看到夜鷺的遭遇,想到綠川的生態就是被人類牽著走,我有一點悲觀!
平常我在等公車,只會抱怨河水很臭,從來不會想到綠川邊還有植物、夜鷺、寺廟等可以看的東西,現在在這裡討論才讓我去想整治綠川這類的問題,我想我開始會去注意身邊的事物了。
一條河流會孕育出一種文化,今天的活動中就希望呈現相關的文化,有植物、鳥類、土地公、林氏宗祠等,當這條河流死亡的時候,文化也會跟著寂滅,救一條河流是在拯救一種文化、剛才三位講的都是受到夜鷺的刺激,還有別的嗎?
我最有感覺不是夜鷺,而是看古照片的地方,我會一直覺得前人站過的地方是那樣美,現在怎麼是這樣,好想回到從前;再來是酒廠中的儲米倉庫,當解說員形容積米滿倉,我真的會幻想出那種樣子,對過去的事好感動。臺中市變化很多,儘管人會死去,景觀變遷是必然的,但是那種精神要留著,臺中才會更好。
我還是最記得夜鷺的大便和排排站等著吃內臟!
李先生提到人類嗜吃燕窩而造成金絲燕「春蠶到死絲方盡「,好感動!

f、大家都有感動,你們手邊也有一分逢甲大學對臺中市的規劃書,請大家想一想我們如何重新規劃綠川成為一個可居可遊的地方,記得水質問題已談過,現在要討論整條動線、相關空間或人文地理環境配置的問題、
我們集合的地方,是公車的聚集地因此有很多年輕人在那兒流連徘徊,年輕人不太會注意我們討論的問題,綠川對他們來說是個配角,當我們在那兒欣賞圖片的時候,很多人都投來異樣的眼光,所以,我們要規劃的起點應該在那兒,利用辦活動後的人潮,引領人潮順川而下,沿途設一些闖關活動,類似我們今天的活動,應該效果會比較好。
你的意思是今天的報名處不理想?
對!而且沒有大型的帶動活動。
那些圖片擺的位置不好,根本不容易看清楚,我們是踩進花圃才看到的。
我覺得將圖片嵌在椅子上也很奇怪,我不太捨得坐。
缺乏宣傳,大家不會去注意。
我覺得黑手區和果樹區可以大加利用,果樹區就再多種些不同種類的果樹,黑手區有很多機器零件丟著,那就來個閒置空間再利用,請藝術家利用那些零件鋼版做一些裝置藝術,像我們在電視新聞上看到土耳其有人就利用廢物裝置那樣。
宜霈說的是個好點子!讓黑手區賦予新生命,讓果樹區再強化。
還可以將自行車道再延伸下去,還可以繞梅川再回來。
我來說些純幻想的,巴黎的塞納河畔有所謂的左岸咖啡,綠川景觀也不錯,可以設些有情調有藝術氣息的咖啡廳,就是不要引進太多人潮的,人潮太多就沒有人會去注意旁邊的景觀,像第一廣場前就人太多,我就不會想去那裡。
我們今天全走過,可不可以舉出那一段合適?
興大的黑板樹那一段。
從火車站那兒開始,有一些古建築和古街道,現在又夾雜很多現代建築,顯得很雜亂,應該將那棟眼科診所修復再配一點舊市區,來一段短短的古蹟之旅,然後連上綠川。
我們去看鳥巢的地方的對岸,還有一排有人住的違建,要拆除恐怕有些問題,可是拆除景觀會較好。剛才馨方講的舊市區要鋪上紅磚,像費城的自由大道一樣,可以在那兒漫步。只是那些違建要怎麼辦?
沒關係,我們有幻想,有理想!其實就留著不拆,但不能住人,當做歷史的見證豈不更好?
可以在適當的地區來個街頭素描,或是小團體的樂團表演,淡水的捷運車站就有這種表演。
這個就需要有人潮,所以,我們要想怎麼吸引人潮?
人潮太多不好。
酒廠可以檢查一下結構,加以整理,成為酒廠博物館、神社也可以復原,禮堂再修過成為辦活動的場所。
儲米倉庫的開窗轉把再修復也會很好玩。
同學已經把問題轉到酒廠,那我們就針對酒廠的再利用來談。
七號倉庫彈痕累累,就造一架假飛機提醒大家觀看。
可以大力推廣酒廠的冰棒。
可以去觀摩埔里酒廠的經營。
儲米倉庫可以開畫展或臺中市古照片展。
我們今天少看了一座酒成品的儲藏庫,好大的空間,屋頂還都是檜木蓋成的,另外,之前他們拍賣了大部分的酒甕,就是儲存黃酒系列的容器,一個才賣六十元。
做甕牆。
做甕椅,像我們拍照坐的那樣。
酒廠之外,還有沿途的三個土地公廟和三級古蹟林氏宗祠可資利用,土地公是臺灣人最普遍的共同信仰,林氏是臺中市開發過程中的大家族,與南屯的張氏、北屯的廖氏、太平的吳氏比起來更是鼎鼎有名,還有老師家附近的街仔尾,都可以豐富綠川的人文歷史。

g、大家對整個綠川已有初步的規劃了,最後我們要注意景觀的營造與環境的復育,植物是扮演很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們來談一談綠川周邊的植物吧!你們在綠川邊看到那些果樹?
芒果。
荔枝。
麵包樹。
龍眼。
南美櫻桃。
釋迦和很像釋迦的刺番荔枝。
木瓜。
馬拉巴栗。
芭樂。
構樹。
很好,剛才宜霈說要多種果樹,但種樹要考慮它的特性,日照、根系發展和花期等問題,麻園頭溪兩旁種的掌葉蘋婆都以枝掗成蔭,但附近居民因為它的花臭,要求市政府砍除;臺中市的市樹--黑板樹也有要被除役的聲浪,因為根的發展破壞路面,所以,你們也要思考這些因素。你們覺得綠川種什麼樹比較好?
種樟樹不錯,它的葉子是亮綠色,開花也是綠的,整棵樹不會稀稀疏疏。另外,小葉提琴樹和楓香也不錯,楓香在秋天葉子變紅,就可以賞楓;小葉提琴樹本身看起來就很高雅,它的樹型很整齊,不會雜亂無章。
柳樹種河邊是很漂亮,但是靠路邊的話,汽車開過去剛好自動洗車;如果種會掉太多葉子的樹,車子會打滑;小葉提琴樹太小型了,臺灣欒樹還不錯。
就是有黃花,然後會變紅的。
我是不知道有什麼樹,但是如果要種樹最好是一整排都一樣,然後四季有不同的景觀,不同季節有不同的感受,現在綠川是零零散散的。
你與我不謀而合耶!以前我就滿主張一條道路就種一種樹,可以當路標,又方便認路,景觀更整齊一致。但是今天我們賞鳥的地方,鳳凰樹盤根錯結,榕樹可以合抱,黃蓮木意義不凡,血桐提供鳥類歇腳,光禿的苦楝樹是展示夜鷺的最佳舞臺,我認為亂得有功能性,最好不要動它。
靠車站已美化的那一段的櫻花很漂亮。
好,綜合大家的意見,整條綠川植物景觀規劃如下:美化那一段是櫻花道,夜鷺棲息段是雜樹道,接近國光路的已經是小葉提琴樹道,然後是果樹道段,經過忠孝路後有也已經是小葉提琴樹道,沿興大綠園道已是黑板樹道。基本上,目前已經大致就緒,只需清除一些障礙物與補種而已。
h、結論
        現在我將各位今天替綠川規劃的理想規納一下:首先是號召市民清理河道,政府想辦法淨化水質,然後在第一廣場前辦大規模的活動吸引人潮,順著櫻花道漫步到舊市區,接著吃臺中肉圓,再到酒廠欣賞藝文同時坐在酒甕凳上吃酒冰棒,看著斑駁的彈痕遙想二次大戰的慘烈;過後到古雜樹林區賞二十多種鳥,要小心夜鷺的「飛彈」,河對岸刻意保留下來的違建訴說著它罪過的往事,在長春公園裡賞樹和看花後別忘了轉彎到林氏宗祠品味臺灣的傳統建築之美,路過信義里的土地公廟記得與它打個招呼,把頭往前望那就是小葉提琴樹道,橫越國光路以廢零件組合成的裝置藝術光怪陸離,累了嗎?果樹區就到了,只能望梅止渴哪!跨過忠孝路,又是小葉提琴樹道,哇!有休閒椅可坐,歇歇腳,聽一聽頂橋仔的街仔尾有段風光的過去,再跟德義里的土地公拜碼頭一下,瞟一眼中興大學的巍峨大門,找個畫師素描一張午後的身影,耳畔傳來一段河邊藝人的優美的樂聲,黑板樹道的呆板化在左岸咖啡中,目送綠川出「市界」!
十、回饋時間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讀書會,覺得同學都說得很好,例如奕萱對歷史的敏感讓我很羨慕,因為對歷史敏感度高,對其它的事情也會比較有感情,開過讀書會會讓我更不容易忘記今天的所見所聞,謝謝!
有這一次這樣的文化活動很特別,我從來沒有開讀書會的經驗,覺得可以吸收不同的知識,真的很難得。
很謝謝老師帶著我們學習,從文化層面開拓視野,雖然走了很遠很遠的路,真的有點累,可是坐下來討論後感覺很棒,我覺得佳蓉每次講話都很有建設性,而我老是會講一些廢話。
她講話就是很正經嚴肅的樣子,讓人覺得有震撼力。
那奕萱下次要說慢點,然後要有一言九鼎的態勢。
上次談歷史科技的內容,感覺很艱深;這一次回歸到生活的問題,就覺得活動很好玩,整個路程下來才發現我們生活周遭有這麼多有趣的東西,所以,開讀書會話就多了,雖然我現在很冷,可是真的很好玩!
馨方跟我們點到這兩次內容的差異了。
以前我們家自己開讀書會,每張臉都一個樣,現在跟同學一起開就更活潑有趣,今天的內容是很辛苦很豐富,不曉得為什麼今天我會變得比較悲觀?
今天很生活化,開讀書會的時候每個人都有很多想法,馨方就一直想到她的夜鷺,宜霈老是搶錄音機要發言,我很佩服!
其實我跟臺中市不熟,在我的生活上只是個過點,每天就是上學然後回家,能走到車站就不錯了,我只會看招牌,我想以後我會從各角度看一個城市。
我今天很訝異宜霈的悲觀,這很不符合她的個性與風格,奕萱比較實際一些,佳蓉講話比較有條理,我自己就常講到不知所云。
妤芳和幼安因為是第一次參加故有些生澀,再加油!孟蓁很可惜未能參加,其餘的同學都表現得比上次好多了,我們一起再學習,謝謝各位!

十一、會後活動--拍一段綠川風情與夜鷺記錄片
編製、攝影--廖宜霈

連至綠川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