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町的由來

故事起源

西門町之名源於西門,西門稱為寶成門,是重脊歇山重黏式的城門,當初,日本人為了興工修築縱貫鐵路新線及擴充道路決定拆除台北城垣和城門,將西門列為古蹟,可惜請願被當局採納時,西門早就蕩然無存了。 在1880年代以前現在所謂的西門町區,是一個「夜都市」、是一個公墓,公墓附近有一條大水溝,和一片沙質的蕃薯田。白天,偶爾會有牧童來此放牧,入夜後,人跡罕至。 台北城築成後,城內因係行政重鎮,發展很快,而有1885年(光緒六年)開闢的「西門街」及「石坊街」。1885年,劉銘傳創新市公司,招商建築市街,再闢建「新起街」,意謂新建的道路,由西門通往艋舺袓師廟,「西門地區」從此不再是「畏途」。

日據時代

日本據台後,日本人將「城內」當做全台軍政中心,大量的日本移民漸漸盤據城內,和原台灣人居住的地區-艋舺(萬華)、大稻埕,成了強烈的對比。在1896年九月蓋起街市場,二年後新起市場改建成八卦成的磚樓一幢(俗稱八角樓),1898年十一月落成時,曾開物產共進會,以資慶祝,這座八角樓就是今日的紅樓戲院,連同魚肉蔬果市場,大家名之為西門市場。

日據時期,殖民者多居於台北城內,並於鄰近城外建造歌舞休憩區,最早設立的娛樂設施是 1896年的「東京亭」戲院, 1902 年的「浪花座」戰後改建為萬國戲院,最大的官方料理藝妲間「日本亭」開設在峨嵋街底,1920 年台北立市,1922 年起此區即稱之為「西門町」,西門町便成了台北市都市計畫中最主要的娛樂商業重鎮。

西門町電影街的形成,是在 1935年的台灣博覽會之後,八角紅樓也是會場之一,當時台灣的經濟已發展至戰前的最高峰,西門町也出現四家大型的一流豪華劇場;台灣劇場(今中國戲院)、國際館(今萬年商業大樓)、大世界館、公會堂(今中山堂),再加上原來的榮座、新世界館、芳明館、世界二館等共八家,都環繞在今成都路、峨嵋街一帶,且成為台灣電影的首輪地位。

光復後

走過繁華,50 至 70 年代戰後外省人大量湧入台北市,上海人投入資金在西門町經營百貨公司等行業,租下「紅樓」作為說書場,後來改為劇場,再改為戲院。之後戲院紛紛出現,前後達 37家,且以好萊塢的電影為主流。民國 50 年中華商場竣工,使西門町與城中區連成一氣,西門町遂進入空前繁榮景氣,成為全國的商業娛樂中心,享譽亞洲,遊客如織,熙熙攘攘,真是不夜之城。

70 年代,台北市都市發展的轉據時期,隨著中華商場拆除,西區重大交通建設如鐵路地下化、捷運工程相繼動工,再者東區新副都心逐漸萌芽,強勁的商業競爭優勢致使整個城市重心逆向偏轉,做為西區商業核心的「西門町」由盛而衰銳氣盡褪,市政府於此對症著手策劃『西門徒步街區規劃案』,企圖再為西門地區注入強心劑。

西門徒步區正式問世是民國 79 年間的事,當時只是慣性地把徒步區視同道路及綠地工程,空有徒步區的「架子」卻無應有的精緻美感,加上以後勤管理執行能力闕如,徒步區啟用後確實起了短暫的振興起弊效果,但不消數年,徒步區再度失去光彩,欲振乏力。

 西門町|回選單 |西門町的流行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