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年代: 1920年 
  日大正年間
區域: 臺北市大安區
等級:
性質: 其他

地址:

新生南路3段16巷1號 

沿革

紫藤廬的原建築物距今至少有七十六年歷史,在日據時期原是簡任官宿舍,光復後成為當時財政部關務署署長周德偉的宿舍,民國五十年因為颱風造成損壞,周家把宿舍的外半部改建成兩層洋樓。

「坦白說,就歷史的長遠性而言,紫藤廬不能跟真正的古蹟相比,通過得很勉強,」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所長黃富三說,但台北市政府決議把它列為古蹟,是想樹立一個典範,古蹟不只看硬體,也看重軟體的意義。

紫藤廬這次能夠脫穎而出,成為台灣第一個市定古蹟,其實有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民國四十年代,這裡是周德偉署長的宿舍,周家友人如自由派學者殷海光等人常來此閒聊。民國六十四年周家移居美國,獨留么子周渝留守老屋。喜愛藝術與文學的周渝,曾與朋友合組耕莘實驗劇團;藝術家朋友來來往往,使老屋一度成為「藝術家的人民公社」,也是當時「黨外」菁英開會喝茶的據點。「那時家門附近雜草叢生,屋子也很破爛,路過的小學生都說是鬼屋,」周渝回想起來不覺莞爾一笑。

周渝一直嚮往西方的沙龍文化,朋友慫恿他何不自己開個茶館,於是民國七十年紫藤廬開張,以庭院裡幾株高齡的紫藤為名。一套「紫藤廬茶藝」逐漸發展成熟,在國際茶界也頗有些名氣。周渝則繼續贊助藝術家朋友辦畫展、開音樂會及舞蹈發表會。一些中生代的知名藝術家如鄭在東、于彭、邱亞才,都是在此創作而逐漸嶄露頭角。但紫藤廬畢竟是公家宿舍。今年五月,紫藤廬真正的「地主」財政部決意收回名下地產,周家當年改建的二層洋樓則歸周家所有。但許多對紫藤廬有共同記憶與情感的文化人,都捨不得這難得的文化空間就此消失,於是站出來聲援保留,並組成民間搶救小組,與相關政府部門談判協商。談判過程中,文建會從中斡旋,希望周渝能把產權讓給政府,再由文建會另組委員會管理。最後動用今年三月立法院才剛通過的「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正案──古蹟指定不再全由內政部把關,地方政府也可指定轄內的古蹟──於是快馬加鞭把紫藤廬訂為古蹟,讓保存派鬆了一口氣。

但財政部眼看自家產業在迅雷不及掩耳的情況下被封為古蹟,心裡自然很不好受。七月下旬基隆關稅局在市政府尚未公告紫藤廬為古蹟前派人查封紫藤廬,把屋舍用三夾板釘封隔開,花園也圍起來,茶館只靠周渝名下的兩層洋樓繼續營業。沈寂一個月後,八月底,搶救小組「突襲」紫藤廬,把三夾板拆除,改以繩子圍住,並插上國旗,表示雖尊重財政部的主權範圍,但不認同其封館方式,做為一種「柔性抗議」。九月初,文建會和台北市政府不約而同召集專家勘察紫藤廬,確定目前沒有倒塌毀壞之虞。至於古蹟的未來,必須等到產權問題解決後,才可能決定歸屬與修復問題。

紫藤廬名列古蹟,它從可能灰飛煙滅的命運,忽然搖身成為市定古蹟,文化學者的心情,其實也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文化空間」開始受到重視,建築人文學者王鎮華就很肯定紫藤廬中「人對待空間的態度」:「主人對空間的使用比日據時代更旺盛,使房子的生命力得以延續,這本身就是再使用的智慧。」台灣古蹟保存大將,台大建築與城鄉所教授夏鑄九也覺得,如果在這裡喝茶覺得很舒服,看庭園裡七十年的紫藤也越長越多,有一種親切熟悉的感覺,就是值得珍惜的地方。它既已成一處仍在呼吸的「活古蹟」,活用它的最好方式就是繼續經營下去。然這次匆匆定案,也不是全然沒有疑慮。文化學者林谷芳體諒這次把它訂為古蹟,是為了要搶時機,把握第一時間。但他認為一般古蹟的建築體有一定的沉澱性,可以釋放出明確的訊息。相比之下,紫藤廬
是還在創發的事物,稱為「歷史空間」也許更恰當,因為它一直在動,一直在變化累積,而正是不斷變動成就了它特殊的人文氣息。「對這類事物我們應該鼓勵其繼續發展,而不是訂為古蹟,否則可能產生一些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