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紅樓 一九 O八年日本建築家近藤十郎〈時任總督府營繕課〉於西門市集空地,搭建全台灣第一座專營日貨,以販售日人為對象的八角商場及十字形市場〈即西門市場,是將新起街市場改建有排水溝,及水泥攤販 座而來〉。八角樓平面為八角形,屋頂成尖端寶頂狀,避雷針下全用銅片覆蓋屋頂,八個立面又突出了八個屋頂窗,形狀似山頭,牆體全用紅磚所砌,八個面都有開窗,其最大特色是以洗石子做橫帶,八立面橫帶相連,紅白相間營,造出整座建築物的華麗美感,外表用色類似 總督府。一樓內部有兩個樓梯,三個出入口,其中一個出口與 十字形市場〈西門市場〉相連接,一樓有八個店舖,販賣日常用品百貨,二樓也有八個店舖,是古董舊攤聚集之處〈包括日本台灣的土產紀念品〉。中間部分有中庭設計,在一樓可看到屋頂內部 通風採'光甚佳。 從紅樓劇場到紅樓戲院 八角堂商場〈 成都路十號〉戰後就被稱為紅樓,並且從此成為西門町的地標,與總統府建築為同一時代作品,產權為台北市政府所有。戰後起初被上海人租作滬園劇場,有如上海的隨園,後改為紅樓書場,有說書.對口相聲等說唱藝術節目。再後又由克難劇團公演反共話劇,從此紅樓成為聞名的專屬劇場。在六O年代電影進入黃金時代,劇場也裝置水晶體銀幕及放映機放映二輪片,直至一九九七年歇業。 紅樓尋夢者---紅樓文史工作室 黃永銓.黃永鴻兩兄弟從小在西門紅樓附近長大,於紅樓戲院歇業後才警覺到西門町在沒落中,所以當台北市政府將具有九O年歷史的紅樓列入古蹟後, 才想到成立紅樓文史工作室,藉由工作室的成立,能使更多人了解西門町的人文歷史與建築特色,進而結合古蹟的愛好者,共同為台北城打造一個保有傳統與現代並存的文化都市。古蹟的活化與再利用,在歐美各國已行之百年,西門紅樓市場是全台灣第一座示範性的公營市場,並具有九O年的歷史文化價值,學者專家都認為應該保留全部市場原有風貌,進而將紅樓廣場及商店街的購物休閒娛樂特色互相結合,期望讓當地的商家.政府的稅收及街頭藝術表演者都能有所發揮,並樹立起全台灣古蹟活化與再利用的典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