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蘭生產之自動化技術

為了提供蝴蝶蘭經年生產之環境,必需採用溫室並且加裝各種自動化環控設備以調節內部微氣候。但是在花卉生產過程中,並無法以機械化與自動化完全取代人力,真正的目的乃在於減輕人力負擔、減少工作人數,使栽培者有更多的時間與體力用以提高作物品質。國內蝴蝶蘭生產自組培苗開始直到開花、販售,主要應用的自動化技術有兩大類,介紹如下:

(一)溫室的結構與環境控制設備

使用溫室之基本目的有二:一為扺抗不利栽培的外界環境,如寒流、霪雨、強風、暴風、強日照等;另一方面,在於積極改善內部環境,包括溫度、相對濕度、光照量、風速等。以蝴蝶蘭的生長適當溫度為例 ,營養生長為20∼30℃,催花溫度因品種不同可區分成三大類型。

   A.與營養生長相同

   B.日溫20∼30℃,夜溫20℃以下

   C.日溫25℃以下,夜溫20℃以下

由於台灣大部份的氣溫並不能符合上述的溫度需求,因此需要以溫室配合各項設備以提供適切之環境。常用的環控設備以功能區分,可歸類如下:

1.光量調節

利用內、外遮蔭網以調整進入溫室內部的光量。溫室外界採用百吉遮蔭網,遮光率70%;內部採用銀色遮光網,遮光率50%。在冬季內遮蔭網可同時用來幫助保溫。

2.溫度調節

溫室內部溫度高於作物需求時 ,可打開天窗進行自然通風,但是並無法充份疏解內部熱量 ,因此內溫仍大於外界5∼20℃ ,這時可用風扇進行機械通風 ,在通風量足夠時,內部溫度與外界氣溫相同。如果要使內部氣溫低於外界溫度,必須利用水牆配合風扇以進行蒸發冷卻作用以調節內部溫度。若要低於大氣濕球溫度(夏天約26.5∼28℃),唯有冷凍機械方能達成。在冬季寒流來臨時,溫室內部必須加裝熱風機以加溫。

3.相對濕度調節

內部相對濕度過低時,可以以水牆配合風扇加以調整,或是加裝細霧噴頭。在濕度太高時 ,可以利用自然通風、機械通風或是啟動熱風機以調節相對濕度。

(二)作業設備

蝴蝶蘭生產之作業流程與目前所用之機械與自動化設備可歸納如下:

1.作業前處理作業

主要的工作為水草的清洗、消毒與脫水。目前常用的方式是以大水槽浸水,在水桶泡浸藥劑進行消毒,最後以工業用離心式脫水機脫水。在以工業用離心式脫水機作業時,主要的問題在於不能連貫,仍然需要人力撈取、搬運。脫水後的水草擠壓成塊,要再以人力剝離。

2.移植作業

瓶苗移出組培瓶,馴化苗、小苗至中苗各階段之換盆移植,目前完全使用人力。

3.管理作業

目前主要利用懸臂自走式裝置 ,進行澆水(兼施肥)、加濕與施藥。此設備的問題在於均勻的控制,另外,由於未能進行淋洗作業,故此工作仍需以人力手持水管定期淋洗根部。

4.搬運作業

在溫室內或是工作室至溫室的搬運工作以地面行走之台車為主。已有少數蘭園試用懸吊式台車,但是效果仍未完善。在地面使用之台車,規格並未統一,由各使用者依需要自行設計、製作。

5.運銷之輸送

此項作業因內、外銷而不同。內銷指組合成盆後如何包裝與裝盆,以便利搬運,送至購買者。外銷作業需要之工作項目為裝箱、打包、輸送,在貨櫃內維持適當環境空運到國外。

國內獨特之側窗開啟設計,可自動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