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奉神明:  保生大帝、虎爺諸神
地  址: 蓮池潭九號
  左營慈濟宮歷史悠久。據1719年(康熙58年)《鳳山縣志》載,慈濟宮位於興隆莊北。又1764年(乾隆29年)《重修鳳山縣志》載,左營慈濟宮在縣署前大街。另據1894年(光緒20年)《鳳山縣采訪冊》載,1848年(道光28年)陳瓊募修,有屋三間,廟額「慈濟宮」,廟租三十石。

  按慈濟宮又稱保生大帝廟,主祀吳真人,或稱為大道公。吳真人原名吳本,宋仁宗(11世紀)時,泉州府同安縣人,精於醫術,以活人為心,以藥方濟人,廉恕不苟取,遠近皆以為神,死後,鄉里人士肖像建廟祀之,部使者請示廟額,上勒賜「慈濟」,後歷任皇帝勒封為「忠顯」、「英惠侯」等,自是廟宇遍於漳,泉之間,而台灣昔為瘴癘之地,且鄭氏及諸將士皆漳泉人士,因此信仰獨盛,建廟亦早。

  慈濟宮流傳「大道公蕹菜把」傳奇,每年中元節普渡,家家戶戶以蕹菜把掛在門外致祭,神前桌頂則置蕹菜把、五牲粿、水果等供品,以為祭祀,這種供奉蕹菜把之祭典,至今仍盛傳於民間。

  此外左營民間鄉土俚語稱:「一、大道公蕹菜把是城內慈濟官;二、左營牲禮是元帝廟;三、店仔頂豬是慈德宮;四、埤仔頭戲是福德祠;五、廓後響啐是北極殿。」可見慈濟宮在左營居民心目中地位的重要性。

  1937年(昭和12年),蘆溝橋事變爆發,中日兩國開戰。1938年(昭和13年)日軍將左營萬丹港建軍港,作為南進基地。而居制高點的龜山、舊城遂於1940年(昭和15年)被畫為軍區,城內居民被迫遷出,慈濟宮之保生大帝神像,得暫安置於內惟鎮安宮,虎爺則移遷至鳳山五甲周安心處奉祀。

  1960年(民國49年)左營耆老於蓮潭九號現址重建慈濟宮,並迎奉保生大帝虎爺諸神,至今香火鼎盛,成為當地居民守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