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有新店溪的阻隔,昔日中永和和台北的交通靠「津渡」來維繫。那時候較大的渡口是「網溪渡」,聯絡溪洲和台北,每天擺渡約700人次。另有河寬150公尺,創設於清光緒18年的「秀朗津渡」,聯絡秀朗和景尾(今景美),每天擺渡約200人次。渡資每人1角,車2角,一條船可承載10多人,船數15艘
   
     
  尖山位在今景平路往景美地區之秀朗橋頭,秀峰街口,現為板橋憲兵隊中和分隊所使用,因山勢尖聳故名尖山,它東臨新店溪聳然疊翠,昔日設有渡口以往返於景尾之間,
每逢黃昏,
兩岸搭成渡船往來的人數不少,形成一幅熱鬧的景象,有林芷香撰詩云:「尖山山下古津頭,遠近婦人共一舟,船過急流無勇退,祇因日暮費勾留。」另有什石申撰詩云「尖山如削水如油,幾片帆隨暮靄收,一葦橫江方北渡,蒙茸荻畔起鳧鷗。」但自建橋廢渡後已經無法體會昔日晚渡的情形,不過因軍方的使用,免除了公寓林立的命運,倒是保留了尖山蒼翠的風采,加上河濱公園的規劃後,為市民開發了另一休閒場所,黃昏時,仍可步行至秀朗橋頭欣賞落日餘暉的美景,思古之幽情。 

 

  我們都知道,八秀地區的居民對外連繫的五大橋樑分別是:中正橋、福和橋、永福橋、秀朗橋及華中橋。這五座橋樑自有記錄起(民國19年)就扮演著連貫整個中和庄,每天接送著外出工作的市民與在外求學的青年學子回到溫暖的家園,幾十年來,它們堅守崗位、風吹雨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為中和庄帶來了繁榮與進步。而其中的「秀朗橋」,就在我們的社區範圍內,但若問起八秀社區的居民,秀朗橋以前叫什麼名字,可能連老一輩的人都難以答出。然而它是主要交通幹道景平路對新店、景美、木柵、板橋與土城等地的聯絡橋樑,在我們訪問「中和庄」文史工作室後,得到了一份重要的資料,現在就讓我們作一個轉述,拉近你我與它之間的距離……

  據文獻記載,秀朗橋,在日據時代稱為「秀朗津渡」,又稱「尖山晚渡」。現在的秀朗橋興建於民國40年,據說當初建橋是為了反攻大陸才修建的一個戰備橋。地方耆老陳蘭友先生,當年是第六軍三三九師的兵工連(後更改為地六十八師),他便曾經於民國403月參與秀朗橋的建造。他說,當時秀朗橋邊的營區是現在的陸軍通信指揮所,現在的營房是當時日本軍所留下來的。在當時,要到景美、宜蘭縣只能從此橋過,沒有別的替代道路,所以地理位置很重要,因此秀朗橋是最早由軍方建造的戰備橋。 

    
   秀朗橋名的由來有二,一是根據陳金水先生所言,秀朗橋原本是不通往新店的,所以中和部分自行命名;二是何雲坊所言,尖山腳地區範圍較小,所以命名為秀朗校較響亮。秀朗橋原本建造得相當簡單,橋寬只能容納一台卡車的大小,而且沒有欄杆,所以只要天氣不好,或是颱風天,就常常有人跌落溪中,尤其是不了解橋狀況的外地人。後來秀朗橋就拓寬了二次,分別是民國
58年和76年,76年那一次拓寬為30公尺,從此也就更為方便了。秀朗橋也於76年開始收費,現在已取消此項規定。

                       昔日秀朗橋頭的收費站

  據《中和市志》載:民國40年(1951年),為混泥涵箱橋,長132.6公尺,寬3.6公尺。連接中和與新店,由景平路東行,上秀朗橋,則抵新店。秀朗橋建成後,經兩次改建工程,承載功能大增,第一次改建在民國58年,拓寬至8公尺,採用PC大樑建造;第二次在民國76年,拓寬為30公尺,也是採用PC大樑建造,從此也就更為便利。 而當時秀朗橋附近因此有了市集,此市集經過了三個階段的改變,分述如下:

第一階段:在橋完成後,在中間的柱子處形成了逼個滿熱鬧的市集。

第二階段:民國47年八七水災的時候,下港(中南部)的一些災民跑到這裡來擺攤      子、做生意,因此那邊也形成了一個市集。

第三階段:大約是民國50年左右,中國皮鞋公司在地方設立秀朗地區的第一座工廠,     多了許多就業機會,他們的員工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從秀朗橋過去工     作的,所以只要一到上下班的時間,秀朗橋就很熱鬧。

            據2001/07/05聯合報載:最近被發現橋墩水泥塊腐蝕脫落,影響安全。民意代表去會勘,在現場持鐵鎚敲擊,水泥塊果真應聲落地,且部分鋼筋裸露,再不儘快設法修繕或補強,防患未然的話,這座交通流量大的橋樑就危險了。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