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銀行
在日治時期,這棟建築原是「日本勸業銀行的台北分行」,
日本「勸業」的意思是提倡實業、獎勵產業。在台北設立分行,
就是為了促進農業,達到「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目的。光復
後,國民政府接收勸業銀行,雖改組為「土地銀行」,被訂為第
三級古蹟,而營運宗旨卻沒有改變--調節農業金融,促進生產
,並協助政府推行土地農業改革。
台灣較早的銀行為臺灣銀行,直到1930年配合當時殖民政策
,陸續有其他銀行出現。日本勸業銀行分別在台北與台南建造行
舍,且其建築風格頗為相近,皆採厚重的西洋樣式,但有趣的不採
希臘與羅馬樣式,反而從古埃及或中美洲古馬雅方面尋求形式的
泉源。
台北勸業銀行建於昭和八年(西元1933年),尤銀行的建築課
設計,光復後改為台灣土地銀行,位於襄陽路與文藝復興式的博物
館遙遙相對。銀行位於轉角地,設有騎樓,巨大的柱子給人宏偉穩
重之感。在結構方面,採鋼骨構造,其外側貼上人造石片模仿石材
質感,頗為細膩。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柱頭上有獸頭的裝飾,具神秘
感,與眾不同的建築風格,反映出時代背景之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