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東和禪寺位於臺北城東門(景福門)外,原稱「曹洞宗大本山別院」,1908年由日本曹洞宗僧人與台灣佛教界成員共同聚資興建,設計者為日本人入江善太郎。1916年附設佛教學校,供僧侶與齋友的子弟就讀,學習佛教教義及普通常識,1935年改名為私立台北中學,戰後再改稱為泰北中學。1930年在大殿前建造的鐘樓,目前仍存在,即將整修,但大殿及其他古老的建築因曾被軍隊及民眾佔住長期遭到破壞,已被拆除。
鐘樓的建築深具特色,雖屬鋼筋混凝土的結構,但細部皆採循章法製作,屋頂為單簷歇山,鋪日式黑瓦,脊頭置鬼瓦。二樓內部懸吊一口大銅鐘,外部出挑平座欄杆。一樓使用粗面石塊,闢門出入,有如城門。這原是日本桃山及江戶時期流行的建築風格,至二十世紀,形成近代和風建築。
日本曹洞宗來臺佈教始於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6月10日佐佐木珍龍來臺,同年八月在艋舺龍山寺開始在台佈教,主要活動包括語言教育、禪學佛學講座、巡迴通俗布教、興辦醫院、軍中布教、監獄說法等。明治四十年(1907年)第四任布教監督山田祖學倡議興建「曹洞宗大本山臺北別院」,由繼任第五任布教監督大石堅童繼承,許多臺灣紳商與僧侶為資金的募集與支持者,亦有日臺信徒及日本大本山的資助。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在臺北市東門町六八番地購地4519坪作為建寺用地,十一月四日由曹洞宗大本山營長石川素童為臺北別院破土,至明治四十二年(1909)興建本堂(正殿,1500坪)、祖堂(祠堂,12坪)、廚房(13坪)、南北便門(使用文武廟樓門拆除後的材料)。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定名為「曹洞宗大本山臺北別院」以日本永平寺為大本山,成為日本曹洞宗在臺灣布教中樞。大正二年(1913年)增建觀音禪堂以順應臺人的風俗信仰,別院正殿恭奉釋迦牟尼佛,祠堂正中供奉藥師佛、左側太祖常濟、右側高祖萊陽,觀音禪堂則供奉觀音、韋馱、伽籃三菩薩,但1912年因颱風侵襲,木造本堂全毀,直至1920年第八任布教監督伊藤俊道決定重建本堂, 1923年重建本堂落成,大梵鐘由布教監督伊藤俊道委託京都大橋才治郎監造,隔年底完成後運抵臺灣,與新完工之本堂一同啟用,鐘樓由江善慧與沈德融自1926年十二月積極募集經費,至1930年四月才興建完成,當時新建的本堂與鐘樓皆用鋼筋混凝土仿木構築。1945年觀音禪寺改稱為東和禪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