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簡史


中部地區因有大肚番的稱霸,故荷蘭人的勢力未曾越過大肚溪。鄭經曾派劉國軒北上,駐紮在南屯地區。
康熙23年,浙江定海總兵張國平大肚番之亂後,開墾今日南屯一帶,後因成為烏日與葫蘆墩街間的要道,製造農具的工匠應運而生,打製犁頭的店舖林立,犁頭店之名因而遠播。
康熙55年,岸裡社的阿莫歸順清朝,漳泉的移民入墾臺中,後有張達京、陳周文、秦登鑑、姚德心、江又金、廖朝孔等人組成六館業戶,修葫蘆墩圳和八寶圳,與岸裡社平埔族以割地換水的方式,取得今日西屯到豐原的許多土地,今日豐原潭子的大姓-張(張啟仲)、陳和西屯的廖姓(其中一支是生廖死張),就是由此而來。
康熙60年,臺灣總兵、福建水師提督藍廷珍平朱一貴之亂,開墾臺中中區、西區、北區與南區一帶。雍正初年藍天秀與張嗣徽合墾大里、太平,烏日及臺中的東南角一帶,所墾之地以其為藍張前新興之地,故稱「藍張興莊」,光緒元年改稱「藍興堡」。大墩街(今日三民路靠忠孝國小附近)在雍正初年已形成聚落;乾隆51年,林爽文的部將劉升、王芬曾據此而陷官軍;同治元年,戴潮春舉事,大墩街再次淪為戰場,故新市街往東發展至較高的孤丘地形(中山公園附近),並在同治12年改稱「東大墩」,而大墩街的「街仔尾」即在「頂橋仔」(中興大學校門口附近)。
此發展期間,雍正四年張國創建萬和宮於南屯,乾隆54年萬春宮在大墩街建立,乾隆55年樂成宮建在東區的旱溪。中法戰爭加強了清朝經營臺灣的決心,建省前福建省巡撫岑毓英已命當時的臺灣道劉璈,勘查中部地區適合建省城的地區,挑中橋孜圖(橋仔頭)。後有劉銘傳基於地理形勢與擺脫舊有束縛的考量下,光緒15年動工興築臺灣府城,起自頂橋仔至東大墩街一帶,由臺灣知縣黃承乙監造,士紳吳鸞旂為總理,林朝棟督勇築城垣,府城是有八個門和四個樓的八卦城。
光緒17年劉銘傳去職,新任巡撫卲友濂將省城遷回臺北,甲午割臺,日軍拆城,臺中府城就此曇花一現。
日本接收後,大墩街改為台中街。1920年日本將全台分為「五州三廳」,台中設州,下轄十一郡。1945年,台灣光復,台中市成為省轄市。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