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年代:

 

西元1900年
明治四十四年
區域: 臺北市中山區
等級: 市定
性質: 祠廟

地址:

臺北市中山區酒泉街5段27號

歷史沿革  

         全台佛道寺廟被冠予「護國」之名者,只有台北圓山的臨濟宗護國禪寺。名稱是援引本來「鎮南山護國禪寺」之寺號,該寺為日本臨濟宗來台佈教時所建。戰後寺產被一位將軍接收。順此典故定名為臨濟宗護國禪寺。日本兵登台以後,有不少日本佛教宗派的信徒,於是各宗本山派有從軍佈教師前來做慰問工作,這是日本佛教傳入台灣之始。
        臨濟宗的開祖是唐朝人,最早的護國禪寺也在元代出現於北京。日本的臨濟宗至十五世紀才確立官寺基礎,至明治年間已各派分立。1898年時任總督的兒玉源太郎授意臨濟宗的梅山玄秀來台佈教,起先借台北圓山劍潭寺開設佈教所,不久總督兒玉皈依,於其支持下開始勸募籌建永久佛堂定寺號為「鎮南山護國禪寺」1912年落成,為今天的臨濟宗護國禪寺本殿。
    
建築特色

         這種仿宋禪宗式樣建築在台灣並不多見,日本臨濟宗於宋朝時兩國僧侶互有往來數百年後仿宋建築傳入台灣的卻是日本化了的寺院形態。雙重簷黑瓦木造殿堂,基座用石材,極少雕樑畫棟,一派樸素純淨,與之台灣廟宇龍柱、堵壁等繁雜裝飾大異其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