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橋下的黃金傳奇


古老的黃金傳說

        台灣最早在十六世紀時就曾有黃金的傳說,當時的西方殖民帝國西班牙及荷蘭聽到台灣有黃金,早就有企圖奪取的野心。十七世紀時,荷蘭人佔領台灣時期,傳說已和居住在北台灣的原住民有交換物品的經驗,當時荷蘭人很想知道藏金的地點,結果還沒找到就被鄭成功趕跑了。

金九地名由來

        清領時期,九份山一帶隸屬於基隆廳雞籠堡「焿仔寮莊」。道光初年九份就有開發的痕跡,在九份山沿大竿林溪附近山坡上有移墾農民開闢茶園及少數的水田。日據時期瑞芳礦山、金瓜石礦山與牡丹坑礦山並列為台灣北部三大金山,通稱為基隆金山。大正十九年(1684)實施街莊改制,現在的金瓜石地區劃分為台北州基隆郡瑞芳街下,編為大字名「九份」,今九份地區則編為大字名「焿仔寮」。直到昭和八年(1933)今日的金瓜石地區因採金事業發達,形成一小聚落;又因四周山頂型如金瓜,所以原有大字名「九份」遂更名為「金瓜石」,而九份之名就漸漸到「焿仔寮」之九份山地區使用。

發現砂金的記載

九份山藏金一事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諸羅縣知縣季麒光所著「台灣雜記」中記載:「金山在雞籠山三朝溪後山,土產金,有大如拳者,有長如尺者,番人拾金在手,則雷鳴於上,棄之即止,小者亦間有取出。山下水中沙金碎如屑。其水甚冷,番人從高望之,見有金,捧沙疾行,稍遲寒凍欲死矣。」其中三朝溪就是現在的三貂溪,而三貂溪的後山就是九份及金瓜石的礦山,金礦之多,在地上不用挖就可以看到,而最多金礦的之處就屬小金瓜露頭。但因番人不知其用途,再加漢人的到來,使番人被迫退回深山,基隆河產金一事逐漸被淡忘。

砂金再現七堵鐵橋

光緒十六年(1890)夏天,台灣巡撫劉銘傳的鐵路建設正在架設七堵鐵橋時,有採金經驗的工人發現了基隆河中的砂金。從這個時候,帶動基隆河沿岸淘金的熱潮,淘金的區域幾乎遍及基隆河的流域。當時,旅行台灣的美籍記者James W. Davidson,對當時情景的敘述是:「淘金者沿流排滿,難得有空位。小型簡陋的茅屋急速的臨時在沿河岸蓋起來,有些探金者憩於河中小艇內。」另外,於光緒十八至十九年間來台旅遊的浙江人池志徵也在其著作「全台遊記」中對此情形有所記載。

 

採金秩序大亂,清設採金總局

採金熱潮持續不到三年,已造成以下現象:

  1. 淘金客不斷增加,河道兩旁的農家也加入淘金行列,使原來的田園荒廢,基隆河河道也遭到破壞。

  2.  淘金客良莠不齊,利之所誘,偷搶事件不斷發生,死亡人數更無法估計。

 

因此,光緒十七年(1891)九月,基隆廳同知黎景嵩,為杜絕前述採金風潮所造成的混亂,發出諭示,禁止採金,但利之所在,豈是一紙命令能禁止的了,私採的情況更為嚴重。於是在光緒十八年(1982)二月初一,設金砂總局於瑞芳龍潭堵,設提調常駐局內統籌一切局務,於總局下游各處,各設有四腳亭、暖暖、七堵、水返腳、三貂等分局,管理各分區的採金事務,並立札嚴示,向漢人移民說明,金砂局的設立是為台灣財政另闢財源,禁止外來移民入採金區,以防止利益的爭奪,導致採金區的秩序惡化。

 

金寶泉商號承辦採金業務

清廷所設立的金砂局,因官員人謀不贓,而備受批評;加上光緒十六年(1890)的一場大雨,駛遭嚴重破壞的基隆河氾濫成災,瘟疫流行,嚇阻了不少採金客,使採金局收入大減。由於以上的原因,使官員頗為躊躇是否繼續採金。此時淡北地方五大行商組成金寶泉商號,希望以包租方式承辦採金業務,經清廷同意後,以一年半為期、七萬五千圓的代價讓金寶泉承租金砂局的所有業務。

發現九份金礦

光緒十九年(1893),曾去美國從事金礦開採的潮州人李家,溯大、小粗坑溪,終於發現金礦源在九份山,而山上突出的岩嶂就是小金瓜露頭,以此露頭為中心,河流以放射狀分流,含金之水流入基隆河,成為基隆河發現沙金的源頭。在這之前據「台灣省通史」礦業志中的記載:「光緒十九年(1890),九份一位農民偶然於溪澗中拾得一小塊礦石,帶往暖暖給友人看,之後才知是金礦石,消息傳出,住雙溪,貢寮的農民結伴前來探查,其中有林英林黨兄弟,利用農民無知,散佈謠言說基隆山是台灣的龍頭,龍頭是好風水不能破壞,於是農民不敢挖掘。兄弟倆則乘機開挖,在小金瓜露頭附近連挖豎井十三處,得黃金二千餘兩。」

九份山發現金脈源頭,消息一經傳出,各地的淘金礦工,立即由四面八方聚集九份山,在山腹溪流附近,漫無計劃地以最原始的開採方式(日本人戲稱此種開採方式為「狸掘式」),開挖豎井、平巷。淘金人每日可得黃金少則一、二兩,多則數百兩以上。而金寶泉為壟斷利益,增設九份山金砂局。光緒二十年(1894)又在大、小粗坑發現礦脈;之後,九份山東一里處的山峰,也就是金瓜石地區,亦發現礦脈露頭,採金中心逐漸由基隆河流域轉至九份。

原始的開採方式,對九份山的自然地景有不小的破壞,濫採的結果,使九份山區滿目瘡痍;而淘金者多半沒有長久居住的打算,故在九份的落腳處就地取材,以簡陋的茅屋為棲身之所。

金寶泉期約滿,清廷收回自營

        光緒二十年(1894)六月底,金寶泉期約已滿,清廷迅速收回自營。有關這次重開金砂局及如何經營的事宜,官方面臨不同的考慮,一為金寶泉的積極遊說仍由商人承租,一為英國人海關稅務司馬士(H.B.Morse)建議應由一設備完善的機器公司做新式礦務的經營,但在台灣巡撫邵友濂的多方考慮下,決定恢復官辦抽釐的方式。由於有前次的失敗經驗,採金局已較能控制各種情況,因次能相安無事地為開闢財源而努力。

甲午戰爭,台灣割日

 光緒二十年(1894)六月,中日因朝鮮問題發生戰爭,清廷大敗,不得不派人求和;光緒二十一年(1895)三月二十三日清廷大使李鴻章和日本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全島與其附屬島嶼。至此,清廷重設的金砂局為時只有十個多月便宣告結束業務。當時的日本是世界有名的採金先進國,日人早對基隆金山有詳加注意,並派員來台收集情報。日軍於五月三十日在澳底登陸,九份於明治二十八年(1895)五月三十一日棄守,日本殖民時期正式展開。

下一時期