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年代:

 

西元1813年
清嘉慶十八年
區域: 台北縣新莊市
等級: 第三級
性質: 祠廟

地址:

台北縣新莊市文德里碧江街20號

沿革

新莊文昌祠供奉文昌帝君。雍正七年(1729年)慈祐宮重修時配祀文昌帝君。嘉慶十八年(1813年)由艋舺縣丞曹汝霖捐建文昌祠于慈祐宮右後側,與慈祐宮合而為一建築群。光緒元年(1875年)艋舺縣丞傳端銓及士紳陳士璋等遷建於現址,文昌祠為清代臺北地區四所文昌祠中規模最大者。本祠歷經一百多年經八度重修,因其具開發與歷史價值,且保留較完整。

文昌祠雖在清光緒年間已自慈祐宮獨立分出,但兩廟祠之間仍維持著一定的 連繫關係,例如民國八十二年(1993年)該祠由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其主任委 員同時也是慈祐宮管理委員會的主任委員。

本祠規模不大,面積約893.82平方公尺,廟宇空間格局屬三合院式 (前為 三川殿、後為正殿、兩旁為廊、中為內埕,三川殿門外有外埕及山門) 。間架結構方面正殿為三間十五楹之疊斗式。

與承牆式混合構架,廊為四楹抬樑式捲棚構架。其坐向為坐西北朝東南,背山(觀音山,可藏風)朝水(大漢溪,可止氣),屬神居美地。整體而言,本祠外觀色彩平常,概由屋頂的黃、檐口的藍綠及大門的紅構成,屋架以紅黃為主色,青綠、藍白、金色其次。裝飾工藝主要是木作,雕飾不如色彩彩繪突出。石柱素淨,無繁複雕飾和對聯。值得一提的幾個物件如下:

進三川殿門左側有一石臼狀的惜字爐,用來燒寫過的紙,為道光四年(1824年)之物。正殿上方原有一"天下文明"古匾,為嘉慶二十年(1815年)關渡弟子所立,現已失竊。另一匾額為皖桐詹英於道光四年(1824年)所立的"著儀範世"。山川殿門前本有一狀元路,於民國六十年間重修後廢除。

文昌祠主祀文晶帝君,左右侍從為天聾、地啞;左廳陪祀為大魁夫子,右廳陪祀為歷代聖賢神位。文昌帝君來源有二,一為天神之說:據司馬遷史記所列指斗魁附近的六顆星;另一為人神之說:指四川梓潼縣的張亞子,西晉時戰歿,百姓為其立廟於梓潼縣七曲山的清虛觀,成為梓潼神,歷代受封,至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敕封為 "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 ,簡稱"文昌帝君"。一般咸認其主管人間祿籍,可助佑讀書人撰文之神。大魁夫子(斗魁)原為北斗七星一至四顆總稱,因魁首有第一的意思,因此文昌星君乃成為學子膜拜的對象。

考季來臨時考生將其准考證和供品齊供上桌,供品取諧音或表意義,如橘子代表吉利、青蔥代表聰明、金棗代表金榜題名、芹菜代表勤讀、菜頭代表好采頭、桂花葉代表貴人助、圓形水果代表圓滿等等。文昌祠於興直公學校(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興建完成前是義塾所在,學童在此受教。它與孔廟具同等地位,有代替孔廟功能。新莊於嘉慶年間便有文昌祠,可見本地文風鼎盛;而本祠對新莊文化的發展也深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